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植皮加压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672阅读:1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部植皮加压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涉及医疗器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对实施面部植皮手术后施加压力的治疗工具。
背景技术
病人实施植皮手术后,为了使植皮与基底组织良好愈合,需要对植皮实施加压,传统的加压方法中所采用的工具材料是用纱布、棉垫及绷带将植皮绷紧或打包包扎在基底组织上,这两种方法简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这两种方法加压的压力不够均勻,特别对凹凸不平的面部大面积植皮的手术更易出现加压不勻的问题。压力不够的地方易造成植皮松动、皮下血肿,继而甚至会造成该处植皮坏死;压力过大的地方,会造成皮片营养供应障碍,同样可能会造成该处植皮坏死。为了解决植皮加压不均的难题,人们对植皮加压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如专利号为93223842. 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监测加压植皮包”,该技术方案是具有透明气囊, 在透明气囊上设置透明塑料盖以及尼龙网,透明气囊通过导管与压力表相联结构的监测加压植皮包。这种监测加压植皮包在植入皮片加压时,使用一个透明气嚢压在皮片上,透明气嚢的外测有一个弹性尼龙网罩住,通过气嚢导管和气压表进行压力监测,可根据需要适时调节气嚢压力。是一种较好的植皮加压装置。但这种“监测加压植皮包”在使用上仍存在不足。第一,由于使用的是气嚢,气体容易渗漏,若未及时发现,可造成气嚢压力不足,皮片浮动缺血坏死;第二,直接将气嚢压在植入皮片上,外侧套有弹性尼龙网,没有用无菌纱布棉垫包扎隔离,植皮创口的渗液渗血易积于嚢袋下及其周边,易造成植皮感染;第三,该装置不适合用在凹凸不平的面部大面积植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面部植皮加压袋,它可以解决现有植皮加压袋使用不够安全可靠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面部植皮加压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面部植皮加压袋包括有扁平的气嚢,连通所述气嚢的压力表和连接在所述气嚢周边上的系带,所述气嚢的内侧设有一层内装液态溶胶的液嚢层。上述的液嚢一般由弹性材料制成;面部植皮加压袋的系带最好是具有一定弹性的胶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双层嚢袋加压装置可对面部进行大张植皮,在未进行气嚢加压的情况下,将液嚢加压于植皮无菌薄层纱布上,外绷弹力绷带,使植皮液嚢保证有基本压力加压,防止皮片浮动及皮片下血肿,造成植皮坏死。2.植皮早期,可于气嚢内打入适量气体加压,使植皮加压压力增大,目的是为加强防止植皮创面出血及血肿,造成植皮坏死。植皮中后期(手术72小时后),创面出血高峰期过后,可逐渐放出气嚢内气体,使植皮加压压力恢复到液嚢基本压力的状态,利于皮片的营养供应及成活。3.液嚢内装入无毒的粘稠胶冻样液体,不易渗漏,保证植皮创面上的基本压力,对于面部凹凸不平之处,通过液嚢的自行调节,保证整个面部植皮创面上压力均勻,防止植皮坏死,可适用于面部大张植皮。

图1是本面部植皮加压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图1所示的本面部植皮加压袋有一层扁平的嚢体6,在嚢体6的周边连接有4根由弹性胶带充当的系带4,每根系带上安装有粘接扣5,在嚢体6上通过气管3连接有带阀门的充气嘴2和气压表1,嚢体6上设有眼睛通孔、鼻子通孔和嘴部通孔。图2所示,嚢体6由外层弹性塑胶膜6-3,中心弹性塑胶膜6-2和内层弹性塑胶膜 6-3通过热合焊接工艺制成,其中外层弹性塑胶膜6-3与中心弹性塑胶膜6-2封闭形成气嚢,气嚢内与图1中的气管3连通;中心弹性塑胶膜6-2和内层弹性塑胶膜6-3封闭形成液嚢,在液嚢封闭有液态溶胶。本面部植皮加压袋在使用时,通过系带4将嚢体6的液嚢一面压接固定在植皮了的面部上,外绷弹力绷带,利用液嚢内封装的液态溶胶的作用对植皮保持有一个基本的压力,在植皮手术完成后的初期,可向外层的气嚢内充入气体,使内层液嚢增加对植皮的压力,同时通过气压表1监测气嚢内的气压,使本袋保持在加压初期对植皮所需要的压力,在这个时期,即便一时疏于监测或发生气嚢泄气意外,由于液嚢仍保持有对植皮处的基本压力,不易发生植皮松动、皮下血肿的事故。当加压初期完成后,可通过充气嘴2的阀门适当泄放气嚢内的部分或全部气压,让本袋保持对植皮所需要的后期压力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面部植皮加压袋,它包括有扁平的气嚢,连通所述气嚢的压力表和连接在所述气嚢周边上的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嚢的内侧设有一层内装液态溶胶的液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植皮加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嚢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系带是弹性胶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部植皮加压袋,它包括有扁平的气嚢,连通所述气嚢的压力表和连接在所述气嚢周边的系带,所述气嚢的内侧设有一层内装液态溶胶的液嚢。本面部植皮加压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B17/322GK201958973SQ2011200182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韦元强 申请人:周兵, 杨建德, 罗三彤, 韦元强, 韦金萍, 黄贵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