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20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输液滴管。
背景技术
输液是由指使用输液器持续而稳定地将注射液输入静脉,使注射液进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常见输液器上的输液滴管一般由进液管、滴管体和出液管构成。该输液滴管在使用时会有下面两个情况1.输液时,滴管上端存在气体,而输液过程一般时间较长,可能因为患者不小心而将滴管倾斜;2.输液结束后,可能因医护人员疏忽而没有及时关闭输液器或拔出针头。一旦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则空气可能会从滴管上端通过输液管进入人体静脉形成气栓从而造成对患者的严重危害。故此医护人员、输液者或输液者家属均需对输液过程进行小心监护,增加了输液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有效防止滴管中空气进入人体内的输
液滴管。它包括进液管、滴管体、出液管,滴管体内设置有轻质浮球,其密度低于注射液,直径大于滴管体的内半径而小于滴管体的内径,进液管与滴管体上端相连通,出液管与滴管体下端相连通并延伸到滴管体中,出液管在滴管体内呈“之”字型折叠且其朝上的开口呈倒锥形,开口的内径略小于轻质浮球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出液管延伸入滴管体内并呈“之”字型折叠,故此在输液时,当滴管不小心处于倾斜状态时,能使出液管保持液封状态,防止空气进入人体,当输液完成后,轻质浮球能自动封闭出液管开口,同样防止空气进入人体。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设计了滴管体1,进液管2与滴管体1上端相连通,出液管3与滴管体1下端相连通并延伸到滴管体1中,出液管3延伸到滴管体1内的部分呈 “之”字型折叠且其朝上的开口呈倒锥形,滴管体1内设置有轻质浮球4。当输液器处于滴液过程时,轻质浮球4可浮于液面上,当输液器停止滴液时,轻质浮球4会随着液面下降最终下沉堵住出液管3的倒锥形开口,使出液管3下端保留有液体但不能流通,从而保证空气不进入人体。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液管、滴管体、出液管,滴管体内设置有轻质浮球,进液管与滴管体上端相连通,出液管与滴管体下端相连通并延伸到滴管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浮球的密度低于注射液,直径大于滴管体的内半径而小于滴管体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延伸到滴管体内的部分呈“之”字型折叠且其朝上的开口呈倒锥形,开口的内径略小于轻质浮球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滴管,它包括进液管、滴管体、出液管,滴管体内设置有轻质浮球,其密度低于注射液,直径大于滴管体的内半径而小于滴管体的内径,进液管与滴管体上端相连通,出液管与滴管体下端相连通并延伸到滴管体中,出液管在滴管体内呈“之”字型折叠且其朝上的开口呈倒锥形,开口的内径略小于轻质浮球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输液时,当滴管不小心处于倾斜状态时,能使出液管保持液封状态,防止空气进入人体,当输液完成后,轻质浮球能自动封闭出液管开口,同样防止空气进入人体。
文档编号A61M5/36GK202185005SQ20112030075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李妙青, 潘慕文, 罗琳虹 申请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