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热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88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热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温热治疗仪。
背景技术
通常,一边按摩或用指压等按压人体的预定部位即穴位部分,一边对所述部位施加刺激时,穴位得到按摩,使与这些穴位有关的细胞组织和脏器的血液循环顺畅,借此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的健康,并且能发挥缓解肌肉痛等疲劳症状。可是当接受如上所述的按摩和指压时,目前必须请专门学习过按摩或指压的人士,价格昂贵,而且一般要上门拜访这些专业人士,非常不便,在家里需要这种服务就显得不太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热治疗仪,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按摩服务,随时随地,不受限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热治疗仪,包括带有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及支撑该加热装置的支柱部分,以及支撑并固定前述支柱的基座。所述支柱内设有电源及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电源向加热装置供电;所述支柱部分设有软管结构,所述软管连接加热装置,这样方便连接不同位置或不同高度的加热装置,方便治疗。进一步,所述软管的前端部设置螺母,借助于所述螺母将软管与加热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柱下部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与支柱接触部位设置紧固件;所述基座做成扁平圆形的圆顶形状,其中央部具有用于安装上述连接座的向内凹的长槽部分。所述加热装置的发热体是与人体穴位直接接触的部分,通过发热及微振对穴位按摩。进一步,所述发热体的外围设置椭圆形盖,所述椭圆形盖上设置反射板,用于反射发热体放出的热量,减少其它方向的热量散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各部分可分割,加热装置的位置可随意调节,且发热体可直接由装置内的电源提供电力,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1、发热体,02、椭圆形盖,03、反射板,1、加热装置,2、支柱,3、基座,31、长槽,4、软管,5、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参看图1,一种温热治疗仪,包括带有发热体01的加热装置1及支撑该加热装置1 的支柱2,以及支撑并固定前述支柱2的基座3。支柱2的宽度小于基座3,便于基座3稳定整个装置。加热装置1的发热体01的外围设置椭圆形盖02,所述椭圆形盖02上设置反射板 03,用于反射发热体放出的热量,减少其它方向的热量散失。支柱2上部设有软管结构,所述软管4连接加热装置1的底部,这样方便连接不同位置或不同高度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1的底部设置螺栓,软管4的前端部设置螺母,通过所述螺母及螺栓连接软管4与加热装置1 ;支柱2内设有电源及导线,所述导线从软管4内部穿过后连接加热装置1,通过所述电源向加热装置1供电;支柱2的下部设置连接座5,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连接座5的宽度较支柱2稍长一些,连接座5的长度较基座3的纵向宽度稍短一些。基座3做成扁平圆形的圆顶形状,其中央部具有用于安装上述连接座5的内凹的长槽31,这样只需将连有加热装置1的支柱2通过连接座5直接放入基座3的长槽31内即组合成一个温热治疗仪,不使用时,也方便拆卸。图中所示,基座3与其上的支柱2及连接座5是分离的,它们是可分割的结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温热治疗仪,包括带有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有电源及导线的支柱,以及支撑并固定所述支柱的基座;所述支柱部分设有软管结构,通过所述软管连接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外围设置椭圆形盖,椭圆形盖内侧设有反射热量的反射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下部设置连接座, 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中央部具有用于安装上述连接座的内凹的长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热治疗仪,它包括可分割的带有发热体的加热装置,以及支撑所述加热装置的支柱,与支柱卡合连接的基座。所述支柱的上部设置软管结构,方便连接不同位置或不同高度的加热装置;所述支柱内设有电源及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电源向加热装置供电;所述支柱下部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与支柱接触部位设置紧固件;所述基座的中央部设有用于安装上述连接座的长槽部分。本实用新型各部分可拆卸,连接组合方便,加热装置的位置及高度可随意调节,且发热体可直接通过装置内的电源提供电流。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096436SQ20112011103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9日
发明者兰燕, 段君洪, 金锐 申请人:南宁市中新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