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98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基层医院现行使用的输液器上无紧急加药口,当病人需要注射其它药物时,通常使用以下方法把药物注入输液瓶中,通过输液管注入病人血管;在输液针与输液管连接口处注入药物,需要先调节流量调节器,再拨下输液针与输液管连接口,然后注入药物;直接给病人肌肉注射。使用以上方法给病人注射其它药物,往往会延误病情或者增加病人痛苦。当输液时,需要将滴斗倒置或者使用掐闭输液管等其他繁琐的操作方式才能排除多余的气体,如果经验不足、操作不当,药液和滴斗内的气体混合进入输液管后则形成气泡,可能导致气泡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命,排除这些气泡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反复费时的操作,降低了护理效率,而且增加了劳动强度。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该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具有当病人需注射其它药物时,可直接往紧急加药口内注射,从而快速地将所需药物及时注射给病人,大大减少了护理量和病人的痛苦;有效消除了气体和液体产生的混合现象,防止气泡的形成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穿刺器、滴管、滴斗、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所述的穿刺器设置在滴管的上部,所述的输液针设置在输液管的下部,所述的滴斗设置在滴管和输液管之间,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设置在输液管上,所述的流量调节器与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一紧急加药口,所述的滴管的下部伸入到滴斗内,所述的滴管下部底端封闭,伸入到滴斗内的滴管侧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排液侧孔。所述的滴斗下部的输液管的顶端封闭并伸入到滴斗内,所述的伸入到滴斗内部的输液管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气液通道,所述的气液通道与输液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的输液管伸入到滴斗内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滴斗内腔高度,所述的气液通道的底部高于滴斗内腔底端。所述的滴斗底部与输液管之间通过连接套相固定。所述的紧急加药口为V型紧急加药口。所述的穿刺器上设置有穿刺器帽,所述的输液针上设置有针帽。所述的穿刺器与滴斗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夹子。本实用新型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当病人需注射其它药物时,可直接往紧急加药口内注射,从而快速地将所需药物及时注射给病人,大大减少了护理量和病人的痛苦;通过改变液体经滴管流出的方式,既有效消除了气体和液体产生的混合现象,防止气泡的形成,又满足护理人员惯常操作;无需手动干预即可有效排气,操作简单,节省时间,避免了气泡进入患者体内造成的危害,有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1是无气泡紧急 注药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穿刺器,2、穿刺器帽,3、夹子,4、滴斗,5、气液通道,6、连接套,7、 输液管,8、流量调节器,9、紧急加药口,10、针帽,11、输液针,12、滴管,13、排液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结构包括穿刺器1、滴管12、滴斗4、输液管7、流量调节器8和输液针11,所述的穿刺器1设置在滴管12的上部,所述的输液针11 设置在输液管7的下部,所述的滴斗4设置在滴管12和输液管7之间,所述的流量调节器8 设置在输液管7上,所述的流量调节器8与输液针117之间的输液管7上设置有一紧急加药口 9,所述的滴管12的下部伸入到滴斗4内,所述的滴管12下部底端封闭,伸入到滴斗4 内的滴管12侧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排液侧孔13。所述的滴斗4下部的输液管7的顶端封闭并伸入到滴斗4内,所述的伸入到滴斗 4内部的输液管7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气液通道5,所述的气液通道5与输液管7的内腔连通。所述的输液管7伸入到滴斗4内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滴斗4内腔高度,所述的气液通道5的底部高于滴斗4内腔底端。所述的滴斗4底部与输液管7之间通过连接套6相固定。所述的紧急加药口 9为V型紧急加药口。所述的穿刺器1上设置有穿刺器帽2,所述的输液针11上设置有针帽10,避免了外界给穿刺器1和输液针11带来的污染。所述的穿刺器1与滴斗4之间的输液管7上设置有夹子3。使用时,保持流量调节器8打开,挤压滴斗4,药液经穿刺器1被吸入滴管12,由于滴管12下端封闭,药液在负压和重力的作用下,经过位于滴管12侧壁上的排液侧孔13,射出到滴斗4的内壁,并沿内壁下行到滴斗4下端。由于在滴管12和排液侧孔13的限制作用下,挤压滴斗4形成的负压使药液轻微喷射到滴斗4内壁下行,无水流冲击现象,并且药液经过累积后流入输液管7,有足够的贮存量,不会出现流量不足时产生气泡漩涡,全过程无气液混合现象,无气泡出现。流入滴斗4的内腔底部的药液,由于输液管7伸入到滴斗4内,伸入到滴斗4内部的输液管7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气液通道5,并且由于液相和固相表面分子张力客观存在的缘故,药液无法即时进入,而被阻挡在滴斗4内,在伸入滴斗4内腔的输液管7的阻挡下,药液会累积并在滴斗4内逐渐抬高液面,而在液面被抬高的过程中,滴斗4内多余的空气则已经被进入的液体挤压,并经输液管7上的气液通道5由输液管7排出;而当药液累积到约1/2滴斗4内腔高度时,其自身重力克服表面分子张力的阻挡,而进入气液通道5,经输液管7下行至完成排气,实现无需人为干预,即可自动排气的性能。输液管7上的气液通道5的底部高于滴斗4内腔底端,其高出部分是密闭的,所以药液在进入滴斗4时,该 密闭部分会缓和及消除药液冲击而下的势能,使其不会因为药液冲击产生的紊流进入输液管而气液混合,使得上述药液累积时无其他外力因素干扰,得以顺利完成。当出现紧急情况,需注射其它药物,使其它药物快速注入人体时,可用夹子3关闭穿刺器1与滴斗4之间的输液管7,将药物通过V型紧急加药口 9加入,从而快速地将所需药物及时注射给病人,大大减少了护理量和病人的痛苦。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包括穿刺器、滴管、滴斗、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所述的穿刺器设置在滴管的上部,所述的输液针设置在输液管的下部,所述的滴斗设置在滴管和输液管之间,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设置在输液管上,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量调节器与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一紧急加药口,所述的滴管的下部伸入到滴斗内,所述的滴管下部底端封闭,伸入到滴斗内的滴管侧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排液侧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滴斗下部的输液管的顶端封闭并伸入到滴斗内,所述的伸入到滴斗内部的输液管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气液通道,所述的气液通道与输液管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管伸入到滴斗内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滴斗内腔高度,所述的气液通道的底部高于滴斗内腔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滴斗底部与输液管之间通过连接套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紧急加药口为V 型紧急加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穿刺器上设置有穿刺器帽,所述的输液针上设置有针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穿刺器与滴斗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夹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其结构包括穿刺器、滴管、滴斗、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穿刺器设置在滴管的上部,所述的输液针设置在输液管的下部,所述的滴斗设置在滴管和输液管之间,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设置在输液管上,所述的流量调节器与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一紧急加药口,所述的滴管的下部伸入到滴斗内,所述的滴管下部底端封闭,伸入到滴斗内的滴管侧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排液侧孔。本实用新型的无气泡紧急注药输液器具有当病人需注射其它药物时,可直接往紧急加药口内注射,从而快速地将所需药物及时注射给病人,大大减少了护理量和病人的痛苦;有效消除了气体和液体产生的混合现象,防止气泡的形成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939785SQ20112001098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宋建婷, 李安营, 郭静 申请人:济南国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