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59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背景技术
烧伤和烫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疾病,是由于物理、化学、放射线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病。烧伤和烫伤大都发生在人体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和深层组织,按烧灼深度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烧烫伤极易引起细菌感染、体液外渗、皮肤变形、遗留疤痕,严重的甚至于会引发高烧、休克,危及生命。目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还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患处很容易发炎感染或肿胀,治愈率不高,治疗时间长甚至治愈后容貌变形,且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珍珠粉0. 3-1份、蜈蚣0. 5-1份、黄连1. 5-3份当归6-12份、五倍子3-10份、大黄3-12份白芷3-10份、桃仁6-10份、细辛1. 5-9份银朱0. 2-0. 5份、槐枝15-30份、蜂蜜15-30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珍珠粉0. 6份、蜈蚣0. 7份、黄连2份当归9份、五倍子6份、大黄7份
白芷6份、桃仁8份、细辛5份银朱0. 3份、槐枝22份、蜂蜜22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膏剂。将各种原料粉碎过筛,按照常规炼制方法制得软膏。用法将软膏涂敷到烧伤或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20天即可痊愈。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珍珠粉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主治惊悸怔忡,心烦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口舌生疮,咽喉溃腐,疮疡久不收口 ;
蜈蚣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
伤;
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破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度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聍耳,痔血,湿疹,烫伤;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
3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五倍子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 遗精,白池,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食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结块,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细辛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银朱攻毒,杀虫,燥湿,劫痰。主治痈疽肿毒,恶疮,臁疮,疥癣; 槐枝止血,祛风,燥湿。主治崩漏,赤白带下,痔疮,心痛,皮肤瘙痒,疥癣; 蜂蜜补中,止咳,润燥,解毒。主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疮疡,风疹,烫伤,手足皲裂。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止痛快,止血活血,化腐生肌,收敛,皮肤脱痂后色素恢复正常的功能。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无瘙痒,无水泡再生,止痛效果好,对烧伤烫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580 例,总有效率达9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珍珠粉0. 6克、蜈蚣0. 7克、黄连2克、当归9克、五倍子6克、大黄7克、白芷6克、 桃仁8克、细辛5克、银朱0. 3克、槐枝22克、蜂蜜22克,将上述原料粉碎过筛,按照常规炼制方法制得软膏。用法将软膏涂敷到烧伤或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20天即可痊愈。实施例2:
取珍珠粉0. 3克、蜈蚣0. 5克、黄连1. 5克、当归6克、五倍子3克、大黄3克、白芷3克、 桃仁6克、细辛1. 5克、银朱0. 2克、槐枝15克、蜂蜜15克,将上述原料粉碎过筛,按照常规炼制方法制得软膏。用法将软膏涂敷到烧伤或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20天即可痊愈。实施例3:
取珍珠粉ι克、蜈蚣1克、黄连3克、当归12克、五倍子10克、大黄12克、白芷10克、 桃仁10克、细辛9克、银朱0. 5克、槐枝30克、蜂蜜30克,将上述原料粉碎过筛,按照常规炼制方法制得软膏。
用法将软膏涂敷到烧伤或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20天即可痊愈。实施例4: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3年至今,对580例烧伤烫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350例, 女230例。(2)治疗方法
将软膏涂敷到烧伤或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20天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435例,占75% ;显效70例,占12% ;有效52例,占9% ;无效23例,总有效率
96%。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典型病例
病例1 王某,女,46岁,不小心烧伤,经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软膏,将软膏涂敷到烧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治疗7天后疼痛消失,20天后溃烂面愈合。病例2
赵某,男,26岁,因热水瓶打落烫伤右脚,急来诊。右脚面全部红肿,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给予常规消毒后,将水泡液体放出,并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软膏,将软膏涂敷到烫伤部位,用纱布包扎,2-3天换药一次,5天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珍珠粉0. 3-1份、蜈蚣0. 5-1份、黄连1. 5-3份当归6-12份、五倍子3-10份、大黄3-12份白芷3-10份、桃仁6-10份、细辛1. 5-9份银朱0. 2-0. 5份、槐枝15-30份、蜂蜜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珍珠粉0. 6份、蜈蚣0. 7份、黄连2份当归9份、五倍子6份、大黄7份白芷6份、桃仁8份、细辛5份银朱0. 3份、槐枝22份、蜂蜜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该中药以珍珠粉、蜈蚣、黄连、当归、五倍子、大黄、白芷、桃仁、细辛、银朱、槐枝、蜂蜜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无瘙痒,无水泡再生,止痛效果好,对烧伤烫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580例,总有效率达96%。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406727SQ20111029876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曹文真 申请人:曹文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