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物袋的承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53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秽物袋的承接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医疗器材,尤指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用以插入人体肛门内以承接人体的排泄秽物。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医学设备与器材也大幅进步,许多病人会长期躺卧在医院或居家的病床上疗养,特别是大便失禁的病人,必须在其肛门处插入一承接管,以便将该病人的排泄秽物引导至一秽物袋内。然而,公知承接管的内壁均为平滑内壁,所以外部的大气压力、秽物中流体成分的表面张力、以及承接管被弯折卷绕,均可能会使承接管的内壁相互沾粘而阻碍承接管的畅通性,导致秽物无法顺利流过承接管。为了使承接管再度保持畅通,可能必须将承接管从人体肛门内拔出,然后灌气到承接管内才能使相互沾粘的内壁彼此分离,如此一来,对于病患与医护人员来说都相当麻烦不便,着实有改进的必要性。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所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壁发生沾粘,以确保承接管畅通的秽物袋的承接管。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用以插入人体肛门内,该承接管包括软性管体,其具有插入所述人体肛门内的第一端、及相反于该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秽物袋的第二端;导管,其穿接该软性管体并延伸至该第一端;以及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其成型于该软性管体的内壁。所述软性管体为塑料或橡胶材料所制成,所述第一端具有可膨胀式气囊,该可膨胀式气囊经充气后抵紧所述人体肛门内壁,所述第二端设有用以在该第二端插入所述秽物袋之后使该第二端与所述秽物袋产生固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用以密封所述第二端的密封盖。所述导管的个数为二个,分别是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该第一导管与该第二导管一体成型于所述软性管体内壁。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通,而另一端则连接至用以将外界空气打入所述第一导管内并对所述可膨胀式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元件。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通,而另一端则设有注入部,流体填入所述注入部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输入所述人体肛门内。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的剖断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平行于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0017]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多圈状结构。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连续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构成螺旋状结构。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承接管的软性管体内壁上成型有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这些防沾粘凸条突出于承接管的软性管体内壁上, 以防止软性管体内壁的平滑表面相互沾粘难以分离,借此确保承接管的畅通,且使人体秽物的输送更为顺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局部立体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剖面图;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管受到挤压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第三实施例沿着软性管体轴线方向所作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接管10软性管体IOa笛一總弟 漸IObΛ-Λ- ~·上山弟一兄而11第一导管[0032]12第二导管13可膨胀式气囊14连接部141密封盖15充气元件16注入部20、20'、20〃 防沾粘凸条100秽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秽物袋100的承接管1,此秽物袋100是用以盛装人体的排泄物(例如粪便),秽物袋100具有开口(未显示);承接管1的一端插入人体肛门(未显示)内,而另一端则连接到秽物袋100,借此使人体的排泄物通过该承接管1而排放至秽物袋100内。[0042]承接管1包括软性管体10、至少一个导管、及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20。软性管体10为塑料或橡胶材料所制成而具有挠性,软性管体10具有插入人体肛门内的第一端10a、及相反于第一端IOa并连接至秽物袋100的第二端10b。软性管体10 的第一端IOa具有可膨胀式气囊13,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IOb设有连接部14,用以在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IOb插入秽物袋100的开口内之后使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IOb与秽物袋 100产生固接。连接部14另外设有密封盖141,用以密封该第二端10b。当使用者欲倒出秽物袋 100内的秽物时,使用者可以先将秽物袋100与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IOb分离,然后利用密封盖141密封住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10b,以防止软性管体10内的残余秽物漏出软性管体 10夕卜。