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络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3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经络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经络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频脉冲治疗机,其治病原理都是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的经络学说来指导临床实践,事实证明,这些低频脉冲治疗机确实都具有一定的治病疗效。但是,根据经络学说研制出来的电脉冲治疗机在使用上具有很明显的缺陷。比如刺痛感过强,身体上只有少量部位能够承受这样的电脉冲刺激;有些治疗仪仅限于主电极与副电极组成的电极对机体某处进行刺激治疗,刺激点只有一个,治疗效果较差,有的治疗使用多达9个或9个以上的电极对人体多个部位进行电刺激,由于跨越的部位较广,治疗电流易穿越人体心脏而影响人体的健康,亦影响到其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不足提供一种在对患者病灶实施经络打通时治疗电流可调且安全、痛感少的经络治疗仪。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络治疗仪,包括一可输出两组以上低频电脉冲信号的主机;分别设置于人体穴位的若干电极针;在所述低频电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设有低交流电流不对称输出回路,还包括与主机电接的主电极、可调电极及导通电极,上述主电极设置于患者掌中,上述可调电极、导通电极分别设置于操作者的左、右掌中,其中当导通电极作用于上述任一作用于人体穴位的电极针时,形成主机、患者、操作者的低频电回路。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极上设有可调节电流大小的调节器。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由主机、设置于人体穴位的电极针、主电极、可调电极及导通电极与患者、操作者构成的低频电回路,当开机治疗时,只需通过操作者将导通电极作用于已插在患者人体上的电极针上,便能形成低频电流回路对患者实施经络疏通,以达到对疾病的治疗,而操作者手持可调节的电极,可准确地把握电流大小,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如图1所示,一种经络治疗仪,包括一可输出两组以上低频电脉冲信号的主机1 ;分别设置于人体穴位的若干电极针5 ;在所述低频电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设有低交流电流不对称输出回路,还包括与主机电接的主电极2、可调电极3及导通电极4,上述主电极 2设置于患者掌中,上述可调电极3、导通电极4分别设置于操作者的左、右掌中,其中当导通电极4作用于上述任一作用于人体穴位的电极针时,形成主机、患者、操作者的低频电回路。 上述可调电极3上设有可调节电流大小的调节器。上述主电极2为一导电棒体。 上述导通电极4为一导电磁棒或电级针。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络治疗仪,包括一可输出两组以上低频电脉冲信号的主机(1);分别设置于人体穴位的若干电极针(5);在所述低频电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设有低交流电流不对称输出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机电接的主电极O)、可调电极C3)及导通电极G),上述主电极⑵设置于患者掌中,上述可调电极(3)、导通电极⑷分别设置于操作者的左、右掌中,其中当导通电极(4)作用于上述任一作用于人体穴位的电极针时,形成主机、患者、操作者的低频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络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可调电极C3)上设有可调节电流大小的调节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络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电极O)为一导电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络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通电极(4)为一导电磁棒或电级针。
全文摘要
一种经络治疗仪,包括一可输出两组以上低频电脉冲信号的主机;分别设置于人体穴位的若干电极针;在所述低频电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设有低交流电流不对称输出回路,还包括与主机电接的主电极、可调电极及导通电极,上述主电极设置于患者掌中,上述可调电极、导通电极分别设置于操作者的左、右掌中,其中当导通电极作用于上述任一作用于人体穴位的电极针时,形成主机、患者、操作者的低频电回路。当开机治疗时,只需通过操作者将导通电极作用于已插在患者人体上的电极针上,便能形成低频电流回路对患者实施经络疏通,以达到对疾病的治疗,而操作者手持可调节的电极,可准确地把握电流大小,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N1/32GK102205172SQ2011101393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李健生, 王银海 申请人:李健生, 王银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