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四消丸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015阅读:2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槟榔四消丸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是槟榔四消丸在制备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脂肪肝(Fatty Liver, FL)是肝脏脂蛋白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riglycerid,TG)的合成速度大于将其泌入血液的速度,TG大量堆积于肝脏而致的一种病理改变。正常情况下,肝脂肪占肝湿重的3% _5%,当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1/3以上肝实质脂肪化即为脂肪肝。临床根据发病的缓急程度分为急性脂肪肝和慢性脂肪肝两大类。急性脂肪肝见于四环素类药物中毒、妊娠晚期、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等,其临床表现及预后类似于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若治疗及时一般不留后遗症慢性脂肪肝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一般认为与酗酒、肥胖、高脂蛋白血症、2型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营养不良等有关。在我国临床常见及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是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脂肪肝又可分为酒精性脂肪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所致脂肪肝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指血浆中胆固醇(Tc)或/和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是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常见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脂肪肝的发生亦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检测手段的进步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脂肪肝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 2% 11. 4%之间,所处经济地区越发达,发病率也越高,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关于脂肪肝的药物治疗,临床用于脂肪肝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调血脂药和护肝去脂药两大类。常用的调血脂药有的在降低血脂时肝脂未见减少,甚至有的药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肝脂反而增加。因此对于血脂正常的脂肪肝患者来说,原则上不用降脂药。护肝去脂药中较早应用的是胆碱,其为卵磷脂的组成成分,可促进磷脂合成,加速肝内脂肪转运而去除肝脂。同类药物还有蛋氨酸,可在体内提供甲基合成胆碱,具有促进肝内脂肪代谢及保肝解毒作用。因人类几乎不存在胆碱缺乏现象,敌胆碱不但不能防治人类高脂饮食和酒精诱发的脂肪肝,并因其有一定程度的肝毒性,反可致肝损伤。目前认为此类药物仅适用于营养缺乏、胃肠外营养导致胆碱缺乏或某些药物诱发的脂肪肝。氨基酸制剂补给机体合成蛋白质必须的氨基酸,可用于恶性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具有护肝去脂作用的药物还有水飞蓟素、肉毒碱乳清酸盐、熊去氧胆酸、甜菜碱、牛黄酸、还原型谷脱甘肽等,它们通过抗氧化、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VLDL合成,促进线粒体代谢活性,抗肝细胞坏死等环节发挥作用,但这些药物治疗作用报道有的是动物实验研究资料,或仅为部分临床研究结论,治疗脂肪肝的确切疗效、机制及安全性尚须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医理论认为,轻、中度脂肪肝早期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胁痛、食欲不振、乏力、肝肿大等症状与体征,并且脂肪肝患者多具长期酗酒、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等特点,中医将其归为病盛积聚、胁病痰浊、湿气、膨胀等范畴。发病机制与痰。瘀、积有关,认为脂肪肝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饮酒无度,致使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积于脾胃,痰湿内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气滞、痰湿、血瘀互结,积于胁下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眼失健运,水湿不化、湿法内阻而见乏力、纳差。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血。津液,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滞血瘀而见胁助胀满不适、肝痛、肝肿大。中医药治疗方法有(_)单味中药,有学者对临床报道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处方进行了分析,得出使用效率最高的单味中药依次为山楂、丹参、泽泻、柴胡、草决明、制首乌、郁金、茯苓、陈皮、半夏、大黄。(二)复方治疗,去脂软肝丸、虎金丸、肝脂平丸、舒肝脂胶囊、小柴胡汤、脂肝乐胶囊、五子衍宗九。“槟榔四消丸”出于《全国中成药验方选编》(天津方)。由槟榔、大黄、香附、二丑、牙皂、五灵脂等六味药组成,其功能主治为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是治疗胃肠疾病的经验方药。目前关于槟榔四消丸的报道主要是槟榔四消丸的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如专利申请号01102164. 0,发明名称纳米槟榔四消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纳米槟榔四消制剂药物,它是以纳米槟榔、纳米大黄、纳米牵牛子、纳米猪牙皂、纳米香附、纳米五灵脂为原料,按比例配制,制成新的药物制剂,其颗粒细度达1200-1500目,粒径为0. l-200nm,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小于lOOnm,并具有新的物性。采用微波萃取、减压浓缩、超音速射流技术喷雾干燥等步骤制成。