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020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是在暴露手术视野的前提下进行的,视野暴露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进程速度,甚至是手术的成败。传统手术一是采用手持的拉钩来暴露手术区域,如S拉钩、 直角拉钩等,这些拉钩需要手术助手施用较大的力对抗腹壁张力,从而暴露手术区域,施力很难控制,且随着助手的疲劳程度加大,很少有助手能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能持续保持一个优质的手术视野。另一种是利用固定在手术床上的将切口分开,会使得手术床十分复杂, 影响主刀医生的正常施刀,牵开幅度调整难度大,而在手术过程中随时调整切口开口大小是经常发生的,同时这种牵开器结构复杂,体积大,制造、安装均十分复杂,消毒难度和工作量均较大,因此,开发一种能直接置于病人切口周围,能方便的调节切口的开口大小,也就是集手持拉钩和大型牵开器的优点于一体的半自动手术拉钩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专利申请ZL92219077. 1公开了一种钳式手术拉钩,该实用新型公开的钳式手术拉钩,主要由手柄、齿条及棘齿和拉钩板组成,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能将腹壁切口向两个方向拉伸,手术视野无法充分暴露。中国专利申请ZL00245639. 7公开了一种医用三维半自动手术拉钩,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拉钩由可调板、活页板、可调直角拉钩和光源组成的手术拉钩,但是该手术拉钩结构复杂,调节不方便,且更适合深部小切口手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对称、可调式、轻便的三叶手术拉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由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单向齿间、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第三拉钩组成,所述的拉钩可以根据其规格组成不对称的第一和第二拉钩,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手柄上。所述的拉钩宽l_8cm,长2_12cm。所述的拉钩宽2_4cm,长3_8cm。所述的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有四种型号,即1号、2号、3号和4号,4号拉钩宽 5-7cm,长8-10cm,3号、2号和1号拉钩的型号是将4号拉钩等比例缩小3/4、1/2和1/4。所述的4号拉钩宽6. 7cm,长9cm。所述的拉钩的受力杆中间加入至少一条横隔杆。所述的第三拉钩为一个中间具有卡槽的柔性金属板,通过旋钮固定在手柄上。所述的第三拉钩前端的两侧分别向上弯折制成卷边。所述的第三拉钩长30cm,宽2. 5-4cm,距离第三拉钩后端5cm处设有卡槽,卡槽长 13cm0所述的单向齿闸通过固定栓和支撑杆固定在第二手柄的手柄后端上,单向齿闸从第一手柄的手柄后端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本手术拉钩具有可调性,且可以根据手术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组装不同型号的拉钩,充分满足了不同手术的需要;2、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一次调好后稳定可靠,节省了手术人力;3、拉钩组织接触面光滑,调整使用过程不损伤周围组织;4、更换和调整拉钩只需由主刀或助手一人在手术台上于1分钟之内完成,无需帮助,十分方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手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第三拉钩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拉钩套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单向齿闸4.第一拉钩5.第二拉钩6.第三拉钩11.手柄前端12.手柄后端13.螺栓14.旋钮21.固定栓22.支撑杆61.第三拉钩前端 62.第三拉钩后端63.卡槽611.卷边41.固定杆42.受力杆43.横隔杆411.螺栓孔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由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单向齿间3、第一拉钩 4、第二拉钩5和第三拉钩6组成。请参照附图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手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拉钩4和第二拉钩5分别通过螺栓13固定在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手柄前端11上,拉钩可以绕螺栓13旋转,以便于手术时调整这两个拉钩的方向。 所述的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通过旋钮14固定在一起,可绕旋钮14转动,以便手术时改变拉钩的扩张大小,握紧手柄后端12,则手柄前端11的开口张大,并带动拉钩使得扩张范围增大。所述的单向齿闸3通过固定栓21和支撑杆22固定在第二手柄2的手柄后端12 上,单向齿闸3从第一手柄1的手柄后端12中穿过,支撑杆22的作用力使第一手柄1和单向齿间3能够卡住,通过单向齿间3、支撑杆22和腹壁回缩的张力可以保持拉钩扩张至一定大小后能够固定住,不会回缩。 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第三拉钩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三拉钩6为一个中间具有卡槽63的柔性金属板。所述的第三拉钩6长30cm,宽2. 