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440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夏天到来后,蚊子随之孳生,尤其是雨季,蚊虫的幼虫一在大水中大量繁衍。蚊虫的叮咬使人难以入眠,而且还会传播疾病。可是要想彻底消灭蚊虫,并非易事,被蚊叮咬在所难免。被蚊虫叮咬西医的治疗大多是涂抹一些止痒的药物,大多属于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数患者可出现较重的不良副作用如局部发生无菌性脓肿、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 低血糖、低血钙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并会让受伤部位皮肤恢复机能的能够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所述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组分A的提取物10 50份,冰片1 50份,氧化锌100 500份,滑石粉5 100 份,炉甘石10 100份,羊毛脂20 80份,人参雪花膏20 80份,甘油5 30份; 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 :1 4 :1 4。所述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包括如下优选重量配比的原料,
组分A的提取物35份,冰片15份,氧化锌300份,滑石粉25份,炉甘石25份,羊毛脂50份,人参雪花膏40份,甘油10份。所述组分A优选原料重量配比,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2:2。所述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 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清液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膏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其有益效果在于药物成分易得,制取的药物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能够治疗蚊虫叮咬。并且使用该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膏剂在使用过程中,见效快,患者无痛苦,治疗时间短。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实施例1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原料重量配比
3组分A的提取物35份,冰片15份,氧化锌300份,滑石粉25份,炉甘石25份,羊毛脂50份,人参雪花膏40份,甘油10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2:2。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膏剂。实施例2 —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原料重量配比
组分A的提取物15份,冰片5份,氧化锌100份,滑石粉10份,炉甘石10份,羊毛脂 20份,人参雪花膏30份,甘油9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3:4。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膏剂。实施例3 —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原料重量配比
组分A的提取物40份,冰片35份,氧化锌400份,滑石粉80份,炉甘石80份,羊毛脂60份,人参雪花膏60份,甘油四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2:4。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膏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原料重量配比
组分A的提取物50份,冰片45份,氧化锌350份,滑石粉85份,炉甘石75份,羊毛脂80份,人参雪花膏80份,甘油30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4:3。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膏剂。实施例5使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膏剂,疗效叙述及典型病例。
实施例1制得得中药膏剂,在某医院的住院或门诊蚊虫叮咬病人使用,用药人员共59人,男性38人,女性21人,年龄在1 一40岁,平均年龄19. 8岁。用药人员每日在病灶处涂抹5—6次,涂药厚度2mm。观察用药人员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有无过敏反应、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象变化,蚊虫叮咬病情变化情况。所有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用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经使用本中药膏剂后(涂抹第一次即可见效,一般涂抹本药剂3天左右即可治愈), 治愈病例59例,好转病例0例,无无效病例。治愈是指被蚊虫叮咬处不疼、不痒,皮肤恢复原样、皮肤恢复生理机能;好转是指被蚊虫叮咬处皮肤恢复原样,但偶尔痒或疼。无效是指对本药方无反应。由上述情况说明,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相关患者使用后,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治疗蚊虫叮咬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上述过程中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
常某,女性,5岁,诊断为蚊虫叮咬患者。每日在病灶处涂抹5次,涂药厚度2mm。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 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该患者涂抹本药方3天后,达到治愈标准。病例2
陈某,男性,10岁,诊断为蚊虫叮咬患者。每日在病灶处涂抹5次,涂药厚度2mm。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该患者涂抹本药方3天后,达到治愈标准。病例3
王某,男性,23岁,诊断为蚊虫叮咬患者。每日在病灶处涂抹6次,涂药厚度2mm。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该患者涂抹本药方3天后,达到治愈标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的提取物10 50份,冰片1 50份,氧化锌100 500份,滑石粉5 100 份,炉甘石10 100份,羊毛脂20 80份,人参雪花膏20 80份,甘油5 30份;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 :1 4 :1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包括如下优选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的提取物35份,冰片15份,氧化锌300份,滑石粉25份,炉甘石25份,羊毛脂50份,人参雪花膏40份,甘油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 优选原料重量配比,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 :2 :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 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清液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治疗蚊虫叮咬的中药膏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的提取物10~50份,冰片1~50份,氧化锌100~500份,滑石粉5~100份,炉甘石10~100份,羊毛脂20~80份,人参雪花膏20~80份,甘油5~30份;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1~41~4。该中药膏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能够治疗蚊虫叮咬。并且使用该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无皮疹等过敏反应,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K36/76GK102233035SQ20111011896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蓝贵良 申请人:大连神植康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