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01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将靠垫在支撑单元上进行前、后伸缩调整及限位的移动,使本实用新型与轮椅结合作为扶手使用时,达到较佳便利性的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轮椅上的扶手结构,通常是直接固设在轮椅的两侧,以供使用者作为靠持或起身时施力使用;但是由于该扶手固定设置在轮椅的两侧,使其无法根据一般使用者的体型及相关需求进行扶手的调整,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不便及困扰。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以便使使用者可将扶手的靠垫进行前、后伸缩调整及限位的移动,而达到较佳的便利性,将是本实用新型想要积极揭露的地方。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借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以期望达到与轮椅结合作为扶手使用时,可将扶手的靠垫进行前、后伸缩滑动及限位的移动,而达到较佳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其凭借卡掣部与顶推单元的配合,使靠垫在支撑单元上进行前、后伸缩滑动及限位的移动,进而达到与轮椅结合作为扶手使用时具有较佳的便利性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包含具有直杆及横杆的支撑单元,该横杆至少一侧活动设置有多个卡掣部;与支撑单元活动结合的靠垫,其一面设有活动跨设在横杆上的滑槽,且该靠垫的一侧具有与滑槽连通的定位孔,该定位孔通过靠垫的移动而与适当处的卡掣部对应;以及活动设置在定位孔中的顶推单元,其可与适当处的卡掣部对应抵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在结合轮椅作为扶手使用时,可将扶手的靠垫进行前、后伸缩滑动及限位的移动,而达到较佳的便利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1图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靠垫卡掣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靠垫解除卡掣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靠垫移动状态图。[0014]主要组件符号ij[0015]1支撑单元[0016]11直杆[0017]111组接孔[0018]12横杆[0019]121容置槽[0020]13卡掣部[0021]131弹性组件[0022]132限位梢[0023]2靠垫[0024]21滑槽[0025]22定位孔[0026]3顶推单元[0027]31推杆[0028]32按压部[0029]33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第1图 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至少包含一个支撑单元1、一个靠垫2以及一个顶推单元3。上述支撑单元1至少包括一个直杆11、一个设于直杆11 一端的横杆12、及多个活动设置在横杆12至少一侧的卡掣部13,其中该直杆11上设有多个组接孔111,该横杆12 至少一侧设有多个可容置卡掣部13的容置槽121,而各卡掣部13至少具有一个设置在容置槽121内的弹性组件131、及一端抵靠在弹性组件131上且另一端延伸出容置槽121的限位梢 132。该靠垫2与支撑单元1活动结合,其一面设有活动跨设在横杆12上的滑槽21,且该靠垫2的一侧具有与滑槽21连通的定位孔22,该定位孔22通过靠垫2的移动而与适当处的卡掣部13对应。该顶推单元3活动设置在靠垫2的定位孔22中,且可与适当处的卡掣部13对应抵靠,其中该顶推单元3至少包括一个设置在定位孔22中并可抵靠限位梢132的推杆31、 一端与推杆31抵接且另一端延伸出靠垫2 —例的按压部32、及一套设在推杆31上且两端分别抵靠在定位孔22底部与按压部32底面的弹性组件33。请参阅图4至图6,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靠垫卡掣状态图、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靠垫解除卡掣状态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靠垫移动状态图。如图所示当使用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可将至少两个支撑单元1利用其直杆11上的组接孔111配合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轮椅的两侧(图未示出),作为扶手使用;而在未调整的状态下,该卡掣部13的限位梢132前端利用弹性组件131的弹力卡掣在靠垫2的定位孔22 中,而其后端则位于横杆12的容置槽121中,让靠垫2限位在横杆12的适当处上,当使用者因起身或进行其它动作而需要调整该靠垫2的位置时,可直接按压该顶推单元3的按压部32,使该按压部32推动推杆31并压缩弹性组件33,将该推杆31顶推在该限位梢132的前端,使该推杆31缩入容置槽121中并压缩弹性组件131,使该限位梢132离开靠垫2的定位孔22,此时,使用者即可将该靠垫2前、后移动并放开按压部32,使限位梢132抵靠在滑槽21的侧壁面上,让靠垫2以其滑槽21在横杆12上进行前、后伸缩滑动,待靠垫2移动至预定位置处时,即可使该横杆12上所设另一卡掣部13的限位梢132前端利用弹性组件 131的弹力卡掣于定位孔22中,而限位梢132的后端则位于横杆12的容置槽121中,将靠垫2调整至适当处后可再次限位在横杆12上,由此完成靠垫2的调整及限位的移动,使本实用新型结合在轮椅上作为扶手使用时,具有较佳的便利性。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以新颖性和创造性而言,本实用新型凭借卡掣部与顶推单元的配合,使靠垫在支撑单元上进行前、后伸缩滑动及限位的移动,进而达到与轮椅结合作为扶手使用时具有较佳的便利性的效用; 就实用性而言,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衍生的产品,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然而熟知本项技术的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该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视为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单元,其至少包括直杆、设置在直杆一端的横杆、及多个活动设置在横杆至少一侧的卡掣部;靠垫,其与支撑单元活动结合,其一面设有活动跨设在横杆上的滑槽,且该靠垫的一侧具有与滑槽连通的定位孔,该定位孔通过靠垫的移动而与适当处的卡掣部对应;以及顶推单元,其活动设置在靠垫的定位孔中,且可与适当处的卡掣部对应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直杆上设有多个组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横杆至少一侧设有多个可容置卡掣部的容置槽,而各卡掣部至少具有设置在容置槽内的弹性组件、及一端抵靠在弹性组件上且另一端延伸出容置槽的限位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推单元至少包括设置在定位孔中的推杆、一端与推杆抵接且另一端延伸出靠垫一侧的按压部、及套设在推杆上且两端分别抵靠在定位孔底部与按压部底面的弹性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其包含具有直杆及横杆的支撑单元,该横杆至少一侧活动设置有多个卡掣部;与支撑单元活动结合的靠垫,其一面设有活动跨设在横杆上的滑槽,且该靠垫的一侧具有与滑槽连通的定位孔,该定位孔通过靠垫的移动而与适当处的卡掣部对应;以及活动设置在定位孔中的顶推单元,其可与适当处的卡掣部对应抵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椅扶手的调整结构,可让使用者通过卡掣部与顶推单元的配合,将靠垫在支撑单元上进行前、后伸缩调整及限位的移动,使本实用新型与轮椅结合作为扶手使用时,达到较佳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A61G5/10GK202086694SQ20112013125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黄淳义 申请人:台湾安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