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26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左心室辅助血泵,通过将左心室的血液输送到动脉血管,帮助心脏左心室实现泵血功能。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通过人工血管,与动脉连接成通路。由于接驳的血管位于胸腔,选用的人工血管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在胸腔内受脏器的挤压下不易塌陷。针对左心室辅助血泵的特殊应用环境,存在两个技术问题1)由于胸腔内空间狭小,因此植入胸腔对左心室辅助泵的尺寸与形状具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左心室辅助血泵尺寸过大或整体形状不够紧凑,植入后会对周围器官,尤其是心脏和隔膜造成挤压,增加术后并发症,从而降低手术成功率。而多数可植入胸腔的左心室辅助血泵,其出口连接机构的长度均较大,一般20mm 以上,出口连接机构为硬质件,不能像人工血管一样可以随意弯曲,因此该尺寸较大会直接导致占用很多空间。2)左心室辅助血泵的植入位置,及与之接驳的动脉的位置,导致了人工血管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尤其是在靠近泵出口管的一段有较大的弯曲,且又因为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管为硬质件,导致了人工血管在接口段极易塌陷。人工血管的塌陷造成血液流道的不平滑,在该位置形成血栓(微小的凝固血块), 血栓随着血液流到各个脏器如大脑,肝脏等。当流经脏器的毛细血管时,血栓会将毛细血管堵死,最终会导致该处的组织坏死。比如血栓流入大脑,造成中风;血栓流入肝脏,肝脏上会出现组织坏死的白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包括血泵,所述血泵的出口管与人造血管连接,所述人工血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管外径,所述人工血管套接与所述出口管上,所述卡箍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管的外径,所述人造血管通过卡箍固定于血泵的出口管上,人造血管外套设有加强套管,所述加强套管包括圆管状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为医用植入级材料制得的交错均布的孔隙结构,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有一医用植入级别硅胶类软质护套,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二端连接于卡箍上,以固定加强套管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卡箍均布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至少两个卡扣,与凸起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卡箍均布有三个凸起,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二端开设有三个卡扣,与凸起配合连接。[0012]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一端上均布有至少两个孔口,所述护套上均布有与孔口配合的凸点。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二端由至少两片卡片及一卡槽组成,所述卡片上开设有卡扣,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箍的连接部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二端由均布的五片卡片及一卡槽组成,间隔的卡片上开设有与卡箍上凸起配合的卡扣,所述卡片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箍的连接部的宽度,在卡扣连接于卡箍的凸起上时,卡箍的连接部置于卡槽内。优选地,所述血泵的出口管的长度小于10mm,所述卡箍的宽度为3mm-7mm,泵出口管管口做倒圆角。优选地,所述血泵的出口管的管口位置设置有用于加强固定卡箍位置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直径大于卡箍内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以下几方面1、人工血管通过卡箍与血泵出口管连接、加强套管套接在卡箍上的卡入连接形式,以及加强套管在血泵出口管端部即可弯曲,使得整个泵的出口更加紧凑,有利于泵在胸腔内的植入。2、加强套管均为交错分布的孔隙结构,使得其具有很好的弯折性,在提高人造血管的抗压性能时,不会影响到人造血管的正常延伸和收缩。3、加强套管与泵出口管(卡箍)的多片卡入连接形式可以应付过度的弯折,因此连接可靠,同时安装操作方便简单。4、加强套管端部的护套采用医用植入级别的硅橡胶材料,具有很好的柔软性,避免了弯折过度时加强套管的边缘压入使人工血管凹陷。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泵出口爆炸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护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套管本体的第一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血泵出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造血管加强套管,如图1所示,所述人造血管5通过卡箍 4固定于血泵6的出口管61上,所述加强套管套设于人造血管5上,并通过连接卡箍4固定其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套管包括套设在人造血管5外的圆管状套管本体1,所述套管本体1为医用植入级材料制得的交错均布的孔隙结构,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由于套管本体1在人造血管5外,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作用,所以需要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得;而由于其需要随着人造血管的弯折而变形,需要一定的柔性,故在套管本体1上设置为交错均布的空隙结构,实现了任意方向和大角度的弯曲,所述空隙可以设置为细长条形。由于加强套管需要弯折,而其套管本体1的材质相对比较有硬度,如果在弯折过程中,碰到人造血管5,长期过程中,套管本体1的第一段容易对人造血管5造成损伤,影响人造血管5的功能。