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反刍动物铅中毒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28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反刍动物铅中毒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药,特别是一种由植物药复方组成的,用于治疗反刍动物铅中 毒的药物。
背景技术
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使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重金属就是常见的污染源之一。铅(Pb)的环境污染随着人类活动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而 日趋加重。铅具有很强的毒性,已经成为重金属中的“五毒”(汞、铬、镉、铅、砷)之一。矿 山开采、金属治炼、汽车尾气是环境中铅的主要来源。矿产资源开采是迄今人类最大规模改 变地球表面景观和破坏地表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铅可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 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亦可通过直接接触、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畜禽及人类健康。 畜禽铅中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畜禽产品的安全,经济贸易的发 展以及人类健康都将具有重要意义,也与现阶段我国提倡的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 因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讫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铅中毒,尤其对儿 童铅中毒研究较为广泛,同时有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但对动物铅中毒研究较少,尤其 是反刍动物的铅中毒治疗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可治疗反刍动物铅中毒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组成及各药物重量份为土茯苓3 30,板蓝根3 35,甘草4 沘,党参3 20,黄连2 15,昆布2 15。本发明的药物制备方法是将各药物用水完全浸透后加热煎煮,得水提液。其使用 是供使用动物口服。本发明选制备方法是将各药材放入水中完全浸透后加热至90°C提取3次,每次2 小时,合并药液,待浓缩液凉至室温后用离心机离心(4000转/min) 15min,除去沉淀,将乙 醇缓慢加入浓缩液中,使醇含量达到70%,经静置后进行浓缩处理,回收酒精至无醇味即可。本发明以重金属铅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调查畜禽铅镉等重金属中毒病发病情 况及进行实验室检查等病因学分析,构建铅中毒动物模型,筛选出了以土茯苓,板蓝根,甘 草,党参,黄连,昆布为主药的药物组合物,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缓急的显著功效。本发 明的方中土茯苓、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板蓝根清热解毒;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昆布软 坚散结、消肿利水,外加螯合作用;甘草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诸药联合运用达到清热利湿、 解毒缓急的功效,可迅速排出体内的铅,使患病反刍动物恢复健康。经试验表明,本发明有较好的排铅效果。防治反争动物铅中毒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显效快、且其毒副作用低的优点。而且本发明的药物在规定条件下贮藏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采用土茯苓3 30,板蓝根3 35,甘草4 28,党参3 20,黄连2 15,昆 布2 15,6味药物。按上数比例准确称取各药,药材放入水中完全浸透后加热至90°C提取 3次,每次2小时,合并药液,待浓缩液凉至室温后用离心机离心(4000转/min) 15min,除去 沉淀。将乙醇缓慢加入浓缩液中,边加边搅拌,使醇含量达到70%。静置12小时,将上清液 置于浓缩罐中,回收酒精至无醇味,浓缩液再加入双蒸水调节总量至每毫升含生药lg,相对 密度 1. 10-1. 15 (50 0C -60 0C )。临床试验铅中毒小鼠模型构建及防治药物筛选研究用小鼠建立了铅中毒模型,小鼠在染 铅毒四周后,血铅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小鼠(P <0.01),而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组小 鼠。染毒期间,染铅组和对照组相比体重增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染毒组小鼠的饮 食、活动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异常;药物治疗期间,给药组和对照组相比体重增长有 差异。阴性对照组小鼠Hb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1),而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药物 组的Hb显著高于营养素组、营养素螯合剂和阳性对照组(P < 0. 05)。说明服用本发明的 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营养素和营养素螯合剂组。灌服本发明药物后,各实验组小鼠MDA、GSH、 T-AOC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各实验组间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本发明可消除小鼠体内由于染铅毒而产生的MDA、GSH和T-A0C,可以提高染铅毒小鼠的抗 氧化能力。故本发明可作为排铅的最佳药物组合。绵羊临床试验100只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抽取10只采集血样备用,之 后开始灌服25mg/kg. w. d浓度醋酸铅,每周采集血液,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法(仪 器德国耶拿kenit700型)分别检测铅含量,造模前血样铅浓度为0. 0035 μ g/mL,8周后 绵羊血样铅含量达到1. 225 μ g/mL,临床表现羊只饮水及食欲下降,喜卧不动,体瘦毛焦,褪 毛,部分羊只牙龈有铅线,结合铅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认为绵羊铅中毒模型构建成功。临床试验100只绵羊随机分为5组,低剂量组(30mL/g/d)30只,中剂量组(60mL/ g/d) 30只,高剂量组(90mL/g/d)30只,药物对照DSMA (0. 2g/mL/d)组10只,外加阴性对照 组(健康动物)10只;按照以上剂量处理各组,阴性对照组不做处理。每周采集血液检测铅 含量,结果表明以低剂量组30mL/只/天排铅效果最佳,4周后可将血铅含量由1. 225 μ g/ mL 降低到 0. 02 μ g/mL。结果表明以25mg铅/kg. w. d浓度醋酸铅溶液灌胃8周后,血液中铅含量达到 1. 225 μ g/mL,即可成功构建铅中毒动物模型;当血铅含量达到1. 763 μ g/mL的可引起动物 中毒死亡。选用本发明高、中、低三个剂量进行了最佳剂量筛选,结果30mL/只/天组排铅 效果最好。以30mL/只/天的剂量给绵羊灌服本发明后4周即可降低血铅含量80%,试验 结果见表1。表1药物干预对绵羊血铅含量的影响(单位μ g/ml)
权利要求
1.治疗反刍动物铅中毒的药物,其特征是药物组成及重量份为土茯苓3 30,板蓝根 3 35,甘草4 28,党参3 20,黄连2 15,昆布2 15。
2.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反刍动物铅中毒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各药物用水完全 浸透后加热煎煮,得水提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各药材放入水中完全浸透后加热 至90°C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药液,待浓缩液凉至室温后用离心机离心(4000转/ min) 15min,除去沉淀,将乙醇缓慢加入浓缩液中,使醇含量达到70%,经静置后进行浓缩处 理,回收酒精至无醇味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由植物药复方组成的,用于治疗反刍动物铅中毒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组成及各药物重量份为土茯苓3~30,板蓝根3~35,甘草4~28,党参3~20,黄连2~15,昆布2~15。经试验表明,本发明有较好的排铅效果。防治反争动物铅中毒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显效快、且其毒副作用低的优点。而且本发明的药物在规定条件下贮藏质量稳定。
文档编号A61P39/02GK102091269SQ20111006020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5日
发明者严作廷, 严建鹏, 刘世祥, 刘旭, 刘永明, 孟嘉仁, 王胜义, 荔霞, 董书伟, 齐志明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