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极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03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极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灸疗器。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中医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除了针灸疗法之外,还有很多贴、敷、熨等特色疗法。像热灸、药灸或艾灸就是及多种疗法为一体的中医疗法,目的在于“通其经络,令其调达,调其气血,使其和平”。因其疗法不同、目的不同,其实用的灸具也各不相同,例如葫芦形灸罐、烟斗形灸疗器等都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灸具,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疗 效。但是现有技术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热能散失,降低药效,烟雾较大,污染环境,手工操持,容易疲劳,灰烬贴肤,造成烫伤,结构不合理,不易控制热量等。

发明内容
一种太极灸疗器就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公开的一种集多种疗法于一体的新型灸疗器。主要包括端口(I)、颈部(2)、罐体(3)、聚能舱(4)、芯棒(10);其特征在于端口(I)、颈部(2)、罐体(3)和聚能舱(4) 一体成型,共同构成本发明的主体部分,端口(I)为圆形瓶口状,颈部⑵为圆柱状,其外径较端口⑴的外径小2 4mm,罐体(3)从颈部向下逐渐呈弧形张开,形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且在罐体(3)的弧形侧壁上,环绕罐体
(3)一周上下设置两轮数个圆形通气孔(5),底层通气孔圆心距离喇叭口底部距离为I. 5 2cm,上下两轮通气孔间的距离为2 3cm,聚能舱(4)置于罐体(3)内,是一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的管体,其侧壁带有弧度,聚能舱(4)的侧壁弧度小于罐体侧壁弧度,聚能舱
(4)的底口高出罐体(3)底口O. 5 O. 7cm,且在其侧壁距离聚能舱(4)的底口上方I 2cm处环绕一周间距相等地设置9个助燃孔(15),聚能舱(4)的上口内径与颈部(2)的内径相同、轴心相同,且聚能舱(4)的上口、罐体(3)的上口与颈部(2)的底部固接,系一体成型;颈部(2)的上口(8)至颈部(2)、罐体(3)与颈部的连接处置有圆孔与聚能舱(4)相通,且在圆孔内壁置有母螺纹(9);聚能舱(4)形成燃烧室(7),聚能舱(4)与罐体(3)之间形成循环室(6);芯棒(10)是一圆筒状管体,在管体内部靠近上下两端口部位分别设置两个间隔层,将管体自然分成三个部分,上层间隔层形成空置室(11),下层间隔形成药绒座(12),且在药绒座(12)侧壁的中间部位,对应设置两个小圆孔(14),其内径为O. 5 1_,在芯棒
(10)的两个间隔层之间的外壁上,置有与母螺纹(9)对应的公螺纹(13),即芯棒(10)可镙接在颈部⑵直通聚能舱⑷内,并可通过旋入或旋出调节药绒座(12)至罐体(3)底口的距离。设计优点在于该发明由于聚能舱和循环舱的巧妙设计,以及多层通气孔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燃烧供氧又确保了烟雾在循环舱内的滞留,从而减少热能散失、避免污染环境、提高了治疗效果;喇叭口的设计可针对穴位进行灸治,芯棒的螺旋式升降,可对热灸、药灸温度进行准确调控,避免烫伤。


参见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幅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包括端口(I)、颈部(2)、罐体(3)、聚能舱(4)、芯棒(10),芯棒(10)镙接罐体(3)的颈部(2)内;使用时先将芯棒(10)旋出颈部(2),在药绒座(12)内插上药绒棒,并点燃药绒棒的另一端,熄灭明火,将药绒棒的一端从上口(8)处旋入聚能舱(4),将罐体(3)的底口扣置在需要灸治的穴位上,然后根据病人或治疗需求调节芯棒(10)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太极灸疗器,主要包括端口(I)、颈部(2)、罐体(3)、聚能舱(4)、芯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口(I)、颈部(2)、罐体(3)和聚能舱(4) 一体成型;所述的端口(I)为圆形瓶口状,颈部⑵为圆柱状,其外径较端口⑴的外径小2 4mm,所述的罐体(3)从颈部向下逐渐呈弧形张开,形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所述的聚能舱(4)是一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的管体,其侧壁带有弧度,置于所述的罐体(3)内,并且罐体(3)、聚能舱(4)的上口均与所述的颈部(2)的下端系一体成型,所述的芯棒(10)镙接在颈部(2)内并与所述的聚能舱⑷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太极灸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部(2)包括内置的母螺纹(9)、上口(8);所述的罐体(3)包括其弧形侧壁上,环绕一周上下设置的两轮数个圆形通气孔(5),底层通气孔圆心距离喇叭口底部距离为I. 5 2cm,上下两轮通气孔间的距离为2 3cm ;所述的聚能舱⑷置于罐体(3)内,其侧壁弧度小于所述的罐体(3)侧壁弧度,所述的聚能舱(4)的底口高出所述的罐体(3)底口 O. 5 O. 7cm,且在其侧壁距离聚能舱(4)的底口上方I 2cm处环绕一周间距相等地设置9个助燃孔(15);所述的芯棒(10)是一圆筒状管体,在管体内部靠近上下两端口部位分别设置两个间隔层,将所述的芯棒(10)自然分成三个部分,上层间隔层形成空置室(11),下层间隔形成药绒座(12),且在所述的药绒座(12)侧壁的中间部位,对应设置两个小圆孔(14),其内径为O. 5 1_,在所述的芯棒(10)的两个间隔层之间的外壁上,置有与所述的母螺纹(9)对应的公螺纹(13)。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太极灸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10)可镙接在所述的颈部(2)内直通所述的聚能舱(4),并可通过旋入或旋出调节药绒座(12)至所述的罐体(3)底口的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太极灸疗器,主要包括端口、颈部、罐体、聚能舱、芯棒;其特征在于端口、颈部、罐体和聚能舱一体成型,聚能舱置于罐体内,罐体、聚能舱从颈部向下逐渐呈弧形张开,形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且在罐体的弧形侧壁上设置数个圆形通气孔,聚能舱的侧壁弧度小于罐体侧壁弧度,其侧壁设置助燃孔,颈部的上口内壁置有母螺纹;聚能舱形成燃烧室,聚能舱与罐体之间形成循环室;芯棒是一圆筒状管体,内部设置两个间隔层,将管体自然分成三部分,上层形成空置室,下层形成药绒座,在药绒座侧壁对应设置两个小圆孔,芯棒的两个间隔层之间的外壁上,置有公螺纹,即芯棒可镙接在颈部直通聚能舱内,并可通过旋入或旋出调节药绒座至罐体底口的距离。
文档编号A61H39/06GK102920598SQ20111022682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张丹峰 申请人:张丹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