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接骨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接骨板一般靠螺钉固定在骨折部位,固定的牢固性依赖于螺钉与骨 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锁定,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骨板,能够提高接骨板固定的稳定 性,使骨折更快更好的愈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接骨板,具有一顶侧面、一用于接触骨头的底侧面和两个以上螺 钉孔,所述螺钉孔从所述接骨板的顶侧面贯穿至底侧面,所述螺钉孔在所述接骨板上沿两 条纵向轴线排列,所述螺钉孔从所述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一个角度。其中,所述角度为5° -7.5°。其中,第n+1个螺钉孔与第η个螺钉孔在不同的纵向轴线上,且以相反方向从所述 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相同角度。其中,所述螺钉孔为锁定螺钉孔或滑动加压孔与锁定螺钉孔的交叠孔。其中,所述接骨板的两端逐渐变薄且头端为弧形,近边缘处分布有圆孔。其中,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胫骨表面的解剖形状,以贴附在胫骨的表面。其中,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肱骨表面的解剖形状,以贴附在肱骨的表面。其中,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尺桡骨表面的解剖形状,以贴附在尺桡骨的表面。其中,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股骨表面的解剖形状,以贴附在股骨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接骨板上的螺钉孔以交叉成角的方式排列在接骨板上,这样在使用 螺钉固定接骨板时,能够多平面锁定固定,增大螺钉的把持体积,增加螺钉的把持力,从而 使接骨板的固定更稳定,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I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接骨板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接骨板的螺钉孔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接骨板的螺钉孔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接骨板具有一 顶侧面1、一用于接触骨头的底侧面2和两个以上螺钉孔3,螺钉孔3从顶侧面1至底侧面 2穿过接骨板连通,螺钉孔3在接骨板上沿两条纵向轴线排列,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螺钉 孔3从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一个角度。具体地,如图2左图所示,位于接骨板左侧纵向 轴线上的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向左偏移相同角度;如图2右图所示,位于接骨板 右侧纵向轴线上的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向右偏移相同角度。其中,螺钉孔3偏移的角度可以为5° -7.5°。具体地,如图IA所示,螺钉孔3在接骨板上沿两条纵向轴线排列,第n+1个螺钉 孔与第η个螺钉孔在不同的纵向轴线上,且以相反方向从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一个角 度。比如第η个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向左偏移一个角度,则第n+1个螺钉孔从接 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向右偏移相同角度。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螺钉孔一般是沿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设置,这样在采 用螺钉固定接骨板时,固定的骨面积仅为31,螺钉与骨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有限;如图2所 示,本实施例的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一个角度,固定的骨面积为阴影部分22, 相比阴影部分31,本实施例使螺钉固定的骨体积增大,增加了螺钉的把持力,因而提高接骨 板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螺钉孔3可以为锁定螺钉孔或滑动加压孔与锁定螺钉孔的交叠孔。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接骨板的两端还可以逐渐变薄且头端为弧形,近边缘处分 布有圆孔,圆孔用于插入克氏针,可以在用螺钉对接骨板进行固定之前对接骨板进行预固定。本实施例的接骨板结构简单,接骨板上的螺钉孔以交叉成角的方式排列在接骨板 上,这样在使用螺钉固定接骨板时,能够多平面锁定固定,增大螺钉的把持体积,增加螺钉 的把持力,从而使接骨板的固定更稳定,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本实施例的接骨板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骨折中。下面结合不同的骨折类型,对 本实施例的接骨板进行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底侧面可以为胫骨表面的解剖形状,可贴附在胫骨的表面。接骨板上可以有2η或2η+1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个螺钉孔,则每条纵向 轴线上各有η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1个螺钉孔,则其中一条纵向轴线上有η个螺 钉孔,另一条纵向轴线上有n+1个螺钉孔。其中,11可以为5、7、9、11、13、15或17,螺钉孔的 直径可以为3. 5mm,每条纵向轴线上螺钉孔的间距可以为10mm,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可以为5-8mm,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垂线偏移的角度可以为5° -6°。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底侧面可以为肱骨表面的解剖形状,可贴附肱骨的表面。接骨板上可以有2η或2η+1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个螺钉孔,则每条纵向 轴线上各有η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1个螺钉孔,则其中一条纵向轴线上有η个螺 钉孔,另一条纵向轴线上有n+1个螺钉孔。其中,11可以为5、7、9、11、13、15或17,螺钉孔的 直径可以为3. 5mm,每条纵向轴线上螺钉孔的间距可以为10mm,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8mm,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垂线偏移的角度可以为5° -6°。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底侧面可以为尺桡骨表面的解剖形状,可贴附在尺桡骨的表接骨板上可以有2η或2η+1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个螺钉孔,则每条纵向 轴线上各有η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1个螺钉孔,则其中一条纵向轴线上有η个螺 钉孔,另一条纵向轴线上有η+1个螺钉孔。其中,η可以为3、5、7、9、11或13,螺钉孔的直径 可以为2. 4mm或2. 7mm,每条纵向轴线上螺钉孔的间距可以为5_8mm,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 距离可以为3-5mm,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垂线偏移的角度可以为5° -6°。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底侧面可以为股骨表面的解剖形状,可贴附在股骨的表面。接骨板上可以有2η或2η+1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个螺钉孔,则每条纵向 轴线上各有η个螺钉孔;若接骨板上共有2η+1个螺钉孔,则其中一条纵向轴线上有η个螺 钉孔,另一条纵向轴线上有η+1个螺钉孔。其中,η可以为7、9、11、13、15或17,螺钉孔的直 径可以为4. 5mm,每条纵向轴线上螺钉孔的间距可以为15mm,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可 以为10mm,螺钉孔从接骨板顶侧面垂线偏移的角度可以为6° -7.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 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接骨板,具有一顶侧面、一用于接触骨头的底侧面和两个以上螺钉孔,所述螺钉 孔从所述接骨板的顶侧面贯穿至底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在所述接骨板上沿两条 纵向轴线排列,所述螺钉孔从所述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一个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5°-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第n+1个螺钉孔与第η个螺钉孔在不同 的纵向轴线上,且以相反方向从所述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相同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为锁定螺钉孔或滑动加压 孔与锁定螺钉孔的交叠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的两端逐渐变薄且头端为 弧形,近边缘处分布有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胫骨表面的解 剖形状,以贴附在胫骨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肱骨表面的解 剖形状,以贴附在肱骨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尺桡骨表面的 解剖形状,以贴附在尺桡骨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股骨表面的解 剖形状,以贴附在股骨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骨板,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中,所述接骨板具有一顶侧面、一用于接触骨头的底侧面和两个以上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从所述接骨板的顶侧面贯穿至底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在所述接骨板上沿两条纵向轴线排列,所述螺钉孔从所述接骨板顶侧面的垂线偏移一个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接骨板固定的稳定性,使骨折更快更好的愈合。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1912214SQ20102068268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姜保国, 寇玉辉, 张培训, 张殿英, 殷晓峰 申请人:北京国人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