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34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临床医学上,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药物被雾化成雾滴,通过呼吸道,使雾滴随呼吸 直接达到患者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病灶处,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效果。目前在 对一些重危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由于意识障碍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和气道梗 阻,不能配合进行大口吸气,致使传统的面罩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不佳。另外,一些重危意识 障碍患者也常因痰液粘稠、气道堵塞导致低氧血症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使重危意识障碍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预 防舌后坠,又能使雾化吸入的雾气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深部,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改善通气、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目的的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 喷雾头,它由连接管、口咽管、翼缘和固定带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咽管呈圆弧状,口 咽管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的一端,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与进气管贯通的氧气管,口咽管与进 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外径大于进气管的翼缘,翼缘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固定 孔内栓系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可有效解决意识障碍患者舌后坠、气道梗阻现象, 使雾滴随呼吸直接达到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病灶处,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提高雾化治疗效 果。在雾化治疗前后可利用该雾化吸入喷雾头对患者进行吸氧和吸痰治疗,在保证重危意 识障碍患者呼吸道畅通,改善患者通气的基础上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增强雾化吸入治疗 效果,达到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减少气管切开的机会。该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结构简 单,实用性强,特别适用于重危非开放气道意识障碍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使用。


附图为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管,2、口咽管,3、氧气管,4、翼缘,5、固定孔,6、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由连接管1、口咽管2、翼缘4和固定带6构成,口咽 管2呈圆弧状,口咽管2螺纹连接在连接管1的一端,连接管1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管1贯 通的氧气管3,氧气管3用于辅助氧气治疗时与氧气源连接。口咽管2与连接管1的连接处 上设置有一大于连接管1外径的翼缘4,翼缘4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固定孔5 ;固定孔5内栓系有固定带6。翼缘4的作用一是限制口咽管2在患者口腔中的位置,防止其插入过深; 二是通过翼缘4上栓系的固定带6便于该吸入喷雾头的固定。使用时,首先帮助患者去枕平卧,并固定患者头部,将消毒备用的该口咽式多用雾 化吸入喷雾头用蒸馏水或凉开水润湿口咽管2的端口,然后轻压舌背将其插入到患者的咽 喉部,并使口咽管2与上颚形状相吻合,以限制患者舌后坠,保持气道畅通。该口咽通气管 插入的深度直到牙齿触碰到翼缘4时即可停止插入。插入好后,通过固定带6栓系在患者 两耳上,再根据患者病情按面罩雾化吸入法调好雾量,戴上雾化面罩使其罩住连接管1的 端口,即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若需要氧气治疗时,通过氧气 管3接通氧气源即可。该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可有效解决意识障碍患者舌后坠、气道梗阻现象, 使雾滴随呼吸直接达到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病灶处,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进而提高雾化治疗 效果。特别适用于重危非开放气道意识障碍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它由连接管(1)、口咽管O)、翼缘⑷和固定带 (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咽管(2)呈圆弧形状,口咽管(2)螺纹连接在连接管⑴的 一端,连接管(1)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管(1)贯通的氧气管(3),口咽管O)与进气管(1) 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外径大于连接管(1)的翼缘,翼缘(4)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 (5),固定孔(5)内栓系有固定带(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由连接管、口咽管、翼缘和固定带构成,口咽管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的一端,进气管上设有与进气管贯通的氧气管,口咽管与进气管的连接处上设有一大于进气管外径的翼缘,翼缘上拴系有固定带。该吸入喷雾头既能使重危非开放气道意识障碍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又能使雾气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深部达到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的作用。解决了现有重危意识障碍患者由于多伴有舌后坠和气道梗阻,不能配合进行大口吸气,致使传统的面罩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保证了重危意识障碍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时雾滴随呼吸直接达到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病灶处,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进而提高雾化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15/00GK201840739SQ2010206086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吴爱华, 张霞, 朱继贤, 王靖, 薛菊兰 申请人:吴爱华, 张霞, 朱继贤, 王靖, 薛菊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