文献,王秀琴,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槟榔四消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西北药学杂志》2004年19卷2期,测定槟榔四消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关于槟榔四消丸的新用途,目前只有文献治疗用其治疗猫呕吐(同启才,槟榔四消丸治疗猫呕吐,《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M卷1期)。目前尚无将“槟榔四消丸”用于治疗脂肪肝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 “槟榔四消丸”的新用途。本发明提供了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槟榔100-300份、大黄200-600份、牵牛子200-600份、猪牙皂25-75份、香附100-300 份、五灵脂 100-200 份。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槟榔200份、大黄400份、牵牛子400份、猪牙皂50份、香附200份、五灵脂200份。其中,所述的大黄为酒炒大黄;所述的牵牛子为炒牵牛子;所述的猪牙皂为炒猪牙皂;所述的香附为醋制香附;所述的五灵脂为醋炒五灵脂。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槟榔、大黄、牵牛子、猪牙皂、香附、五灵脂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剂。其中,所述的药剂为丸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颗粒剂。
本发明药物对高脂饮食病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很好的治疗或对抗作用,并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效物质清楚,质量可控,且无明显毒性作用,是一种新型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丸剂的制备取槟榔200g大黄(酒炒)400g牵牛子(炒)400g猪牙皂(炒)50g香附(醋制)200g五灵脂(醋炒)200g; 以上六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蹄,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槟榔200g大黄(酒炒)400g牵牛子(炒)400g猪牙皂(炒)50g香附(醋制)200g五灵脂(醋炒)200g;上六味,粉碎成粗粉,以60%乙醇水溶液浸提。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槟榔100g、大黄200g、牵牛子200g、猪牙皂25g份、香附100g、五灵脂100g,加水煎煮提取,浓缩,加入淀粉制粒,得颗粒剂。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槟榔300g、大黄600g、牵牛子600g、猪牙皂75g、香附300g、五灵脂200g,直接打细粉,装胶囊,得胶囊。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槟榔300g、大黄200g、牵牛子600g、猪牙皂25g、香附100g、五灵脂200g,加水提取,浓缩,加入矫味剂,制备成口服液。以下通过具体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对脂肪酸合酶(FAS)的抑制作用取本发明药物(由实施例2制备),粉碎成粗粉,以60%乙醇水溶液提取,该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FAS)全反应的半抑制浓度为0. 006mg/ml(以萃取时中药重量计),用该提取物口服饲喂大鼠,可明显减低大鼠摄食量和降低大鼠体重,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大鼠肝脏FAS活性低于对照组。脂肪酸合酶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与肥胖的形成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FA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强,说明该提取物有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提示可用于治疗肥胖、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等脂肪代谢紊乱疾病。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动物模型,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开始观察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制备)进行灌胃治疗,剂量为成人用剂量的25倍(按生药量计算),阳性对照组用辛伐他汀(成人用剂量的25倍)进行治疗,给药五周后,模型组大鼠血脂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造模成功。表14组动物血脂比较
权利要求
1.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槟榔100-300份、大黄200-600份、牵牛子200-600份、猪牙皂25-75份、香附100-300份、五灵脂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槟榔200份、大黄400份、牵牛子400份、猪牙皂50份、香附200份、五灵脂2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黄为酒炒大黄;所述的牵牛子为炒牵牛子;所述的猪牙皂为炒猪牙皂;所述的香附为醋制香附;所述的五灵脂为醋炒五灵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槟榔、大黄、牵牛子、猪牙皂、香附、五灵脂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为丸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槟榔100-300份、大黄200-600份、牵牛子200-600份、猪牙皂25-75份、香附100-300份、五灵脂100-200份。本发明药物对高脂饮食病因所致实验性脂肪肝均有很好的治疗或对抗作用,并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效物质清楚,质量可控,且无明显毒性作用,是一种新型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1/16GK102389507SQ20111035360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刘敬, 李信平, 王洪澜, 王琼, 谢朝良, 赵斌 申请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王琼, 谢朝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