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66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对人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的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该装置贴在胸前检测心电波和心率,并判断携带者的(如站立、行走、跑步、下蹲等),从而计算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该装置简单、实用、易于随身携带,并且具有RFID身份识别功能。
背景技术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扬子晚报报道城市老年居民患心血管病率高达6296,可见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如此之高。在我国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这不单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问题,在一定程序上还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国民体质水平。而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检测心电图和心率,而传统的检测心电的手段是床旁心电图机,它笨重不可移动,非常不方便,往往一次心电图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后来发展到Holter (动态心电图),Holter虽然可以移动,但是它有导联线相连,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空间,而且它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不适合患者每天保健测量。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腕式脉率计,试图通过监测脉率, 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但是这些产品都有一个缺陷,当人在运动状态下,脉率都无法测量。而且对测试地方非常苛刻,传感器必须对准脉博,否则会测量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该装置无心电导联线,配戴简单、方便,适合老年人在家中M小时对心脏进行监护,携带者在运动状态下,也能正确、稳定地检测心电波和心率。随身携带,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体育运动,能自动计算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并且具有RFID身份识别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该装置包括心电传感器、生理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键盘、运动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RFID身份识别电路;所述的心电传感器与生理信号调理电路相连,键盘和生理信号调理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运动传感器也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的心电传感器采用三个能采集人体心脏生理信号、并在传感器内部把人体生理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生理传感器,所述的运动传感器为采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并把信号送到处理器,处理器计算出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的生理传感器;所述生理信号调理电路为一对上述心电传感器采集到的生理数据进行放大滤波的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为一负责控制心电信号和人体运动信号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响应键盘中断的51系列单片机或ARM处理器。[0006]所述的微处理器与一主要负责把采集到的心电、心率和携带者运动状态相关数据发送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的RFID身份识别电路单独组成系统以识别携带者的身份。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模块或蓝牙模块、或GPRS模块、或CDMA模块、或 Wifi模块,微处理器采用MSP430,MSP430并通过串口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联系。所述的键盘包括用户启动按扭、是否配戴检测按扭、紧急报警按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心脉检测设备相比,最大特点是无导联线,配带简单、方便, 主动式测量心脉,在运动状态下,测量也能做到准确稳定,并且具有RFID身份识别功能。

图1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系统框图。图2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配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它包括心电传感器1、生理信号条理电路2、微处理器3、按键4、运动传感器5、无线通信模块6、RFID身份识别电路7。心电传感器1与生理信号条理电路2相连,生理信号条理电路2与微处理器3相连,运动传感器5也与微处理器3相连,微处理器 3与无线通信模块6相连,按键4与微处理器3相连。RFID身份识别电路7不与其他任何部分相连,单独组成系统。心电传感器与皮肤接触采集心电信号,通过生理信号条理电路对该信号进行放大、滤波、A/D转化为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得到数字信号后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到处理后的心电波和心率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把数据发射出去。运动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信号,信号经过处理器运算分析,得出人体运动状态和运动量。无线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模块,微处理器采用MSP430,MSP430通过串口与 Zigbee模块通讯,键盘包括用户启动按扭、是否配带检测按扭、紧急报警按钮,RFID身份识别电路不与其他任何电路相连,自身组成一个识别系统,可以识别携带者的身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心电传感器采用三个心电传感器,采集人体心脏生理信号, 在传感器内部把人体生理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把这个电信号,送到生理信号条理电路。所述的运动传感器采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并把信号送到处理器,处理器计算出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所述的生理信号调理电路对生理传感器采集到的生理数据进行放大滤波,因为采集到的信号都是微电信号需要放大,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需要滤波。所述的微处理器主要负责控制心电信号和人体运动信号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响应键盘中断。微处理器可以是51系列单片机,ARM处理器等。所述的键盘包括用户启动按扭、是否配戴检测按扭、紧急报警按钮。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主要负责把采集到的心电、心率和携带者运动状态等相关数据发送出去。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模块或蓝牙模块、或GPRS模块、或CDMA 模块、或Wifi模块,微处理器采用MSP430,MSP430并通过串口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联系。[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作流程如下使用者将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带在胸前,心电传感器与皮肤接触采集心电信号,通过生理信号处理电路对该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A/ D转化为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得到数字信号后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到处理后的心电波和心率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把数据发射出去。运动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信号,信号经过处理器运算分析,得出人体运动状态(如站立、行走、跑步、下蹲等),从而计算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RFID身份识别电路可以识别携带者的身份。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心电传感器(1)、生理信号调理电路(2)、微处理器(3)、键盘(4)、运动传感器(5)、无线通信模块(6)和RFID身份识别电路(7);所述的心电传感器(1)与生理信号调理电路(2)相连,键盘(4)和生理信号调理电路(2)与微处理器(3)相连,运动传感器(5)也与微处理器(3)相连,微处理器(3)与无线通信模块(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电传感器采用三个能采集人体心脏生理信号、并在传感器内部把人体生理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生理传感器,所述的运动传感器为采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并把信号送到处理器,处理器计算出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的生理传感器;所述生理信号调理电路为一对上述心电传感器采集到的生理数据进行放大滤波的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为一负责控制心电信号和人体运动信号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响应键盘中断的51系列单片机或ARM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与一主要负责把采集到的心电、心率和携带者运动状态相关数据发送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的RFID身份识别电路单独组成系统以识别携带者的身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模块或蓝牙模块、或GPRS模块、或CDMA模块、或Wifi模块,微处理器采用 MSP430, MSP430并通过串口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联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键盘包括用户启动按扭、是否配戴检测按扭、紧急报警按钮。
专利摘要一种无线单导心电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心电传感器、生理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键盘、运动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RFID身份识别电路;所述的心电传感器与生理信号调理电路相连,键盘和生理信号调理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运动传感器也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的RFID身份识别电路不与其他任何部分相连,单独组成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无需导联线,主动式测量心电波和心率,配戴简单、方便,在运动状态下,也能准确稳定测量心电信号,可以判别携带者的运动状态,从而计算出携带者一天的运动量,并且具有RFID身份识别功能。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01996538SQ20112003022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蔡永锋 申请人: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