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2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治疗辅助器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腓骨 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腓骨远端与踝关节相联接的部位是人体负重最大的部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 活动方式的变化,由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腓骨远端骨折逐年增加。一般认为腓骨远端与踝关 节相联接的部位有一处以上的骨折或韧带损伤,即应进行手术治疗,而进行手术治疗首先 要对腓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这不仅要求复位准确,更重要的是要对复位的腓骨远端进行 牢靠的固定,以维持复位及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从而减少病残,促进功能恢复。在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医务工作者通常采取经皮置入固定器件,使骨折的腓骨 远端复位固定在一起。将骨折的腓骨远端复位并紧密地固定在一起,可大大地加快骨损处 的骨膜生长与损折处愈合。用于腓骨远端骨折治疗的内固定器件,现有技术已有多种,但都 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髓内克氏针,其不足在于无法在骨折断端加压,尤其是骨折块较 多时,其稳定性差,不能进行早期锻炼,及无法维持腓骨远端的外翻角等不足更为突出。现 有技术的钢板螺钉系统,由于其钢板为1/3管状的普通钢板,不能很好地与踝关节和腓骨 相吻合,固定强度较差,难以满足早期锻炼的要求,采用DCP、L-DCP固定时,由于局部软组 织覆盖少,有致皮肤坏死之虞。且现有技术的钢板螺钉系统,由于与螺钉相配的螺钉安装孔 位于钢板与踝关节相吻合的部分主体正面上,用螺钉将钢板与踝关节固定时,螺钉穿透两 层骨皮质很容易损伤踝关节面,因此在处理腓骨远端骨折时,尤其粉碎性骨折时,要使螺钉 穿透两层骨皮质又不损伤踝关节面,在操作上十分困难,如果使其仅穿透一层骨皮质,又无 法达到牢靠的固定,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实现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十分重要,不仅能 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现 有技术的腓骨远端骨折治疗内固定器的治疗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专利号为20042010M015的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的内固定器,可用作腓骨远端骨 折治疗的内固定器,且能克服已有的固定器件存在的缺陷,但该内固定器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与踝关节相吻合的端头凸耳不便预弯塑形,导致端头与踝关节生理解剖结构吻合度不 够;固定器与骨的接触面积大,导致手术操作对其附丽韧带、关节囊的剥离创伤大,不利于 有效保护踝关节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内固定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内固定器本体由与踝关节 相吻合的端头部分和与腓骨相吻合的主体部分组成,为整体结构,本体上设计有与用于将 内固定器本体与踝关节、腓骨固置在一起的紧固件相配合的安装孔,与踝关节相吻合的端头边缘设计有不少于一个的凸耳,凸耳与端头之间相连处的两边设计有形成缩颈的凹槽, 以方便凸耳预弯塑形,凸耳上设计有与用于将内固定器本体与踝关节固置在一起的紧固件 相配合的安装孔,且凸耳上的安装孔位于端头主轮廓边缘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内固定器本体端头边缘上的凸耳最好设计为2至4个,且每一个凸耳上均设计有 一个安装孔。凸耳上的安装孔孔径最好是在4 6mm之间,以减少外踝骨质量丢失;凸耳上的安 装孔优先选用螺纹孔。凸耳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凹槽最好采用弧形凹槽。内固定器主体近端(上端)设计有临时固定孔,以便在内固定器与踝关节和与腓 骨正式固定之前,用克氏针将内固定器进行暂时固定,以便于医生手术操作。内固定器主体上的安装孔优先采用可以调整紧固件固定位置的、两端为半圆形的 条状孔,以实现对骨折块加压或对作为内固定器的钢板微调;内固定器端头上的安装孔优 先采用圆形孔。内固定器主体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两边设计有形成缩颈的半圆形凹槽,以便于端 头预弯塑形,与踝关节更好地吻合;最好是内固定器主体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两边每边均 设计有2个半圆形凹槽,两边的凹槽相对应,以形成两个缩颈,更便于端头预弯塑形,与踝 关节更好地吻合。采用本实用新型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尤其适合外踝ffeberA、B型骨折,手术医师先 将显露骨折部位予以复位,然后可经皮将内固定器置入(结合MIPPO技术)。内固定器与腓 骨远端具体固定方式,用与内固定器端头上的安装孔配合的紧固件,将内固定器端头与腓 骨远端固定一起,术中可根据骨折类型需要,将内固定器本体端头上的凸耳预弯塑形,或将 某些折断去除,以使内固定器与腓骨远端实现简便、有效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内固定器上与紧固件相配合的安装孔,在内固定器具体使用时,并 不一定每一个孔都被使用,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腓骨远端骨折类型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安 装孔使用,而有些安装孔可以旷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为先小切口显露骨折予以复位(简单骨折可以 不切开,闭合复位),根据实际需要预弯塑形内固定器端头部分,外踝部位切口,将内固定 器经皮下、骨膜外置入(ΜΙΡΡ0技术),调整内固定器位置,上端小切口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内固定器,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器放置位置均满意后,先用2-3枚螺钉通过内固定器本体端 头凸耳上的安装孔与踝关节固定,然后用1-2枚螺钉通过内固定器主体上的安装孔与腓骨 固定,最后根据骨折类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螺钉数量通过内固定器安装孔与腓骨固定在一 起。