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979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西医称为银屑病,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牛皮癣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牛皮癣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是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据调查,我国银屑病患者目前已经达到500万人。因该病顽固难治, 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皮肤科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医学研究发现,各种致病真菌是牛皮癣发病的重要原因,而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则可以加重病情。目前治疗牛皮癣的方法主要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是通过服用西药、中草药等进行治疗,外治法是采用经络全息热激疗法、藏医疗法、黑色素细胞种植疗法、针刺疗法等进行治疗。目前以上方法治疗牛皮癣的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不能彻底治愈,比较容易复发,并且采用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治疗往往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治愈顽固性牛皮癣、且治愈后不易复发的外用中药,该中药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等优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鲜皮30-50份,木槿皮 30-50份,丁香30-50份,黄精30-40份,海桐皮25-40份,藿香25-40份,千里光15-25份, 百部15-25份,龙胆15-30份。所述原料药优选为白鲜皮35-45份,木槿皮35-45份,丁香35_45份,黄精30_40 份,海桐皮30-30份,藿香30-35份,千里光20-25份,百部15-20份,龙胆20-25份。
所述原料药进一步为白鲜皮40份,木槿皮40份,丁香40份,黄精32份,海桐皮32 份,藿香32份,千里光22份,百部22份,龙胆22份。所述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粉碎,将粉碎后的原料药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两个容器内,向其中一个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该容器中原料药和食用醋的重量比为1 :8-12 ;向另一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75%的酒精,该容器中原料药和酒精的重量比为1 :8-12,搅拌均勻后将两容器分别密封,在阴凉处放置5-8天,分别得到酒精和食醋的中药提取液。治疗方法用棉签蘸取药液后,涂擦患处,每2-3天涂擦一次,一般20-30天为一个疗程。本发明中药的药理分析
3根据中医辩证理论,牛皮癣患者是由于受到多种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症,本发明采用改变真菌生存环境、抑制真菌生长,消毒杀菌、清凉止痒、清热润肤的标本兼治之方进行治疗,本方以白鲜皮、木槿皮、丁香为君药,以黄精、藿香为臣药,以海桐皮、千里光为佐药,其余为使药。各药具体功效如下
白鲜皮别名北鲜皮、臭根皮,味苦、寒,归脾、胃经;主治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用于湿热疮毒、风疹、疥癣、皮肤瘙痒;其提取液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木槿皮别名槿皮、川槿皮、白槿皮,性味甘、苦、微寒,归大肠、肝、心、肺、胃、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主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等;其提取液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外用可治头面钱癣、体癣、脚癣等。丁香性辛,温,温脾胃、降逆气、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其提取液有抗真菌作用,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疥癣,改善粗糙肌肤。黄精别名鸡头黄精、鸡头根、黄鸡菜;性平,味甘;补脾、润肺生津,用于脾胃虚弱、肺虚燥咳、内热消渴;其提取液对常见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癣菌病。藿香味辛,微温,归入肺、脾、胃经;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和口臭;其提取液对许兰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及足跖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海桐皮别名刺桐皮、丁皮、接骨药,味苦、平,归肝、肾经;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病、四肢拘挛、腰膝疼痛、疥癣;其提取液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千里光别名九里明、黄花母,性寒,味苦;主治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和皮肤湿疹疮疖;其提取液有解毒止痒功效,可治疗痈肿疖毒、干湿癣疮等擦腐烂患疮,可生肌去腐。百部别名百条根、山百根,甘、苦,微温,归肺经;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其提取液对多种皮肤真菌起抑制作用,能抑制星奴卡菌、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社盎小芽孢癣菌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的生长。龙胆别名草龙胆、龙胆草、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其提取液对石膏样毛癣菌和星形奴卡菌等致病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白鲜皮、木槿皮及丁香为君药,以黄精、藿香为臣药,采用改变真菌的生存环境,抑制真菌生长、消毒杀菌、清凉止痒、生肌润肤的方法,该药物配伍合理,能标本兼治, 疗效巩固,能治愈顽固性牛皮癣,愈后不易复发。据统计,应用本药对牛皮癣患者的治愈率达93. 5%,有效率为100%O(2)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治疗费用低,具有见效快、患者痛苦小、不抗药、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3)本发明的中成药在患者中反应良好,深得患者好评。病例统计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明人对168例牛皮癣病人进行统计,其中男患者132例,女患者 36例,年龄为20至85岁。通过应用本药进行治疗,其中157例治愈,治愈率达93. 5% ;其余为有效病例,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
