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室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
技术背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做好手术线的摆放尤其重要,混乱无序的手术线摆放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配合。传统的手术线摆放方法为无菌手术单压线法,由于使用布质小单层层挤压,不便于术中添加,尤其由于布质小单的吸水作用,不利于保持手术线的湿度。传统的无菌手术单压线法制处置小手术方面是可行的,但在处置急重手术时,由于手术线需要量大,且术中需要频繁添加增补,问题就会显得尤为突出,影响手术的正常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包括有盒体、沟槽、弹珠、空腔、 上按钮、上凸起、手术线、绕线柱、下按钮和下凸起组成。盒体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长方形的结构,盒体的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上按钮,对应上按钮,在盒体的边壁内,设置有上凸起。在盒体的另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下按钮,对应下按钮,在盒体的边壁内,设置有下凸起。盒体的主体位置是空腔,在盒体内空腔的外端部,设置有绕线柱。在盒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有沟槽,沟槽的外边侧设置有弹珠。手术线放置在空腔内,手术线的外端饶过绕线柱,穿过沟槽延伸到盒体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盒体 2-沟槽3-弹珠4-空腔5-上按钮6-上凸起7-手术线8-绕线柱9-下按钮10-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包括有盒体1、沟槽2、弹珠3、空腔4、上按钮5、上凸起6、手术线7、绕线柱8、下按钮9和下凸起10组成。盒体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长方形的结构,盒体1的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上按钮5,对应上按钮5,在盒体1的边壁内,设置有上凸起6。 在盒体1的另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下按钮9,对应下按钮9,在盒体1的边壁内, 设置有下凸起10。盒体1的主体位置是空腔4,在盒体1内空腔4的外端部,设置有绕线柱 8。在盒体1内的另一端,设置有沟槽2,沟槽2的外边侧设置有弹珠3。手术线7放置在空腔4内,手术线7的外端饶过绕线柱8,穿过沟槽2延伸到盒体1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权利要求1.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盒体(1)是主体件,整体呈长方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盒体(1)的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上按钮(5),对应上按钮(5),在盒体(1)的边壁内,设置有上凸起(6);在盒体(1)的另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下按钮(9),对应下按钮(9),在盒体(1)的边壁内,设置有下凸起(10);盒体(1)的主体位置是空腔,在盒体(1)内空腔(4)的外端部,设置有绕线柱(8);在盒体(1)内的另一端,设置有沟槽0), 沟槽⑵的外边侧设置有弹珠⑶;手术线(7)放置在空腔⑷内,手术线(7)的外端饶过绕线柱(8),穿过沟槽(2)延伸到盒体⑴外。
专利摘要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包括有盒体、沟槽、弹珠、空腔、上按钮、上凸起、手术线、绕线柱、下按钮和下凸起组成。盒体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长方形的结构,盒体的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上按钮,对应上按钮,在盒体的边壁内,设置有上凸起。在盒体的另一侧边壁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下按钮,对应下按钮,在盒体的边壁内,设置有下凸起。盒体的主体位置是空腔,在盒体内空腔的外端部,设置有绕线柱。在盒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有沟槽,沟槽的外边侧设置有弹珠。手术线放置在空腔内,手术线的外端饶过绕线柱,穿过沟槽延伸到盒体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室使用的手术线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2027642SQ20112011045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宋建梅, 贾志 申请人:宋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