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疗颈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0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熏疗颈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熏疗颈垫。
背景技术
中药熏疗是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利用中草药独特的药物和热蒸汽的熏疗来治疗各种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目前,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办公室人或伏案工作的人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一般症状主要是颈肩疼痛,部分会出现头痛和胳膊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里不能握物可自觉下落;头颈部活动受限,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起偏头痛或眩晕,部分人群可摔倒;脖子僵直、发硬;一侧面部发热、出汗;有些病人出现下肢僵凝,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等,人们在痛苦之余,通常会用吃药、打针来减缓症状,但这样常吃药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或者经常到到按摩院按摩以减轻疼痛,但费用昂贵,并且还没时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利用熏疗来治疗颈椎病的产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的中药熏疗颈垫。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熏疗颈垫,其特征在于设有颈垫和恒温控制仪,颈垫上端设有盛药水的凹槽和注水孔,注水孔与凹槽相连通,凹槽上方设有支撑膜,下底面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恒温控制仪相连接,支撑膜固定在颈垫上,对应凹槽的支撑膜上设有出汽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颈垫1、恒温控制仪2、凹槽3、注水孔4、支撑膜5、出汽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中药熏疗颈垫,其特征在于设有颈垫1和恒温控制仪2,颈垫1上端设有盛药水的凹槽3和注水孔4,注水孔4与凹槽3相连通,凹槽3上方设有支撑膜5,下底面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恒温控制仪2相连接,支撑膜5固定在颈垫1上,对应凹槽3 的支撑膜5上设有出汽孔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熬制的中药水经注水孔4注入凹槽3内,将颈垫1放置在床头,颈部枕在上面,头部可用枕头垫着,按动恒温控制仪2,颈垫1内的发热体开始发热,凹槽3内的药水在发热体的加热开始蒸发,冒出的蒸汽经支撑膜5上的出汽孔6溢出,开始熏蒸颈部,熏蒸至15-20分钟即可,当熏蒸完毕,关闭恒温控制仪2即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
等优点。
权利要求1. 一种中药熏疗颈垫,其特征在于设有颈垫和恒温控制仪,颈垫上端设有盛药水的凹槽和注水孔,注水孔与凹槽相连通,凹槽上方设有支撑膜,下底面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恒温控制仪相连接,支撑膜固定在颈垫上,对应凹槽的支撑膜上设有出汽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熏疗颈垫,其特征在于设有颈垫和恒温控制仪,颈垫上端设有盛药水的凹槽和注水孔,注水孔与凹槽相连通,凹槽上方设有支撑膜,下底面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恒温控制仪相连接,支撑膜固定在颈垫上,对应凹槽的支撑膜上设有出汽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2078517SQ20112015032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毕晓杰, 王敦庆, 王海波, 隋明秀 申请人: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