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支撑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323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肛门支撑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肛门支撑管。
背景技术
针对直肠癌病人的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常见的有显著效果的外科手术。由于吻合口位置低、患者术后免疫力低等原因,常会出现术后吻合口漏现象。 现有技术常采用预防性肠造瘘术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就加重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和治疗费用。当病人出现术后吻合口漏,粪便由漏口漏出,会造成感染,导致吻合口漏更难以愈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肛门支撑管,应用于直肠癌手术及术后,能预防及辅助治疗术后吻合口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硅胶软管,且该硅胶软管上半部开有侧孔。考虑到向肠内灌药的方便及防止管腔阻塞,上述的其中一根硅胶软管中还插有冲洗管。考虑到取材方便,上述冲洗管可以是静脉输液管。考虑到常见应用范围,上述硅胶软管的口径在0. 8CM-1. 5C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成本低廉, 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硅胶软管,2、侧孔,3、冲洗管,4、手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硅胶软管 1,且该硅胶软管1上半部开有侧孔2。如图1所示,考虑到向肠内灌药的方便及防止管腔阻塞,上述的其中一根硅胶软管1中还插有冲洗管3。如图1所示,考虑到取材方便,上述冲洗管3可以是静脉输液管。考虑到常见应用范围,上述硅胶软管1的口径在0.8CM-1.5C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易于制作,且取材方便,制作时可根据情况将一根观 32号硅胶胸腔引流管剪成两段20cm长,每根在上半部打 3 5个侧孔。再将静脉输液管固定在其中一根引流管内,起到冲洗、注药作用。最后将两根20cm长的引流管,以10号手术线分别在上中下处捆绑固定,即可用于手术及术后。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以上述20cm长的肛门支撑管为例首先将硅胶软管带有侧孔的一端插入肛门,使该肛门支撑管末端露出肛门约5cm,从而使得开有侧孔的约IOcm部分处于大肠中,而另外无侧孔的5cm长的肛门支撑管将会处在手术吻合口处,起到将吻合口与排泄物隔离的效果,也能起到冲洗、引流和减压作用。尤其是当病人排便不畅时,可以通过冲洗管向肠内灌入药物,有效地解决了病人的排便并能防止管腔阻塞。
权利要求1.一种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硅胶软管(1),且该硅胶软管上半部开有侧孔(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其中一根硅胶软管(1)中还插有冲洗管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冲洗管C3)是静脉输液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硅胶软管(1)的口径在 0. 8CM-1. 5CM 范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门支撑管。其特征在于该肛门支撑管包括两根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硅胶软管,且该硅胶软管上半部开有侧孔。考虑到向肠内灌药的方便及防止管腔阻塞,上述的其中一根硅胶软管中还插有冲洗管。考虑到取材方便,上述冲洗管可以是静脉输液管。考虑到常见应用范围,上述硅胶软管的口径在0.8cm-1.5c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成本低廉,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
文档编号A61M3/02GK201939861SQ20112002671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齐宏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