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6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涉及到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人都爱长湿疹,特别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和经常要在空调房间里呆着的夏季,由于身体内湿气太重,而脾虚不能化去湿气,所以就在皮肤上长上湿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设计一种可以将体内湿气化去的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本发明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5、茯苓皮10、桑皮10、泽泻10、陈皮6、法夏10、大贝10、枳实10、苡仁15、仓术10、佛手10、川朴12、茅根15、徐长卿15、大腹皮10、 甘草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加水大火煎开,文火煎半小时即成。本原料药的性味、功效如下 蒲公英
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痈肿疮疡;乳痈;肠痈;喉痹;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热淋。茯苓皮
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主治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桑皮
性味甘,寒。入肺、脾经。功效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泽泻
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陈性味性温,味苦、辛。功效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法夏
性味辛、温。归脾、置、虺经。
功效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大贝
性味性寒,味苦。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3
枳实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苡仁
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仓术
性味辛、苦,温。归脾、胃经。功效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明目。佛手
性味辛、温。功效主治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 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川朴
性味苦、辛,温。功效主治宽中理气,化湿开郁。茅根
性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效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徐长卿性味味辛,性温。功效主治活血祛风、解痛消肿。大腹皮
性味辛,微温。入脾、胃、大、小肠四经。功效主治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甘草
性味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本发明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的优点是本发明为天然药物组成,无毒副作用,经过 25人使用,有效率达到95%。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蒲公英15、茯苓皮10、桑皮10、泽泻10、陈皮6、法夏10、大贝10、枳实10、苡仁15、仓术10、佛手10、川朴12、茅根15、徐长卿15、大腹皮10、甘草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加水大火煎开,文火煎半小时即成。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5、茯苓皮 10、桑皮10、泽泻10、陈皮6、法夏10、大贝10、枳实10、苡仁15、仓术10、佛手10、川朴12、 茅根15、徐长卿15、大腹皮10、甘草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加水大火煎开,文火煎半小时即成。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湿疹的汤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5、茯苓皮10、桑皮10、泽泻10、陈皮6、法夏10、大贝10、枳实10、苡仁15、仓术10、佛手10、川朴12、茅根15、徐长卿15、大腹皮10、甘草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加水大火煎开,文火煎半小时即成,优点是本发明为天然药物组成,无毒副作用,经过25人使用,有效率达到95%。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406862SQ20111036872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晓婷 申请人:武汉卡倍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