病例1 杨XX,男,现年58岁,巩义市人,企业经理。1985年发现小腿前部有红色斑疹, 奇痒无比,抓挠后斑疹面积变大,白色鳞屑变多,经医院诊断为牛皮癣。多年来走遍国内多家大医院,历经外用药涂抹,内服西药和中药治疗,不但未能治愈,而且越来越严重,面积也越来越大,并向整个下身蔓延,过度服用药物还导致了肝、胆、肾受损,患者本人也丧失治疗信心。2010年3月经人介绍找到发明人,采用实施例3的药方使用本中药,用棉签蘸取药液,每2天涂擦患处一次,慢慢好转,一个月后牛皮癣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没有复发。病例2:石XX,男,巩义市人,现年66岁。1998年患者背部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诊断为牛皮癣。多方寻医治疗无果,越来越重,蔓延至双臂、双腿,部分皮肤溃烂,以至于夏季不敢穿短袖、短裤。2008年5月经人介绍找到发明人,采用实施例6的药方进行治疗,用本药逐片涂抹,历时3个月的治疗后,牛皮癣症状便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没有复发。病例3 王XX,女,75岁,巩义市人。1995年全身突发红色丘疹,双上肢及面部尤其严重,之后双下肢及胸背均出现红色丘疹,表面覆盖有白色鳞屑,瘙痒难忍。皮损逐渐扩大, 相互融合成片,边缘清楚,钝刮试验阳性,诊断为牛皮癣。多方寻医治疗无果,2006年7月经人介绍找到发明人,采用实施例5的药方进行治疗,用本药逐片涂抹治疗,历时2个月的治疗后,牛皮癣症状便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没有复发。使用本药各阶段病人病症的基本恢复过程
初次涂擦会有持续数分钟的蛰疼(乃酒精所致),之后疼感消失,感觉清爽,皮肤瘙痒减轻,皮肤表面有硬痂出现。治疗前期皮肤表面硬痂脱落,表皮皮损增厚部位皮肤变薄,皮屑减少,红色皮疹颜色减淡,皮损处皮肤明显柔软。治疗中期原皮损深红色皮疹变为淡红色,表面基本无屑,原脱屑处皮肤渐变光滑,瘙痒感基本消失。治疗后期表皮基本恢复为正常颜色,无屑,光滑,有少量原色素沉着斑,无痒。原牛皮癣处的色素斑过一段时间可自然恢复至正常肤色。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30克,木槿皮30克,丁香30克,黄精30克,海桐皮30克,藿香30克,千里光20克,百部20克,龙胆30克,共250克。
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250克原料药,粉碎后将原料药分成两等份,每份125克,分别装入两个容器中,向其中一个容器中加入食用醋,其中的原料药和食用醋的重量比为1 :8 (即食用醋1000克),向另一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75%的酒精溶液,原料药和酒精溶液的重量比为1 :8 (即酒精溶液1000克);搅拌均勻后将两容器分别密封,在阴凉处放置5-8天,分别得到酒精和食醋的中药提取液。将酒精和食醋的中药提取液摇勻后,各取一半提取液混合,去除药渣,即可使用。使用方法用棉签蘸取药液后,涂擦患处,每2-3天涂擦一次。实施例2 —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40克,木槿皮35 克,丁香40克,黄精40克,海桐皮40克,藿香25克,千里光22克,百部22克,龙胆22克。
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原料药,粉碎后将原料药分成两等份,分别装入两个容器中,向其中一个容器中加入食用醋,其中的原料药和食用醋的重量比为1 :10,向另一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75%的酒精溶液,原料药和酒精的重量比为1 :10 ;搅拌均勻后将两容器分别密封, 在阴凉处放置5-8天,分别得到酒精和食醋的中药提取液。实施例3 —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45克,木槿皮45克,丁香45克,黄精30克,海桐皮35克,藿香30克,千里光15克,百部22克,龙胆18克。
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原料药,粉碎后将原料药分成两等份,分别装入两个容器中,向其中一个容器中加入食用醋,其中的原料药和食用醋的重量比为1 :12,向另一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75%的酒精溶液,原料药和酒精的重量比为1 :12 ;搅拌均勻后将两容器分别密封, 在阴凉处放置5-8天,分别得到酒精和食醋的中药提取液。实施例4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50克,木槿皮50克,丁香50克,黄精38克,海桐皮30克,藿香38克,千里光25克,百部25克,龙胆25克。制备方法同例3。实施例5 —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32克,木槿皮32克,丁香40克,黄精32克,海桐皮25克,藿香40克,千里光16克,百部15克,龙胆15克。制备方法同例1。实施例6 —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40克,木槿皮40克,丁香40克,黄精32克,海桐皮32克,藿香32克,千里光22克,百部22克,龙胆22克。制备方法同例1。本发明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上述描述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配方的前提下,进行其他可能的原料药的替换或加减, 或者中药剂型的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鲜皮30-50份,木槿皮30-50份,丁香30-50份,黄精30-40份,海桐皮25-40份,藿香25-40 份,千里光15-25份,百部15-25份,龙胆15-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为白鲜皮35-45份,木槿皮35-45份,丁香35-45份,黄精30-40份,海桐皮30-30份,藿香30-35份,千里光20-25 份,百部15-20份,龙胆20-2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为白鲜皮40份,木槿皮 40份,丁香40份,黄精32份,海桐皮32份,藿香32份,千里光22份,百部22份,龙胆22 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粉碎,将粉碎后的原料药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两个容器内,向其中一个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该容器中原料药和食用醋的重量比为1 :8-12 ;向另一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75%的酒精,该容器中原料药和酒精的重量比为1 :8-12,搅拌均勻后将两容器分别密封,在阴凉处放置5-8天,分别得到酒精和食醋的中药提取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原料药为白鲜皮30-50份,木槿皮30-50份,丁香30-50份,黄精30-40份,海桐皮25-40份,藿香25-40份,千里光15-25份,百部15-25份,龙胆15-30份。制备时将原料药等分成两份,加入两个容器内,分别向两个容器中加入食用醋和酒精,密封,在阴凉处放置5-8天,分别得到酒精和食醋的提取液。本发明药物配伍合理,见效迅速,疗效巩固,能彻底治愈顽固性牛皮癣,愈后不易复发,治愈率达93.5%,有效率为100%。
文档编号A61P17/06GK102416132SQ20111041413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仟一, 张景州 申请人:张景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