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复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94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生儿呼吸复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帮助新生儿恢复呼吸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心率低于100 次/分钟、伴血氧饱和度下降的一种严重而常见的病理现象;若反复发生呼吸暂停或缺氧超过一分钟则有可能直接导致脑损伤,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故容易发生呼吸暂停, 必须及时处理。目前,紧急处理呼吸暂停的方法是要恢复足够的通气,反复对患儿进行外周干预,刺激呼吸;可采取摇动、捏耳、轻弹足底、托背呼吸、放置水囊床垫等具体措施。通过上述紧急处理虽然能够使80—90%的患儿恢复规律的自主呼吸,但存在操作用力不均、动作强弱不等、劳动强度大、抢救效率低等缺陷。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抢救效果好、效率高、用力和动作幅度均勻的新生儿呼吸复苏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心电监护仪、通过导气管与该心电监护仪连通的充气软垫。在充气软垫的表面固定有软垫;充气软垫为心电监护仪血压充气袖带。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利用普通心电监护仪的自动充气功能对充气软垫进行定时充气和放气来促使新生儿胸廓均勻、充分运动,实现了以机械替代人工托背呼吸;不仅消除了人工护理用力不均、动作强弱不同、规律性差等缺陷,而且还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充气软垫1 软垫2 通过导气管3 心电监护仪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心电监护仪4通过导气管3与充气软垫1连通。为了避免新生儿滑动、移位,可在充气软垫1的表面固定一层软垫2,该软垫可以是尺寸大于充气软垫1的海绵垫或棉垫。为了简便,充气软垫1可采用与心电监护仪配套使用,用于测量血压的血压充气袖带。使用时,将新生儿平卧于充气软垫1上,暴露胸部、清洁皮肤、安装电极;设置心电监护仪4的充气和放气时间、压力等参数,然后按下启动键。心电监护仪4通过自带的气泵对充气软垫1进行自动充气直至达到预定的压力,然后心电监护仪4按照预设的时间逐渐放气;如此反复循环即可辅助新生儿胸廓作均勻、充分的运动,从而达到改善呼吸不规率的目的。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还同时兼具普通心电监护仪所特有的监测心电、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功能;具有一机两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心电监护仪(4)、通过导气管(3)与该心电监护仪连通的充气软垫(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呼吸复苏仪,其特征在于在充气软垫(1)的表面固定有软垫(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生儿呼吸复苏仪,其特征在于充气软垫(1)为心电监护仪血压充气袖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仪,属于医疗设备;旨在提供一种抢救效果好、效率高、用力和动作幅度均匀,帮助新生儿恢复呼吸的辅助装置。它包括心电监护仪(4)、通过导气管(3)与该心电监护仪连通的充气软垫(1)。本实用新型以机械替代人工托背呼吸,不仅消除了人工护理用力不均、动作强弱不同、规律性差等缺陷,而且还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帮助新生儿复苏呼吸的辅助装置。
文档编号A61H31/00GK202146425SQ20112025366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何晓玲 申请人:何晓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