为避免这一情况,如图3-7所示,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一端10连接有一医用植入级别硅胶类软质护套2。具体的,通过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一端10上均布的孔口 12,和护套2上均布有与孔口 12配合的凸点20进行护套2与套管本体1的连接。所述卡箍4均布三个凸起40,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11开设有与凸起40配合的三个卡扣30。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11通过卡扣30连接于卡箍4上,加强套管的位置便可得到固定。卡片31作为与卡箍4的连接端,尺寸短,小于IOmm即可,而且连接方便、 牢固,即使是在弯曲较大(90度)时,连接端也不会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由均布的五片卡片31及一卡槽32组成,卡扣 30间隔的开设在卡片31上,这样使得卡片31上的应力分布均勻,可缩短轴向尺寸,能够加大其弯折的幅度。同时,为了更好的装配,每个卡片31之间设置有间隙301,这样,使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11的径向尺寸有所延展,有利于套接。所述卡槽32的宽度与卡箍40的连接部41的宽度相当,在卡扣30连接于卡箍4的凸起40上时,卡箍4的连接部41正好置于卡槽32内。所述血泵6的出口管61的长度小于10mm,所述卡箍4的宽度为3mm-7mm,这样使得连接长度足够短,可大幅降低出口处占用的空间,对植入胸腔、避免挤压膈肌有帮助。为降低血栓在管口处形成的几率,泵出口管61管口位置倒圆角。所述血泵6的出口管61的管口位置设置有用于加强固定卡箍4位置的环形凸起611,所述环形凸起611的直径大于卡箍4内径。卡箍4在未箍紧时,与出口管61之间露出的缝隙在Imm以内,箍紧后缝隙更小,以避免箍紧后从此处漏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如图6所示,对于弯曲半径小,弯角大的情况下,加强套管仍能保持截面形状不变形,保护出口管位置人工血管5免受挤压,使之不易塌陷,人工血管5在其内仍能延伸和收缩。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包括血泵(6),所述血泵(6)的出口管(61)与人造血管(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 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管(61)外径,所述人工血管( 套接与所述出口管(61)上,所述卡箍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管的外径,所述人造血管( 通过卡箍(4)固定于血泵(6)的出口管(61)上,人造血管( 外套设有加强套管,所述加强套管包括圆管状套管本体(1),所述套管本体(1)为医用植入级材料制得的交错均布的孔隙结构,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一端(10)连接有一医用植入级别硅胶类软质护套O),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11)连接于卡箍(4)上,以固定加强套管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均布有至少两个凸起(40),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11)开设有至少两个卡扣(30),与凸起GO)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均布有三个凸起(40),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二端(11)开设有三个卡扣(30),与凸起00) 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1)的第一端(10)上均布有至少两个孔口(12),所述护套( 上均布有与孔口(12)配合的凸点(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⑴的第二端(11)由至少两片卡片(31)及一卡槽(32)组成,所述卡片(31)上开设有卡扣(30),所述卡槽(32)的宽度大于所述卡箍GO)的连接部Gl)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⑴的第二端由均布的五片卡片(31)及一卡槽(32)组成,间隔的卡片(31)上开设有与卡箍(4)上凸起00)配合的卡扣(30),所述卡片(31)之间设置有间隙(301),所述卡槽 (32)的宽度大于所述卡箍GO)的连接部Gl)的宽度,在卡扣(30)连接于卡箍⑷的凸起 (40)上时,卡箍(4)的连接部Gl)置于卡槽(3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6) 的出口管(61)的长度小于10mm,所述卡箍(4)的宽度为3mm-7mm,泵出口管(61)管口做倒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6) 的出口管(61)的管口位置设置有用于加强固定卡箍(4)位置的环形凸起(611),所述环形凸起(611)的直径大于卡箍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机构,包括血泵,所述血泵的出口管与人造血管连接,所述人工血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管外径,所述人工血管套接与所述出口管上,所述卡箍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管的外径,所述人造血管通过卡箍固定于血泵的出口管上,人造血管外套设有加强套管,所述加强套管包括圆管状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为交错均布的孔隙结构,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有一硅胶类软质护套,所述套管本体的第二端连接于卡箍上,以固定加强套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出口更加紧凑,有利于泵在胸腔内的植入。具有很好的弯折性,在提高人造血管的抗压性能时,不会影响到人造血管的正常延伸和收缩。
文档编号A61M1/12GK202223620SQ20112032433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吴文广, 姚凌飞, 张亦柯, 杨朋, 王玉, 陈琛, 马云善 申请人:苏州同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