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579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给予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双腔气囊小
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胃大部分切除、全胃切除、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等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经空肠进行肠内营养,以利术后恢复。目前使用的营养管有以下几种①带有重力锤的肠营养管,管路前端有多个钢珠或者钢柱,彼此连为一体,通过钢柱的重力作用便于将管路送到空肠,该种营养管柔韧性差,使用时很难通过鼻咽部和幽门;②复尔凯螺旋型肠营养管,一段具有记忆功能的螺旋状管道,可通过胃肠蠕动通过幽门进入空肠,该种营养管进入到空肠后由于体位的变化,易发生管路脱回到胃内,达不到空肠喂养的效果;③带有金属导丝的营养管在远端以丝线固定一个糖球,依靠肠蠕动将糖球向空肠远端,作为内固定,术后糖球的体积不可控制,大部分胃肠外科术后的患者肠内营养的时间较短,在需拔除空肠营养管时,糖球并未充分融化,在很多情况下糖球通过吻合口时有阻力,造成了拔管困难。强行拔管即对吻合口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上述因素都使我国肠内营养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受到很大限制,使之成为该技术领域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可以轻松地通过胃肠蠕动进入空肠,确保肠内营养的效果,减少病人痛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包括柔性软管,软管底部管壁上设有出液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囊管平行贯穿于所述管壁,囊管近端与注液口相通,囊管远端与球囊相通,球囊由弹性材质制成,球囊边缘密封附着于软管下部外壁,所述出液孔位于球囊近端管壁上。所述的软管内安装金属导丝。所述的球囊轴径长度为3 5cm。所述的球囊外壁中段固定有一环形加强筋。所述的环形加强筋为橡胶制成。所述的环形加强筋也可以为惰性金属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操作便利,管体细易弯曲,便于顺利地通过鼻咽部,通过幽门后灌注球囊,使其可以通过胃肠蠕动便捷的进入空肠;2、通过囊管向球囊灌注造影剂,有助于X射线下观察营养管停留位置;3、可以针对临床适应症不同要求,注入体积不同的液体,扩大了临床的使用范围。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柔性软管1,软管1底部管壁上设有出液孔2,有一囊管平行贯穿于所述管壁,囊管近端与注液口 3相通,囊管远端与球囊4相通,球囊4由弹性材质制成,球囊4边缘密封附着于软管1下部外壁,所述出液孔2位于球囊4近端管壁上。 所述的软管1内安装金属导丝5。置管成功后金属导丝5撤出。实施例1中的球囊4轴径长度为3cm,球囊4外壁中段固定有一橡胶制成的环形加强筋6。实施例2中的球囊4轴径长度为5cm,球囊4外壁中段固定有一惰性金属制成的环形加强筋6。操作流程如下常规营养管放置操作,当球囊4部已通过幽门时,通过注液口 3将显影剂或其他比重比较大的液体注入囊管以达到球囊4。球囊4随着压力而体积扩充,针对临床适应症不同要求,注入不同体积的液体。注入体积较少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液体集中在球囊4偏下水平;注入体积较多的液体,由于环形加强筋6的存在,球囊4呈现8样外观,如图1所示,增加重力的同时也不影响在肠道中的通行。需要拔掉营养管时,将球囊 4中的液体吸出,球囊4塌陷,可轻松拔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包括柔性软管,软管底部管壁上设有出液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囊管平行贯穿于所述管壁,囊管近端与注液口相通,囊管远端与球囊相通,球囊由弹性材质制成,球囊边缘密封附着于软管下部外壁,所述出液孔位于球囊近端管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内安装金属导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轴径长度为 3 5cm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外壁中段固定有一环形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加强筋为橡胶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加强筋为惰性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包括柔性软管,软管底部管壁上设有出液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囊管平行贯穿于所述管壁,囊管近端与注液口相通,囊管远端与球囊相通,球囊由弹性材质制成,球囊边缘密封附着于软管下部外壁,所述出液孔位于球囊近端管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操作便利,可以轻松地通过胃肠蠕动进入空肠,确保肠内营养的效果,减少病人痛苦。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1969174SQ20112006214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张朋飞, 王新伟 申请人:张朋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