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67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混药嘴的硬双接口。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药物常存储在输液软袋内,而输液软袋内的药液注入或输出常常通过带混药嘴的硬双接口实现。现有技术中,带混药嘴的硬双接口主要包括底座、混药卡体、针筒体、软管、易折柄和加药针。底座上具有一混药接口和一输液接口,混药接口延伸出底座,且为圆柱状中空结构;输液接口延伸出基座,且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混药卡体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加药针设在混药卡体内,混药卡体的下端面与加药针外壁密封,针筒体位于混药卡体的下端面。软管的一端套在混药接口上,并与该混药接口焊合,软管的另一端套在针筒体上,并与该针筒体焊合。易折柄安装在软管内,主要将加药针和混药接口之间的通道堵塞,混药时,需将易折柄折断,才能将加药针和混药接口之间的通道连通。
上述带混药嘴的硬双接口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混药嘴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需通过软管连接,软管的一端套在硬双接口的混药接口上,并与该混药接口焊合,软管的另一端套在针筒体上,并与该针筒体焊合,这样既增加了软管的安装工位,又增加焊接部位,增大了因焊接部位在混药时漏液的几率;二、混药嘴通过软管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连接, 因软管所采用材料的限制,在温度较低(如零下温度),易导致软管的焊接部位开裂,进而导致混药漏液;三、上述结构的混药嘴,通过软管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连接时,软管内还需安装易折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采用易折柄和软管,避免因焊接而产生混药漏液,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包括混药嘴、硬双接口和加药针,所述硬双接口包括底座、混药接口和输液接口,所述混药嘴与混药接口一体成型。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药针为十字针,所述混药嘴与混药接口一体成型的混药通道的内壁设有环形胶垫,所述十字针的下部卡在环形胶垫的内孔中,所述十字针的基座位于混药嘴的混药卡体内。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药接口内设有一用于密封混药通道的隔膜。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外壁上均布设有焊接纹路。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底座在其横截面的投影呈船形结构,且在该船形结构的底座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厚度逐渐变薄的薄片。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混药卡体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在混药卡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且用于防止药物容器松动的防滑扣。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方案,在混药卡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时,只需将底座焊合在输液软袋的袋体上,混药嘴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一体成型,无需采用软管连接和易折柄,既减少了软管安装工位,又避免了因软管焊接缺陷所带来的焊缝漏液,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1为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药嘴与硬双接口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药针的结构示意图4为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在使用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在使用之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 一混药嘴;2—硬双接口; 21—底座;22—混药接口; 23—输液接口; 3—加药针;4一环形胶垫;5—基座;6—混药卡体;7—焊接纹路;8—薄片; 9 一防滑扣;10—密封盖;11 一输液软袋;12—药物容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包括混药嘴1、硬双接口 2和加药针3。硬双接口 2包括底座21、混药接口 22和输液接口 23,混药嘴1与混药接口 22 —体成型。加药针3为十字针(即沿该加药针的轴线的剖切面为“十字”结构),加药针3的上下针尖均为圆锥结构,有三个针孔均布在该圆锥结构的锥面上。混药嘴1与混药接口 22 — 体成型的混药通道的内壁设有环形胶垫4,十字针的下部卡在环形胶垫4的内孔中,十字针的基座5位于混药嘴1的混药卡体6内。混药接口 22内设有一用于密封混药通道的隔膜, 在硬双接口 2的底座21焊合在输液软袋11上,实施混药之前,该隔膜可阻断混药通道,使输液软袋11中的输液溶剂保持密封而不与加药针3接触,避免输液溶剂通过加药针3灌入混药卡体6中,从而产生漏液,既严格的保证了输液软袋11中输液溶剂的体积又避免了使用前的污染;当加药针3穿刺隔膜后,混药接口 22和加药针3连通,从而使得输液溶剂可以流入药物容器实现混药,而此时环形胶垫4即替代了隔膜,不但可阻隔输液溶剂与外界接触,还限制了输液溶液仅能通过加药针3流入药物容器12。所以此隔膜的设置严格的控制了混药通道的打开顺序,保证了混药过程的安全卫生。另外,该隔膜可与混药接口 22—体成型,工艺简单,易实现,而且材料成本低,不会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底座21的外壁上均布设有焊接纹路7 (本实施例中,在底座21的外壁上均布设有四条焊接纹路)。底座21在其横截面的投影呈船形结构,且在该船形结构的底座21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厚度逐渐变薄的薄片8。热焊接时,底座21通过其上的焊接纹路7与输液软袋11的袋口焊合更牢固,底座21与输液软袋11的密封效果更佳;而且,底座21两侧的薄片8与输液软袋11的袋口能快速融合为一体,既加快了焊合速度,又可增强底座21与输液软袋11的密封效果。混药卡体6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在混药卡体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且用于防止药物容器松动的防滑扣9。本实施例中,在混药卡体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六个防滑扣9。在药物容器12卡入混药卡体6内后,药物容器在防滑扣9的阻碍作用下, 可有效避免药物容器12在混药卡体6内向反方向退出或松动。在混药卡体6的上端设有密封盖10。使用前,密封盖10使混药卡体6、位于混药卡体6内的加药针3以及硬双接口 2内的混药通道处于密封状态,使混药卡体6、位于混药卡体6内的加药针3以及硬双接口 2内的混药通道在使用前具有良好的清洁度;使用时,拆除密封盖10即可使用,既方便,又能保证混药卡体6、位于混药卡体6内的加药针3以及硬双接口 2内的混药通道的清洁度。使用该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时,如图4所示,将底座21焊合在输液软袋11的袋口上,加药针的底部卡在环形胶垫4的内孔中。混药时,拆除密封盖10,将药物容器12卡入混药卡体6内,然后向下推动药物容器12,使加药针3的顶部在刺穿药物容器12上密封塞的同时,也推动下加药针3向下行,使加药针3的底部刺穿混药接口 22内的隔膜,并使加药针3的基座5最终移动到混药卡体6内的底部,这样药物容器12便与输液软袋11内实现了连通,如图5所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包括混药嘴(1)、硬双接口(2)和加药针(3),所述硬双接口 (2)包括底座(21)、混药接口(22)和输液接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嘴(1)与混药接口(22)—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针(3)为十字针,所述混药嘴(1)与混药接口(22) —体成型的混药通道的内壁设有环形胶垫(4),所述十字针的下部卡在环形胶垫(4)的内孔中,所述十字针的基座(5)位于混药嘴(1)的混药卡体 (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接口(22)内设有一用于密封混药通道的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的外壁上均布设有焊接纹路(7)。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在其横截面的投影呈船形结构,且在该船形结构的底座(21)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厚度逐渐变薄的薄片(8)。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卡体(6) 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在混药卡体(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且用于防止药物容器松动的防滑扣(9)。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其特征在于在混药卡体(6)的上端设有密封盖(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包括混药嘴、硬双接口和加药针,所述硬双接口包括底座、混药接口和输液接口,所述混药嘴与混药接口一体成型。使用该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时,只需将底座焊合在输液软袋的袋体上,混药嘴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一体成型,无需采用软管连接和易折柄,既减少了软管安装工位,又避免了因软管焊接缺陷所带来的焊缝漏液,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J1/14GK102499888SQ20111035704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周兵, 李科, 李鸿宇, 赵柳英, 邱宇 申请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