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464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图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心电图检查通常采用心电图机、导联线、弧形固定装置内侧的导电片与被检查者相连,即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相连,形成心电曲线。肢体导联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左臂、左腿。操作时,检查医师将导联线端的弧形装置绑在被检查者左右臂和左足踝,当大量人员进行集中体检时,操作者极易产生腰部疲劳过度,造成职业损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心电图体检工作者工作时动作幅度和频度,减轻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包括弧形托架、导电片和滑槽,导电片设置在弧形托架内侧,弧形托架与滑槽相连接,滑槽设置在心电图床对应肢体位置。所述弧形托架通过销轴、弹簧与固定夹相连,固定夹经拉线与脚控开关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适应于大量人员集中体检,本装置固定在心电图床上,能减少体检医务工作者的动作的频度和幅度,减轻劳动强度,避免职业损伤。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带固定夹的弧形托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弧形托架2-导电片3-滑槽4-心电图床5-销轴6_弹簧7_固定夹8-拉线9-脚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弧形托架1、导电片2和滑槽3,导电片2设置在弧形托架1内侧,弧形托架1与滑槽3相连接,滑槽3设置在心电图床4对应双臂手腕、双腿足踝的位置,导电片2经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相连。弧形托架1为薄片状,弧度与肢体测试部位弧度吻合,滑槽3可调整弧形托架1 上下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体检者。体检者暴露相应部位,主动将双前臂和双足踝放置在弧形托架的导电片2上,心电图操作者只需将胸前检测电极固定在胸壁相应位置即可开始心电图操作。 见图3,弧形托架1通过销轴5、弹簧6与固定夹7相连,固定夹7经拉线8与脚控开关9相连。体检者暴露相应部位后,心电图操作者踩脚控开关9使固定夹7张开,体检者将双前臂和双足踝放在弧形托架的导电片2后,心电图操作者松开脚控开关9,固定夹7自动收紧,这样能增加皮肤与电极的接触紧密度,工作人员只需固定胸前检测电极后即可开始心电图操作。
权利要求1.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托架、导电片和滑槽,导电片设置在弧形托架内侧,弧形托架与滑槽相连接,滑槽设置在心电图床对应肢体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托架通过销轴、弹簧与固定夹相连,固定夹经拉线与脚控开关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图肢体导联固定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托架、导电片和滑槽,导电片设置在弧形托架内侧,弧形托架与滑槽相连接,滑槽设置在心电图床对应肢体位置。所述弧形托架通过销轴、弹簧与固定夹相连,固定夹经拉线与脚控开关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适应于大量人员集中体检,本装置固定在心电图床上,能减少体检医务工作者的动作的频度和幅度,减轻劳动强度,避免职业损伤。
文档编号A61B5/0408GK202288279SQ20112032881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日
发明者刘玉伟, 徐彦, 朴宇 申请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