本实用新型与第一代外踝钢板比较具有以下十分突出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内固定器结构上的改良,使其更符合腓骨远端生物解剖学特点,端头凸耳的形 状结构更方便凸耳预弯塑形,与外踝更好的贴敷;减小端头凸耳安装孔的孔径,可在减少外 踝骨质量丢失同时,在以不同方向旋入螺钉时,可避免安装螺钉之间发生碰撞或阻挡。2、内固定器本体端头设计的凸耳结构,充分考虑了外踝膨大部分及韧带附丽,可 在满足有效固定的同时,减少内固定器与骨的接触面积,减少手术操作对其附丽韧带、关节囊的剥离,能更有效保护踝关节稳定性。3、采用MIPPO技术,微创操作,减少手术操作创伤,减少骨膜等过多剥离对骨血供 的破坏,利于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4、内固定器本体端头处的凸耳可预弯塑形,安装螺钉后,可对外踝进行三维、立体 的有效固定,增加钢板(内固定器本体)对外踝骨折复位后固定的稳定性,为病人进行早期 功能锻炼提供可靠保障。5、内固定器近端微孔,术中内固定器放置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利于临时稳定内 固定器及术中定位。6、该内固定器,适合腓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尤适合外踝Weber A、B型骨折内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固定器,其突出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概括起来,对腓骨远端骨 折能起到很好的骨折复位后的固定作用,尤其对外踝WeberA、B型骨折,骨折复位后能发挥 立体、三维有效固定,减小手术创伤,保护踝关节稳定性,满足病人实现早期功能锻炼。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侧面方向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的各图示标号标识的对象分别是1-内固定器临时安装孔;2-内固定 器本体;3-内固定器本体主体部分;4-条状安装孔;5-圆安装孔;6-内固定器本体端头部 分;7-凸耳;8-螺纹安装孔;9-形成凸耳缩颈的凹槽;10、11-形成端头缩颈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结构如附图1、2所示,内 固定器本体2由与踝关节相吻合的端头部分(远端)6和与腓骨相吻合的主体部分(近端)3 组成,整体由人体生理相容的钛合金金属薄板材加工而成,内固定器端头相对于主体上翘 一定角度,角度的大小以与踝关节吻合为准。主体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两边每边均设计有 两个半圆形凹槽10、11,在端头与主体之间形成两个缩颈,便于端头预弯塑形,与踝关节更 好地吻合。端头边缘设计有两个凸耳7,凸耳与端头之间相连处的两边设计有形成凸耳缩颈 的弧形凹槽9,以方便凸耳预弯塑形,凸耳上设计有与用于将内固定器本体与踝关节固置在 一起的紧固件相配合的螺纹安装孔8,螺纹安装孔的直径为5mm,且凸耳上的螺纹安装孔位 于端头主轮廓边缘外。端头上设计有2个安装孔5,2个安装孔沿内固定器本体主体方向布 置,该安装孔的直径比凸耳上的安装孔的直径大,为10mm。内固定器主体上端(近端)设计 有临时固定孔1,在内固定器与踝关节和与腓骨正式固定之前,采用克氏针用于术中临时固 定定位,以便于医生手术操作。内固定器主体上用于将内固定器主体与腓骨固定在一起的 安装孔,为可以调整紧固件固定位置的、两端为半圆形的条状孔4,共有6个,沿内固定器的 本体主体方向设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与实施例1所示内固定器的结构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地方是内固定器端头边缘设计有3个凸 耳7,3个凸耳分布在120°范围,相邻两个凸耳的夹角为60°,凸耳上的螺纹安装孔8的直 径为4mm。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内固定器本体(2)主要由与踝关节相吻合 的端头部分(6)和与腓骨相吻合的主体部分C3)组成,本体上设计有与用于将内固定器本 体与踝关节、腓骨固置在一起的紧固件相配合的安装孔,与踝关节相吻合的端头边缘上设 计不少于一个的凸耳(7),凸耳上设计有与用于将内固定器本体与踝关节固置在一起的紧 固件相配合的安装孔(8),其特征在于,凸耳与端头之间相连处的两边设计有形成凸耳缩颈 的凹槽(9),凸耳上的安装孔位于端头主轮廓边缘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本体 端头边缘上设计有2至4个凸耳,每一个凸耳上均设计有一个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凸耳上的安装 孔孔径为4-6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凸耳上的安装 孔为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凸 耳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凹槽为弧形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主体 近端设计有临时固定孔(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主体 上的安装孔为可以调整紧固件固定位置的两端为半圆形的条状孔(4)。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本体 端头上的安装孔为圆形孔(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主体 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两边设计有形成缩颈的半圆形凹槽(10、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主 体与端头之间连接处的两边每边设计有2个半圆形凹槽,两边的凹槽相对应,形成两个便 于端头预弯塑形的缩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器,主要由与踝关节相吻合的端头部分和与腓骨相吻合的主体部分组成,端头与主体上设计有与用于将内固定器本体与踝关节、腓骨固置在一起的紧固件相配合的安装孔,其中与踝关节相吻合的端头边缘上设计不少于一个的凸耳,凸耳上设计有与用于将内固定器本体与踝关节固置在一起的紧固件相配合的安装孔,凸耳与端头之间相连处的两边设计有形成凸耳缩颈的凹槽,凸耳上的安装孔位于端头主轮廓边缘外。本实用新型对腓骨远端骨折,尤其对外踝WeberA、B型骨折,骨折复位后具有很好的立体、三维固定效果,能减小手术创伤,满足病人实现早期功能锻炼。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1822906SQ20102056787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任英华, 徐扬博, 桌乃强, 葛建华, 鲁晓波 申请人:鲁晓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