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取样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153阅读:1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体取样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体取样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内窥镜下的活体取样。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取样钳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病人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组织,再对夹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诊病症。内窥镜活组织取样因其创伤小,检查方便已成为常规的内窥镜检查手段。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取样钳主要由钳头组件、拉索、弹簧外管及手柄组成。钳头组件存在挂钩式(如图1)及四连杆式(如图2 )等连接机构。拉索由不锈钢钢丝绳制作,为降低钢丝绳与弹簧外管内壁间摩擦阻力,采用拉索与弹簧外管间衬套铁氟龙套管的方法,但现有的铁氟龙管生产工艺很难保证其内外径尺寸精度,使取样钳于临床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钳头开合不灵活的现象,加大了医生的操作难度,增加了取样时间,从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且使用铁氟龙套管存在价格较高、生产工艺复杂、工效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钳头开合灵活的活体取样钳。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体取样钳,包括钳头组件、手柄组件、弹簧外管和拉索,钳头组件由钳头、钳头架、连接机构组成,手柄组件由滑环、芯杆、手环组成,对接管和拉索位于弹簧外管内,钳头组件中的连接机构与对接管一端连接,对接管另一端与拉索一端连接,拉索另一端与滑环连接,弹簧外管一端与钳头架连接,弹簧外管另一端与芯杆连接,拉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拉索的表面具有光滑的塑料涂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拉索表面存在一层光滑的塑料涂层,可有效降低开合钳头过程中拉索与弹簧外管内壁间的摩擦阻力,使得钳头开合灵活,给医生操作提供便利, 缩短取样时间,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相比采用铁氟龙套管的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为挂钩式连接机构的钳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四连杆式连接机构的钳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广3所示,一种活体取样钳,包括钳头组件、手柄组件、弹簧外管9和拉索8,钳头组件由钳头1、钳头架2、连接机构3组成,手柄组件由滑环4、芯杆5、手环6组成,对接管 7和拉索8位于弹簧外管9内,钳头组件中的连接机构3与对接管7 —端连接,对接管7另一端与拉索8 —端连接,拉索8另一端与滑环4连接,弹簧外管9 一端与钳头架2连接,弹簧外管9另一端与芯杆5连接,拉索8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拉索8的表面具有光滑的塑料涂层。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经过包塑的拉索8 一端与钳头组件中连接机构3相连,另一端与滑环4相连,拉索 8在弹簧外管9内,弹簧外管9的一端与钳头架2相连,另一端与芯杆5相连。推、拉滑环4 带动拉索8,拉索8带动连接机构3动作,连接机构3带动钳头组件上的两个左右对称的钳头1实现开合,从而起到夹取人体组织的作用。拉索8表面存在一层光滑的塑料涂层,可有效降低开合钳头过程中包塑拉索8与弹簧外管9内壁间的摩擦阻力。
权利要求1. 一种活体取样钳,包括钳头组件、手柄组件、弹簧外管(9)和拉索(8),钳头组件由钳头(1)、钳头架(2)、连接机构(3)组成,手柄组件由滑环(4)、芯杆(5)、手环(6)组成,对接管(7)和拉索(8)位于弹簧外管(9)内,钳头组件中的连接机构(3)与对接管(7)—端连接, 对接管(7)另一端与拉索(8) —端连接,拉索(8)另一端与滑环(4)连接,弹簧外管(9) 一端与钳头架(2)连接,弹簧外管(9)另一端与芯杆(5)连接,其特征在于拉索(8)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拉索(8)的表面具有光滑的塑料涂层。
专利摘要一种活体取样钳,包括钳头组件、手柄组件、弹簧外管和拉索,钳头组件由钳头、钳头架、连接机构组成,手柄组件由滑环、芯杆、手环组成,对接管和拉索位于弹簧外管内,钳头组件中的连接机构与对接管一端连接,对接管另一端与拉索一端连接,拉索另一端与滑环连接,弹簧外管一端与钳头架连接,弹簧外管另一端与芯杆连接,拉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拉索的表面具有光滑的塑料涂层。本实用新型由于拉索表面存在一层光滑的塑料涂层,可有效降低开合钳头过程中拉索与弹簧外管内壁间的摩擦阻力,使得钳头开合灵活,给医生操作提供便利,缩短取样时间,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相比采用铁氟龙套管的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1B10/06GK202191315SQ20112025877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叶晓程, 周勇, 杨凯来 申请人: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