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92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
技术背景现有按摩器等保健器材,已是司空见惯的产品,主要以电机为动力,经传动机构或者蜗轮箱变速后,驱动按摩头,达到对人体按摩的功能,这一成熟的方案也大量运用于足浴盆上。足浴盆结构大体包括内、外盆、安装在内外盆空腔内的电机、传动机构和转轴,转轴穿过内盆底部,并在转轴上固定有按摩头,转轴与内盆底部枢设有水密封装置,藉其达到防水目的。此类足浴盆,只针对足底按摩,再者,一般也只设一对按摩头,处于脚底足弓部;又由于足浴盆不可能做的很大,较长的双脚很难在盆内前后移动,故只能对足弓部进行按摩,按摩区域窄。如何扩大按摩范围,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采用双头输出轴电机,既带动内盆底按摩头动作, 同时又能驱动设在内盆上沿按摩头动作的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包括内盆、 外盆、电机、传动机构和定位在转轴上的按摩头;电机和传动机构安装在内盆与外盆形成的空腔中,带按摩头的转轴安装在内盆底部,转轴与电机经传动机构形成传动连接,其特征是双头带输出轴的电机安装在内盆与外盆的空腔中,下输出轴与安装在内盆底部的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内盆底中部凸起的前鼻间设有水密封装置;上输出轴与安装在内盆上沿的第二转轴传动连接,该第二转轴上带有按摩头。利用设在内盆上沿的按摩头,可对小腿进行按摩,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述连接转轴与电机下输出轴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与下输出轴轴接的蜗杆、与蜗杆配合的蜗轮、固定在蜗轮轴上的初级皮带轮和固定在转轴上的次级皮带轮,初级皮带轮与次级皮带轮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利用一级皮带传动,可使竖立在空腔中的电机输出,延伸至内盆底的中部,满足足弓部的按摩之需。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按摩头,在该按摩头的前后部分别并排有一从动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在近前鼻端分别固定有齿轮,从动按摩头端部的齿轮与按摩头端部的齿轮相啮合;内盆两侧与前鼻两侧间分别设有对应的轴座槽,从动按摩头两端分别活动定位在轴座上,借助该轴座嵌入在所述的内盆一侧和前鼻一侧的轴座槽内定位;转轴两端部活动定位在轴座上,借助该轴座嵌入在内盆两侧的轴座槽内定位;所述的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均为辊式按摩头。利用内盆两侧和前鼻两侧的轴座槽,用以定位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解决装配问题,而从动按摩头的设立,扩大了足脚的按摩范围。所述前鼻外侧设有一前鼻盖,该前鼻盖能遮罩在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端部的齿轮外。保护两脚,避免脚部触及该齿轮。所述连接第二转轴与电机上输出轴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与上输出轴轴接的蜗杆、与蜗杆配合的蜗轮,第二转轴固定在蜗轮上。采用简洁的一级变速,体积更紧凑。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按摩头,第二转轴的两端部活动定位在轴套上,所述的轴套嵌设在内盆上沿预留的定位槽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双头输出轴的电机,且竖立安装在内盆与外盆的空腔中,不占用盆底空间,其一端输出轴驱动内盆底的按摩头,另一端驱动内盆上沿的按摩头,能同时对足底和小腿进行按摩,而且内盆底部采用三排按摩头设计,可扩大对足底部的按摩区域, 大大提高按摩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0011]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2]图1足浴盆立体分解示意图[0013]图2足浴盆剖面示意图[0014]图3足浴盆内盆底部示意图[0015]图4电机与按摩头关系示意图[0016]其中[0017]1-内盆 11--前鼻 12-水密封装置[0018]13-轴座槽14-前鼻盖2-外盆[0019]3-电机31-下输出轴32-上输出轴[0020]4-传动机构41-蜗杆42-蜗轮[0021]5-转轴50-第二转轴51-初级皮带轮[0022]52-次级皮带轮53-皮带[0023]6-按摩头61-从动按摩头62-齿轮[0024]63-轴座6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包括内盆1、外盆2、电机 3、传动机构4和定位在转轴5上的按摩头6 ;电机3和传动机构4安装在内盆1与外盆2 形成的空腔中;其中双头带输出轴的电机3竖立安装在内盆1与外盆2的空腔中,下输出轴 31与安装在内盆1底部的转轴5传动连接;连接转轴5与电机下输出轴31间的传动机构 4,包括与下输出轴31轴接的蜗杆41、与蜗杆41配合的蜗轮42、固定在蜗轮42轴上的初级皮带轮51和固定在转轴5上的次级皮带轮52,初级皮带轮51与次级皮带轮52间通过皮带 53传动连接,如图2和图3。