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62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理疗技术领域的一种熏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
背景技术
熏蒸太空舱因有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燃脂减肥及促进新代谢等作用,逐渐受到广大人群青睐。然则习见蒸熏太空舱受限于其体积,不便于收纳,故而应用范围仍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易于展开和收纳,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包括底板和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舱罩均是由两个以上可叠合的板状组件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所述舱罩下端与底板环绕连接形成舱状结构,而在收纳状态下,构成所述舱罩和底板的组件依次叠合形成层状结构。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舱罩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侧板,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由两个以上可叠合的板状组件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对称设置,且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下端分别与底板上相对的两侧边缘连接,而其上端相互接合,所述侧板底端与底板连接,其上部分别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位于同一侧的边缘连接。更为优选的,所述舱罩的横向截面呈弧线形结构。所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接合处,侧板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接合处,以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中相互配合的板状组件的接合处均设有拉链。所述底板和/或舱罩中的至少一个板状组件的内侧连接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经温控元件与电源连接。所述底板和/或舱罩中的至少一个板状组件内含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经温控元件与电源连接。所述加热元件优选采用碳晶板。所述舱罩的一侧设有可供人体自由出入的开口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熏蒸太空舱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使其可在不用时快速折叠,达成收纳极小化的目的,而在使用时,通过上下牵引或侧向牵引等方式,使叠合的各组件快速展开和组合,形成舱状结构,极为方便快捷;再者,通过采用碳晶板等具有红外线热幅射的材料作为加热元件,更可起到保健养生之功效。

图I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Ib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由收纳状态初步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Ic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由收纳状态完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加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由展开状态渐变为应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应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若干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Ia 图2b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该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包括底板和舱罩,该底板和舱罩均是由两个以上可叠合的板状组件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所述舱罩下端与底板环绕连接形成舱状结构,而在收纳状态下,构成该舱罩和底板的组件依次叠合形成层状结构。该舱罩的一侧还可设有供人体自由出入的开口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舱罩可包括一第一组件、一第二组件和一侧板3,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由可叠合的板状组件201、202及211和212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对称设置,且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下端分别与底板上相对的两侧边缘连接,而其上端相互接合,所述侧板3底端与底板连接,其上部分别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位于同一侧的边缘连接。该底板则由可叠合的板状组件11、12接合形成。前述舱罩优选采用具有弧线形横向截面的结构。进一步的,前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接合处,侧板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接合处,以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中相互配合的板状组件的接合处均设有拉链。亦即,板状组件201与202,211与212,201与211,202与212,以及202、212与3之间可均通过拉链接
口 O参阅图la,该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在收纳时系为由多个板状组件叠合形成的层状结构。参阅图lb,通过按照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分别牵引相应板状组件,即可逐渐将该熏蒸太空舱自收纳状态展开,直至完全展开形成图Ic所示的平面结构。参阅图加,将完全展开的熏蒸太空舱中的板状组件201与202通过拉链接合,板状组件202与3接合,板状组件211与212接合,板状组件212与3接合,板状组件201与 211接合,板状组件202与212接合,即可形成图2b所示的可即时应用的熏蒸太空舱。因此,由图la_2b及前述内容可以看到,该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易于展开和收纳,且收纳时占用空间极小,易于存放和运输。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构成底板和舱罩的板状组件可采用木材、塑料、防水布料、金属等材料或其组合制成。为达成加热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熏蒸太空舱中还应设有加热组件,其可采用习见的电热丝、电热膜等,但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具有远红外线发射能力的碳晶板。所述加热组件可为一个或多个,其可连接设置在前述板状组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上,亦可包埋设置于该等板状组件中。特别是若采用碳晶板作为加热组件,则前述板状组件的全部或部分可直接由碳晶板形成,并以布料、木料、塑料等绝缘包覆。若采用多个加热元件,则这些加热元件可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设置,并经一温控元件(如热电偶等)与电源连接,以此令温度更为可控。另及,在电路结构中还可添加设置保险丝等过载保护装置,以保障该熏蒸太空舱的使用更为安全。[0030]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但在不背离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之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包括底板和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舱罩均是由两个以上可叠合的板状组件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所述舱罩下端与底板环绕连接形成舱状结构,而在收纳状态下,构成所述舱罩和底板的组件依次叠合形成层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罩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侧板,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由两个以上可叠合的板状组件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对称设置,且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下端分别与底板上相对的两侧边缘连接,而其上端相互接合,所述侧板底端与底板连接,其上部分别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位于同一侧的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罩的横向截面呈弧线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接合处,侧板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接合处,以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中相互配合的板状组件的接合处均设有拉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或舱罩中的至少一个板状组件的内侧连接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经温控元件与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或舱罩中的至少一个板状组件内含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经温控元件与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优选采用碳晶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罩的一侧设有可供人体自由出入的开口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红外线熏蒸太空舱,包括底板和舱罩,所述底板和舱罩均是由两个以上可叠合的板状组件接合形成,在应用状态下,所述舱罩下端与底板环绕连接形成舱状结构,而在收纳状态下,构成所述舱罩和底板的组件依次叠合形成层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熏蒸太空舱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使其可在不用时快速折叠,达成收纳极小化的目的,而在使用时,通过上下牵引或侧向牵引等方式,使叠合的各组件快速展开和组合,形成舱形结构,极为方便快捷;再者,通过采用碳晶板等具有红外线热幅射的材料作为加热元件,更可产生保健养生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N5/06GK202223763SQ2011203308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秦秀芬 申请人:秦秀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