5-4cm,由一块具有柔性的可弯折材料制成,使第三拉钩前端61能够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手工弯折,同时具有一定硬度,能够抵抗腹壁的压力,弯折后不会轻易回复原状。第三拉钩前端61的两侧分别向上弯折制成卷边611,使其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组织。第三拉钩6上距离第三拉钩后端62约5cm处设有卡槽63,卡槽63长13cm,宽度比旋钮14的直径略小,使用时,将旋钮14穿过卡槽63上直径略大处,调节好第三拉钩6的前后位置,旋紧旋钮14,即可将第三拉钩6与手柄部分固定在一起,通过旋钮14沿卡槽63的滑动,可以调节第三拉钩6方向的拉伸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拉钩4和第二拉钩5可以拆卸和更换,以满足不同病人和不同手术的需要。请参照附图4,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的拉钩套件示意图。所述的拉钩由固定杆41和受力杆42组成,受力杆42呈U型, 直接固定在固定杆41上或前端垂直于U型平面弯折90°后固定在固定杆41上,所述的固定杆41中间有一螺栓孔411,使用时将螺栓孔411与手柄前端11的螺栓孔对准,拧上螺栓 13,即可将拉钩与手柄相连。所述的拉钩宽l-8cm,长2-12cm。所述的第一拉钩4和第二拉钩5可以有四种型号,即1号、2号、3号和4号。4号拉钩宽5-7cm,长8-lOcm,3号、2号和 1号拉钩的型号是将4号拉钩等比例缩小3/4、1/2和1/4。所述的4号拉钩,因为宽度过宽, 为了防止组织从受力杆42的中间挤出,可在受力杆42中间加入两条横隔杆43,3号拉钩加入一条横隔杆43,2号和1号拉钩由于宽度较窄,不需要加入横隔杆43。手术时根据病人和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拉钩,第一拉钩4和第二拉钩5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使用时,将手术拉钩通过螺栓组装好,第一拉钩4和第二拉钩5放入切口中,通过握紧手柄后端12和扳动单向齿间3使得第一和第二拉钩张开,调节到手术需要的大小,向下弯折第三拉钩6使其前端具有可拉伸腹壁的钩状结构,通过旋钮14沿卡槽63的滑动调节第三拉钩6的位置,调节到手术视野需要的位置时,旋紧旋钮,即可在手术区域进行手术。手术拉钩可保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能持续保持一个优质的手术视野,且省去手持拉钩的手术助手。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由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单向齿间、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第三拉钩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可以根据其规格组成不对称的第一和第二拉钩,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手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宽l_8cm,长2-12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宽2-4cm,长3-8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有四种型号,即1号、2号、3号和4号,4号拉钩宽5-7cm,长8-lOcm,3号、2号和1号拉钩的型号是将4号拉钩等比例缩小3/4、1/2和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号拉钩宽6.7cm,长9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的受力杆中间加入至少一条横隔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拉钩为一个中间具有卡槽的柔性金属板,通过旋钮固定在手柄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拉钩前端的两侧分别向上弯折制成卷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拉钩长30cm,宽2.5-4cm, 距离第三拉钩后端5cm处设有卡槽,卡槽长13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齿间通过固定栓和支撑杆固定在第二手柄的手柄后端上,单向齿间从第一手柄的手柄后端中穿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对称可调式三叶手术拉钩,由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单向齿闸、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第三拉钩组成,所述的拉钩可以根据其规格组成不对称的第一和第二拉钩,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手柄上。其优点表现在本手术拉钩具有可调性,且可以根据手术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组装不同型号的拉钩,充分满足了不同手术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一次调好后稳定可靠,节省了手术人力;拉钩组织接触面光滑,调整使用过程不损伤周围组织;更换和调整拉钩只需由主刀或助手一人在手术台上于1分钟之内完成,无需帮助,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02GK202179568SQ20112005355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付尚希, 周梅生, 张雷, 王立明, 韩澍 申请人:上海长征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