如图3和图4,转轴5与内盆1底中部凸起的前鼻11间设有水密封装置12 ;转轴 5两端分别安装有按摩头6,在该按摩头6的前后部分别并排有一从动按摩头61 ;所述按摩头6和从动按摩头61,在近前鼻端分别固定有齿轮62,从动按摩头61端部的齿轮62与按摩头6端部的齿轮62相啮合,以此将按摩头6上的动力传递给从动按摩头61,形成联动关系;内盆1两侧与前鼻11两侧间分别设有对应的轴座槽13,从动按摩头61两端分别活动定位在轴座63上,借助该轴座63嵌入在所述的内盆1 一侧和前鼻11 一侧的轴座槽13内定位;转轴5两端部活动定位在轴座63上,借助该轴座63嵌入在内盆1两侧的轴座槽13内定位;所述的按摩头6和从动按摩头61均为辊式按摩头。前鼻11外侧设有一前鼻盖14, 该前鼻盖14能遮罩在按摩头6和从动按摩头61端部的齿轮62外,避免旋转的齿轮刮擦到双脚。 再参照图1至图4,电机3的上输出轴32与安装在内盆1上沿的第二转轴50传动连接,连接第二转轴50与电机3上输出轴32间的传动机构4,包括与上输出轴32轴接的蜗杆41、与蜗杆41配合的蜗轮42,第二转轴50固定在蜗轮42上。第二转轴50两端分别安装有按摩头6,第二转轴50的两端部活动定位在轴套64上,所述的轴套64嵌设在内盆1 上沿预留的定位槽中。第二转轴50两端带有按摩头6,也可复制内盆的做法,增加从动按摩头,以使扩大对小腿部的按摩。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包括内盆、外盆、电机、传动机构和定位在转轴上的按摩头;电机和传动机构安装在内盆与外盆形成的空腔中,带按摩头的转轴安装在内盆底部,转轴与电机经传动机构形成传动连接,其特征是双头带输出轴的电机安装在内盆与外盆的空腔中,下输出轴与安装在内盆底部的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内盆底中部凸起的前鼻间设有水密封装置;上输出轴与安装在内盆上沿的第二转轴传动连接,该第二转轴上带有按摩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其特征是连接转轴与电机下输出轴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与下输出轴轴接的蜗杆、与蜗杆配合的蜗轮、固定在蜗轮轴上的初级皮带轮和固定在转轴上的次级皮带轮,初级皮带轮与次级皮带轮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其特征是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按摩头,在该按摩头的前后部分别并排有一从动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在近前鼻端分别固定有齿轮,从动按摩头端部的齿轮与按摩头端部的齿轮相啮合;内盆两侧与前鼻两侧间分别设有对应的轴座槽,从动按摩头两端分别活动定位在轴座上,借助该轴座嵌入在所述的内盆一侧和前鼻一侧的轴座槽内定位;转轴两端部活动定位在轴座上,借助该轴座嵌入在内盆两侧的轴座槽内定位;所述的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均为辊式按摩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其特征是前鼻外侧设有一前鼻盖,该前鼻盖能遮罩在按摩头和从动按摩头端部的齿轮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其特征是连接第二转轴与电机上输出轴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与上输出轴轴接的蜗杆、与蜗杆配合的蜗轮,第二转轴固定在蜗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其特征是第二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按摩头,第二转轴的两端部活动定位在轴套上,所述的轴套嵌设在内盆上沿预留的定位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小腿按摩的电动足浴盆,包括内盆、外盆、电机、传动机构和定位在转轴上的按摩头;电机和传动机构安装在内盆与外盆形成的空腔中,带按摩头的转轴安装在内盆底部,转轴与电机经传动机构形成传动连接,其特征是双头带输出轴的电机安装在内盆与外盆的空腔中,下输出轴与安装在内盆底部的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内盆底中部凸起的前鼻间设有水密封装置;上输出轴与安装在内盆上沿的第二转轴传动连接,该第二转轴上带有按摩头。利用设在内盆上沿的按摩头,可对小腿进行按摩,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2283221SQ2011203572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粤闽 申请人:王进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