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宫炎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2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宫炎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药剂剂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的软胶囊。
背景技术
妇科病为一种常见多发病症,一般治疗方法采用传统中医理论,利用一些中草药配方,配合内服外敷,但治疗效果不很理想。中药抗宫炎片能够达到以下功效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目前,临床上应用剂型有片剂、颗粒剂,尚没有软胶囊剂型。但由于片剂是传统剂型,崩解后还要经过有效成分的溶解、溶出等漫长过程,所以其最终的生物利用度相对比较低,另外,在现有的抗宫炎片中,其主要药用成分广东紫珠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及乌药提取物均以干燥固体状态存在,而这些主要药用成分均易引湿, 因此,使得抗宫炎片剂容易吸潮变质。软胶囊剂型具有崩解后由人体直接吸收,无须溶解过程;吸收快,含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功能性物质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密封性好;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服用方便,外观美观,受人欢迎等特点。但软胶囊外壳的厚度跟其内装的药物成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根据不同的内装药物,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得出合适的外壳厚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临床治疗病症的需求,结合抗宫炎片的成分特点,将抗宫炎片加工成适合其成分的软胶囊剂型。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宫炎软胶囊,包括呈液体状或混悬液状或膏状的药物体,所述药物体封闭设置于形状为椭圆形或球形或橄榄球形或水滴形的胶囊外壳内,所述胶囊外壳厚度为0.86 0.90m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抗宫炎软胶囊崩解后直接就是混悬液体,大大缩短了有效成分的溶出过程,相对传统片剂最终生物利用度要大的多。2、抗宫炎软胶囊的主要疗效成分广东紫珠干浸膏粉、益母草干浸膏粉、乌药干浸膏粉在软胶囊中与大豆油以混合液态存在,并能达到全封闭包合,在胶囊外壳保护下可以有效的防止吸潮、氧化等问题,在贮存过程质量更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宫炎软胶囊外形为椭圆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0011]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宫炎软胶囊外形为椭圆形,包括胶囊外壳1以及封闭于该胶囊外壳1内的药物体2 ;其中,该药物体2含有效剂量的广东紫珠干浸膏粉、益母草干浸膏粉、乌药干浸膏粉有效成份,并在以上有效成份中加入适量植物油(如大豆油)和稳定剂;药物体2呈混悬液状;该胶囊外壳1包括一定比例的明胶、甘油和水,且通过大量实验得出适合抗宫炎成分的胶囊外壳1的厚度为0. 86 0. 90mm。较佳的配方为广东紫珠干浸膏167g,益母草干浸膏44g,乌药干浸膏39g。本实施例的软胶囊外壳1的形状为椭圆形,因为椭圆形形状的软胶囊外壳易于制作且容易吞咽。当然不限于此,软胶囊外壳1也可以是球形或橄榄球形或水滴形。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抗宫炎软胶囊,包括呈液体状或混悬液状或膏状的药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体封闭设置于形状为椭圆形或球形或橄榄球形或水滴形的胶囊外壳内,所述胶囊外壳厚度为 0. 86 0. 90mm。
专利摘要一种抗宫炎软胶囊,包括呈液体状或混悬液状或膏状的药物体,所述药物体封闭设置于形状为椭圆形或球形或橄榄球形或水滴形的胶囊外壳内,所述胶囊外壳厚度为0.86~0.90mm。本实用新型的抗宫炎软胶囊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性好、均匀性好、含量稳定、外形美观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15/00GK201996870SQ20102068091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达桂 申请人:深圳市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