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复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47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脊椎复位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脊椎复位架。
背景技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多年来一直延用牵引的方式,使人体腰椎生理弯曲被外力破坏而变直,由于多数的牵引方式不够合理,导致患者可能会造成负损伤,使腰椎周围的纤维组织粘连骨化,形成严重的后遗症,延缓了病情的治疗,从而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非常痛苦,由于上述缺陷,而影响本身的普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脊椎复位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椎复位架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结构包括弧形条、固定块、扶手及支撑块,其中弧形条设置成波浪状,并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凸起状设置在两固定块之间,两固定块上各设置有扶手。支撑块设置在弧形条下侧。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人性化结构,设计合理,提供了一种顺应人体脊椎生理弯曲的自然体位脊椎复位架,使人体的脊椎贴合在复位架上,调节和增强脊椎、颈椎及腰椎的功能,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2)安全方便,复位架两侧的扶手,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方便起、卧,同时又起到护栏防护的作用,保证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安全的目的。

图1是脊椎复位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脊椎复位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扶手,2、弧形条,3、固定块,4、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椎复位架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椎复位架,结构包括弧形条2、固定块3、扶手1 及支撑块4,其中弧形条2设置成波浪状,并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凸起状设置在两固定块3之间。如图2所示,两固定块3上各设置有扶手1,支撑块4设置在弧形条2下侧。复位架可以单独取下置于椅子的靠背上,更方便患者根据条件将复位架置于不同的地方,满足日常生活中诊疗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椎复位架的使用步骤如下[0017]患者躺在复位架上,患者的背部贴合在复位架的中间凸起位置,颈部及腰椎贴合在复位架两端位置,通过复位架两侧的扶手可以方便起卧,这样可以完全使脊椎得到舒缓及按摩的目的。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脊椎复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条、固定块、扶手及支撑块,其中弧形条设置成波浪状,并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凸起状设置在两固定块之间,两固定块上各设置有扶手。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脊椎复位架,其特征在于支撑块设置在弧形条下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椎复位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结构包括弧形条、固定块、扶手及支撑块,其中弧形条设置成波浪状,并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凸起状设置在两固定块之间,两固定块上各设置有扶手。该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顺应人体脊椎生理弯曲的自然体位脊椎复位架,使人体的脊椎贴合在复位架上,调节和增强脊椎、颈椎及腰椎的功能,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文档编号A61F5/01GK201996700SQ20112003772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
发明者姜洪祯 申请人:姜洪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