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55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在现代医学的头痛鉴别诊断中应系属高血压头痛的范围。目前,该类患者较为常见,就其临床的病例中因生理性肝阳上亢者,也有药物服用不当引发者,还有其他疾病诱发者。中医在传统的辩证治法中常采用平肝养血,在临床实践中用此法之药方治疗该病,效果并不理想。当今市场上各大药房所出售有关该病之药物在服用中部分患者产生副作用,部分患者不能标本兼治。因此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目前制成的药物产品。为此有待挖掘开发提升民间有效验方,为治疗肝阳上亢提供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好的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的中草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钩藤35-45份;天麻35-45份;川芎25-35份;白芍25-35份;防风25-35份;羌活25-35 份;桃仁15-25份;细辛10-15份;制附片10-15份;鸡血藤25-35份;石决明25-35份;丹参35-45份。加水1800份,烧开后温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 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到瓶内,高温灭菌,待用。熬药的容器最好用陶器或砂锅。该中药服用时,取药液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每日服用3次。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钩藤40份;天麻40份;川弯30份;白芍30份;防风30份;羌活30份;桃仁20份;细
辛10份;制附片10份;鸡血藤30份;石决明30份;丹参40份。加水1800ml,烧开后温火煎煮20_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 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此配方以钩藤为君,以天麻、川弯为臣,以白芍、防风、羌活、桃仁为佐,以细辛、制附片、鸡血藤、石决明、丹参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的干燥品。性味与归经性凉,味甘。功能与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天麻为腐寄生草本,无绿叶天麻地下具肥厚的块状茎。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C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
川弯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 头痛、风湿痹痛。白芍为毛茛科植物白芍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酸,凉。入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用于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性味与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用于治外感风寒,头痛, 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性味与归经辛、 苦,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与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 肩背酸痛。桃仁为多年生胡桃科植物果实的干燥仁肉。性味与归经,性甘平、味苦,入肺、 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强腰膝,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用于肾亏腰痛,肺虚久咳, 气喘,大便秘结,脑空头胀,健忘倦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用于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制附片制附片一般指白附片,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与归经辛、 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经。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行血补血,调经,舒经活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性味与归经味咸;性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青盲雀目。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或白花丹参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性微寒, 味苦,归心,心包,肝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中草药组合物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钩藤35g ;天麻35g ;川芎25g ;白芍25g ;防风25g ;羌活25g ;桃仁15g ;细辛6g ;制附片6g ;鸡血藤25g ;石决明25g ;丹参35g。加水1800ml,烧开后温火煎煮20_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到瓶内,高温灭菌,待用。服用此药时,取药液 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每日服用3次。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钩藤40g ;天麻40g ;川芎25g ;白芍30g ;防风30g ;羌活30g ;桃仁20g ;细辛IOg ;制附片IOg ;鸡血藤30g ;石决明30g ;丹参40g。加水1800ml,烧开后温火煎煮20_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 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到瓶内,高温灭菌,待用。服用时,取药液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每日服用3次。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钩藤45g ;天麻45g ;川芎35g ;白芍35g ;防风35g ;羌活35g ;桃仁25g ;细辛15g ;制附片15g ;鸡血藤35g ;石决明35g ;丹参45g。加水1800ml,烧开后温火煎煮20_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 3次,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到瓶内,高温灭菌,待用。服用此药时,取药液 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每日服用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钩藤35-45份;天麻35-45份;川芎25-35份;白芍25-35份;防风25-35份;羌活25-35 份;桃仁15-25份;细辛10-15份;制附片10-15份;鸡血藤25-35份;石决明25-35份;丹参35-45份;加水1800份,烧开后温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 次,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到瓶内,高温灭菌,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钩藤40份;天麻40份;川弯30份;白芍30份;防风30份;羌活30份;桃仁20份;细辛10份;制附片10份;鸡血藤30份;石决明30份;丹参40份;加水1800ml,烧开后温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将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克药物制成钩藤35-45份;天麻35-45份;川芎25-35份;白芍25-35份;防风25-35份;羌活25-35份;桃仁15-25份;细辛10-15份;制附片10-15份;鸡血藤25-35份;石决明25-35份;丹参35-45份。加水1800份,文火煎煮20-30分钟,收取上清液混合均匀,装瓶,灭菌,待用。本发明的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的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中草药组合物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327494SQ20111027616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