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眼镜配戴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045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隐形眼镜配戴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形眼镜佩戴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隐形眼镜配戴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隐形眼镜方便和美观的独特优点日益凸显,配戴隐形眼镜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有很多隐形眼镜配戴者都有一个困扰着他们的问题——配戴隐形眼镜程序繁琐同时难以保证卫生情况,这主要是配戴方法和配戴仪器不恰当所致。目前大部分配戴者仍然是用手直接配戴,长时间容易带来卫生隐患等一系列问题,非常不利于眼部健康,重症者会引起角膜感染。于是需要设计一款更为合理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有效的缩短配戴时间同时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隐形眼镜配戴工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包括棒身,棒身上端连接有一体或分体托头,托头的上表面为凹面。进一步说,棒身为弯折状。更一步说,所述的弯折为120°夹角。更一步说,所述的棒身连有握柄。更一步说,握柄的两侧面为凹面。[0011]更一步说,所述握柄侧面凹面与棒身弯折形成的平面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产品造价低,易于投入生产,实用性极强,能够满足隐形眼镜消费者便捷、卫生配戴隐形眼镜的需求,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主体为棒型结构,棒头处连接橡胶托头,棒尾部为与棒身连体的凹面握柄。手持凹面握柄,将隐形眼镜放在托头上,撑开眼睛,就可以把隐形眼镜送到眼球表面。托头为弧形结构,首先十分贴合隐形眼镜,能够将其拖住,但同时又创造比隐形眼镜更为深的弧度,使得不会将隐形眼镜完全吸在其中,从而当隐形眼镜接触到眼睛后易于与托头分离。棒身上方三分之一处形成一个60°的弯曲,这样使得使用者配戴隐形眼镜时手在
3眼睛下方,不会阻碍镜子中光的反射,可以更为舒适轻松的捕捉眼部影像。这样就易于使用者观察隐形眼镜与配戴工具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及时调整好位置顺利配戴成功舒适的凹面握柄设计,使得食指与拇指能够稳固的拿住工具,极大的减小了产生滚动和滑落情况发生的可能。本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包括棒身1,棒身1上端连接有一体或分体托头2,托头2的上表面为凹面。棒身1为弯折状。所述的弯折为120°夹角。所述的棒身1连有握柄3。 握柄3的两侧面为凹面。所述握柄3侧面凹面与棒身1弯折形成的平面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托头2为软质橡胶。主要采用无毒软性塑料为制作材料,并同时配合软质橡胶为托头材料。材料的舒适度使得本配戴工具在不易变形的基础上,能够有小幅度的柔韧空间, 不会因使用者用力不勻而导致眼部损伤。材料的安全卫生也将是控制的重点,本配戴工具采用无毒的材料,在加工时也会进行多道灭菌程序,从而将有效的避免细菌的残留和滋生,为使用者把好卫生关。市场上的棒体一般不易于精巧的手持姿势,而独特的完美贴合食指与拇指凸面的凹面握柄设计,极大的减小了产生滚动和滑落情况发生的可能。在“人体工程学”相关理论中,可以发现操作设备与身体的位置、角度将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及操作的便捷度。该模型中的60°弯曲角度的设计就迎合了人体眼部与脸颊的位置,使得托头接触眼镜而不易接触脸颊部位。同时,较以往的配戴工具而言,独特的弯曲设计带来舒适的配戴角度。尤其是避免了在配戴时直棒型的工具会阻挡配戴视线的重大缺陷。克服了这一缺陷,就使得易于使用者观察隐形眼镜与配戴工具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及时调整好位置、顺利配戴成功。从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配戴操作不方便的重要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棒身(1),棒身(1)上端连接有一体或分体托头O),托头O)的上表面为凹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棒身(1)为弯折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位于距上端1/3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为120°夹角。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棒身(1)连有握柄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握柄(3)的两侧面为凹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3)侧面凹面与棒身 (1)弯折形成的平面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头(2)为软质橡胶。
专利摘要一种隐形眼镜配戴工具,包括棒身,棒身上端连接有一体或分体托头,托头的上表面为凹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产品造价低,易于投入生产,实用性极强,能够满足隐形眼镜消费者便捷、卫生配戴隐形眼镜的需求,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A61F9/00GK202211783SQ20112023574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塔娜, 娜仁 申请人:塔娜, 娜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