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18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ー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革肖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ー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比如泌尿科,对人体相关部位内部进行检查或微创手术吋,不仅经常要使用内窥镜,同时也可能需要一些手术器械同时进入人体与内窥镜配合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镜鞘。授权公告号为CN100569175C的中国专利披露了ー种一次性膀胱检查镜鞘,该方案提供了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入人体内部进行诊疗的双通道镜鞘结构,窥镜腔道前端以透明可视保护片封闭,在使用时,内窥镜装入窥镜腔道,内窥镜目镜端应与窥镜腔道封闭前端无限制贴近,但是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可能会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从而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透明可视保护片掉落的窥镜腔道前端带有限位台的内窥镜镜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所述窥镜腔道前端为开放式开ロ,开ロ设有环形限位台,在窥镜腔道前端临近限位台的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的透明可视保护片。进ー步,所述窥镜通道前端外表面呈隆起的圆弧形。进ー步,所述透明可视保护片与窥镜腔道的轴向方向呈20°、60°、78°或90°的角度。进ー步,所述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进一歩,所述环形限位台与窥镜腔道前端开ロ周边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首先,由于窥镜腔道前端设有限位台,从而避免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的情况,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其次,窥镜通道前端外表面呈隆起的圆弧形设计可以避免插入人体时造成意外伤害,透明可视保护片的角度可适用于多种视向角的内窥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窥镜腔道2、限位台3、透明可视保护片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ー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由各自独立的窥镜腔道I和器械通道组成的鞘管,窥镜腔道I前端为开放式开ロ,开ロ设有环形限位台2,作为本实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环形限位台2最简单易行的设置方法是与窥镜腔道I前端开ロ周边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作为本实例的另ー种实施方式,如果本实用新型不特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话,环形限位台2也可以采用焊接和胶合方式与窥镜腔道I前端开ロ周边连接。在窥镜腔道I前端临近限位台2的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I的透明可视保护片3,限位台2的内径略小于透明可视保护片3的外径,使得当透明可视保护片3脱离窥镜腔道掉落吋,限位台2可以有效的挡住透明可视保护片3,防止透明可视保护片3掉落到患者体内。进ー步,窥镜通道I前端外表面呈隆起的圆弧形的设计 可以避免插入人体时造成意外伤害;透明可视保护片3与窥镜腔道I的轴向方向呈多种角度,作为本实例的几个优选方式分为20°、60°、78°或90°等,这样可适用于多种视向角的内窥镜。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I),其特征在于所述窥镜腔道(I)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2),在窥镜腔道⑴前端临近限位台(2)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I)的透明可视保护片(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窥镜通道(I)前端外表面呈隆起的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可视保护片(3)与窥镜腔道(I)轴向方向20°、60°、78。或90°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台(2)与窥镜腔道(I)前端开口周边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窥镜腔道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在窥镜腔道前端临近限位台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窥镜腔道前端设有限位台,从而避免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的情况,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
文档编号A61B1/012GK202386666SQ20112036202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4日
发明者张鹰, 黎信怡 申请人: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