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48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子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大脑功能区病变,主要指位于运动、感觉和语言区的肿瘤,血管畸形和癫痫灶,其发病率由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组织的大规模的调查报告仅仅癫痫的患病率就有8%。,我国现有癫痫病人1000多万人,其中药物难治性癫痫占癫痫病人的30%左右,我国目前有300 万的难治性癫痫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这还不包括位于功能区的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原发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等。大脑功能区病变不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同时造成的个人、社会和经济负担都是长久且巨大的,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关怀问题。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是大脑功能区病变首选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功能区定位确定大脑神经脑功能区边界,帮助医生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同时尽可能地保护病灶周围的正常脑组织,避免神经功能损害,保留正常的神经功能,关系到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如何术中准确实时“脑功能区”定位就是此类手术的关键。目前,神经皮质(运动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主要包括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影象技术、神经电生理技术等方法。经典解剖功能定位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有一定误差,由于个体差异及肿瘤的占位效应,引起功能区推移和重塑,经典解剖功能定位误差可达20_。依靠影像技术的高分辨率螺旋CT及功能型磁共振(f-MRI),以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脑磁图(MEG)及手术导航系统多可以做到皮质生理解剖定位,但影像学方法存在一定假阳性,尚不能实时监测手术进程以及确定脑功能的状态。功能型磁共振(f-MRI)是依靠脑血流中血氧水平进行功能定位,病变影响脑皮层的血液供应会出现最大可达20mm的误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系统也可以对脑代谢活跃的区域进行定位,但它与电生理刺激所显示的功能区,仅有65% 的符合率。基于电生理技术的术中皮质或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术可实时确定运动、感觉、语言甚至记忆等脑功能的皮质和皮质下功能区定位,是目前最准确、可信的常用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基于电生理技术的术中皮质或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术的精确度可达5 mm左右;但是存在电刺激可能损伤大脑皮质、触发癫痫和二次手术等问题,而且操作时间长达0.5至数小时。上述功能区定位方法的缺陷已表现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实践中,传统手术的功能定位技术不能完全分辨和掌握功能结构与病变的关系,极易在切除病灶时导致大脑功能结构损害,据统计传统手术的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并发症为13-27%。另外,由于功能区病变手术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也使得手术医生手术切除不积极,常常进行姑息性切除,如低级别胶质瘤的完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仅为43%。这样不仅使病变术后治疗变得困难,而且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或症状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治疗预后。由此可见,目前的神经皮质(运动区)功能定位方法在速度、准确和安全性方面不能完全满足脑功能区手术需要。如何能在术中准确、快速、无创,甚至非唤醒状态下定位脑功能区是一直困扰临床和神经医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运动区特异性脑电慢皮层电位为原理,结合小波变换,公开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快速、无创地检测运动功能区脑电信号输入,并通过脑运动区慢皮层脑电信号的特异性分析,完成脑运动区功能定位图的输出,实现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定位的准确、快速、无创临床应用。具有特异性的慢皮层电位(SCP)在所有个体中都存在。皮质脑电中的低频特征是皮层产生缓慢的电压变化,这些电压的偏移可以发生在0.5-10秒的时间内,被称为慢皮层电位(SCP)。慢皮层电位是一个与运动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ERP,产生于头顶深部大脑皮层。慢皮层电位与运动和皮层激活有关,负向的慢皮层电位与运动相关的皮层活动有关,而正向的慢皮层电位与皮层兴奋程度的下降有关。真实运动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反映了运动皮层在肢体运动时兴奋或抑制的状态,不同肢体运动的ERP在头皮上的空间分布也符合躯体特定区域分布的特征。因此,通过检测在肢体运动时产生的慢皮层电位(SCP)在皮质上的空间分布,可以动态检测定位皮质运动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特性,利用 Mallat的分解与重构快速算法可以从运动区脑电中提取出慢皮层电位,为运动区特异性脑电信号SCP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基于慢皮层脑电小波分析的神经外科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功能区定位地图输出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和模式分类单元;脑电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脑电信号,经由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滤波,传送至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提取特异性SCP特征信号,再通过模式分类单元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功能区定位地图输出模块反馈定位结果。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植入式电极、放大滤波器和A/D转换器,植入式电极采集脑电信号,经由放大滤波器进行放大滤波处理,然后通过A/D转换器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输入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植入式电极为硬膜钼电极,包括钼6*8或8*8电极阵列,电极直径为4mm,相邻电极间距为10mm。植入式电极安放在人的大脑皮质上。放大滤波器和A/D转换器采用 Synamps2放大器,用于电极检测信号的放大和数字化。所述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的预处理滤波包括多尺度分解。所述多尺度分解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8层小波分解,采用的小波Mallat算法的分解和重构算法见公式 (3)。所述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提取a8单层细节系数,然后进行全点数重构,其重构后的信号SdS作为SCP输出。所述模式分类单元以1. 6为特征阈值对SCP信号进行是/否分类, 识别特异性电极。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包括脑电信号米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功能区定位地图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和模式分类单元;脑电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脑电信号,经由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滤波,传送至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提取特异性 SCP节律特征,再通过模式分类单元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功能区定位地图输出模块反馈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植入式电极、放大滤波器和A/D转换器,植入式电极采集脑电信号,经由放大滤波器进行放大滤波处理,然后通过A/D转换器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输入到信号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电极为硬膜钼电极,包括钼6*8或8*8电极阵列,电极直径为 4mm,相邻电极间距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电极安放在人的大脑皮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放大滤波器和A/D转换器采用Synamps2放大器,用于电极检测信号的放大和数字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的预处理滤波包括多尺度分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分解利用离散db5小波变换进行8层小波分解,其根据如公式 (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仅提取a8单层细节系数,然后进行全点数重构,其重构后的信号SaS作为SCP输出,SaS重构信号特征量(运动事件发生前后2秒内能量比ERD)的计算见公式⑵(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分类单元以1. 6为特征阈值对SCP进行是/否分类,识别特异性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定位地图输出模块输出的运动特异性功能区定位图,是以模式分类单元识别的特异性电极坐标为边界点拟合边界曲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慢皮层电位小波分析的术中运动区功能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植入电极阵列采集皮质脑电信号,经放大滤波器处理,再经A/D转换器输入到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的脑电信号预处理单元通过小波分析的分解与重构算法,对各电极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滤波,SCP信号特征提取单元和模式分类单元采用基于SCP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各电极的特异性属性,最后完成功能区定位图处理输出。本发明公开的定位系统能够准确、快速、无创地检测运动功能区脑电信号并完成输出脑运动区功能定位图。通过脑运动区皮质脑电信号的特异性分析,实现人体神经外科手术的大脑皮质运动区术中功能定位临床应用。
文档编号A61B5/0476GK102429658SQ20111042922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效明, 姜涛, 王伟民, 白红民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