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破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30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破膜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人工破膜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产妇在分娩时常常需要人工破膜,现有技术是由医务人员用手指夹持针头刺破羊膜,这样方法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且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给产妇进行人工破膜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能避免引发交叉感染的人工破膜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人工破膜器由套筒、圆球、穿刺针、支撑弹簧、推块组成,套筒敞口端内连接固定着中心孔与套筒内腔相通的外径大于套筒外径的圆球,套筒内的穿刺针前端滑动套装在与其外径相适应的圆球上面的中心孔内,穿刺针后端垂直弯折并穿过筒壁上面与套筒内腔相通的长方形轴向通孔后与推块相连,套筒内的穿刺针水平段上套有支撑弹簧。在给产妇进行人工破膜时,手持套筒并将圆球探入宫腔,推动推块使穿刺针露出圆球后即可将羊膜刺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能避免引发交叉感染, 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人工破膜器由套筒1、圆球2、 穿刺针3、支撑弹簧4、推块5组成,套筒1敞口端内连接固定着中心孔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外径大于套筒1外径的圆球2,套筒1内的穿刺针3前端滑动套装在与其外径相适应的圆球2上面的中心孔内,穿刺针3后端垂直弯折并穿过筒壁上面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长方形轴向通孔后与推块5相连,套筒1内的穿刺针3水平段上套有支撑弹簧4。
权利要求1. 一种人工破膜器,由套筒(1)、圆球( 、穿刺针(3)、支撑弹簧(4)、推块(5)组成, 其特征在于套筒(1)敞口端内连接固定着中心孔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外径大于套筒(1) 外径的圆球O),套筒(1)内的穿刺针C3)前端滑动套装在与其外径相适应的圆球( 上面的中心孔内,穿刺针C3)后端垂直弯折并穿过筒壁上面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长方形轴向通孔后与推块( 相连,套筒(1)内的穿刺针C3)水平段上套有支撑弹簧G)。
专利摘要一种人工破膜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它由套筒(1)、圆球(2)、穿刺针(3)、支撑弹簧(4)、推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套筒(1)敞口端内连接固定着中心孔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外径大于套筒(1)外径的圆球(2),套筒(1)内的穿刺针(3)前端滑动套装在与其外径相适应的圆球(2)上面的中心孔内,穿刺针(3)后端垂直弯折并穿过筒壁上面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长方形轴向通孔后与推块(5)相连,套筒(1)内的穿刺针(3)水平段上套有支撑弹簧(4)。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能避免引发交叉感染,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1987642SQ20112003665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2日
发明者周校燕 申请人:周校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