导管穿接该软性管体10并延伸至该第一端10a,更明确地说,该导管分别是第一导管11及第二导管12,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导管11与第二导管12 —体成型于软性管体 10内壁。第一导管11的一端与第一端IOa相通,另一端则连接至充气元件15,借此结构, 使用者可以利用充气元件15而将外界空气打入第一导管11内并对该可膨胀式气囊13进行充气。第二导管12的一端与第一端IOa相通,另一端设有注入部16,借此,医护人员可以将药液或冲洗液等流体填入该注入部16内,而通过第二导管12输入人体肛门内。使用时,在软性管体10的第一端IOa插入病患的肛门内且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 IOb连接秽物袋100之后,使用者利用充气元件15对该可膨胀式气囊13进行充气;由于可膨胀式气囊13经充气后体积膨胀,所以可膨胀式气囊13会抵紧肛门内壁而使软性管体10 无法轻易从肛门中拔出,也就是,可膨胀式气囊13能够将软性管体10固定在肛门内。当医护人员需要对该病患的直肠或大肠内壁注入液体时,医护人员可以将药液或冲洗液等流体填入该注入部16内,而通过第二导管12输入人体肛门内。如图2及图3所示,软性管体10的内壁成型有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20。防沾粘凸条20的数量为六个,每一防沾粘凸条20被制作成具有三角形的剖面。如图4所示,当软性管体10受到相向的挤压外力时,软性管体10会因为受到挤压外力的缘故而使相向的两个内壁彼此靠近;但由于软性管体10的内壁成型有防沾粘凸条20的缘故,这些防沾粘凸条 20能够隔开软性管体10的两个相向内壁,而使软性管体10的两相向内壁无法相互沾粘。虽然图4中显示两个防沾粘凸条20相互抵靠而使软性管体10的两相向内壁无法相互沾粘,但可想而知,即使两个防沾粘凸条20并未相互抵靠而是分别抵靠到软性管体10 的两个相向内壁,软性管体10的两个相向内壁仍可借着两防沾粘凸条20而彼此隔开,借此防止软性管体10的两个相向内壁产生沾粘。参考图5,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防沾粘凸条20'被制作成具有半圆形剖面,而非如第一实施例中所示具有三角形剖面。参考图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先前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先前二个实施例中的防沾粘凸条20与20'是平行于软性管体10的轴线方向延伸,而第三实施例中的防沾粘凸条20"则是环绕软性管体10的内壁成型,防沾粘凸条20 “的环绕成型方式可以是“间隔式环绕”或“连续式环绕”,更明确地说,在“间隔式环绕”的情形中,图6中所示的每一防沾粘凸条20"为一圈完整的防沾粘凸条,这些多圈的防沾粘凸条20"沿着软性管体10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多圈状结构,以防止软性管体 10内壁沾粘。虽然并未显示于附图中,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可以轻易想到,防沾粘凸条20"也可利用螺旋方式沿着软性管体10的内壁连续环绕而形成螺旋状结构。虽然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沾粘凸条20"的剖面为半圆形,但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可以轻易想到,防沾粘凸条20"的剖面可以被制作成三角形、四边形、或更多边形。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其插入人体肛门内,其特征在于,该承接管包括软性管体,其具有插入所述人体肛门内的第一端、及相反于该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秽物袋的第二端;导管,其穿接所述软性管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端;以及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其成型于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管体为塑料或橡胶材料所制成,所述第一端具有可膨胀式气囊,该可膨胀式气囊经充气后抵紧所述人体肛门内壁,所述第二端设有用以在该第二端插入所述秽物袋之后使该第二端与所述秽物袋产生固接的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用以密封所述第二端的密封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个数为二个,分别是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该第一导管与该第二导管一体成型于所述软性管体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通,而另一端则连接至用以将外界空气打入所述第一导管内并对所述可膨胀式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元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通,而另一端则设有注入部,流体填入所述注入部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输入所述人体肛门内。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的剖断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平行于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多圈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连续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构成螺旋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用以插入人体肛门内,承接管包括软性管体、导管及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软性管体具有插入人体肛门内的第一端、及相反于第一端并连接至秽物袋的第二端;导管穿接软性管体并延伸至第一端,防沾粘凸条成型于软性管体的内壁,借此,能够防止承接管的内壁发生沾粘,以确保承接管的畅通,而顺利将人体排泄秽物引导至秽物袋内。
文档编号A61F5/451GK201996710SQ201120048059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锺仁 申请人: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