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73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颈椎疾病领域,经常会用到医用医用可调发热线直接贴敷在患者病痛处来消炎镇痛,但是往往存在效果不够理想。如何在消炎镇痛的功效基础上还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起到治疗和预防颈源性头晕,头痛成为本发明的重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本发明能起到消炎镇痛,舒经通络的功能,及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包括颈套和与颈套相连的搭攀,所述的颈套内侧贴有医用可调发热线,颈套内侧底部安装有电极片;且所述的颈套与低频电磁脉冲仪相连。所述的低频电磁脉冲仪通过电线分别于医用可调发热线和磁性电极片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及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包括颈套1和与颈套1相连的搭攀2,所述的颈套1内侧贴有医用可调发热线3(低压电发热),颈套1内侧底部安装有电极片5 ;且所述的颈套1与低频电磁脉冲仪4(发出低频脉冲磁场)相连。所述的低频电磁脉冲仪4通过电线分别于医用可调发热线3和磁性电极片5连接。使用时,将颈套1套在颈部后侧,利用搭攀2固定,使医用可调发热线3刚好位于颈椎处,并将颈套1上的磁性电极片5对应人双侧的大杼风门穴位置(属于太阳膀胱经)。本实施例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的医用可调发热线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而磁性电极片的设置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利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进行临床实验可知本发明具有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详见实验数据表1-6,表1-6为对6个经检查患有二支动脉痉挛的病人进行使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前的临床表现和使用4-8周后的临床表现对照表。其中椎动脉(左)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48cm/s ;椎动脉(右)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48cm/s ;基底动脉收缩峰速正常值为50-70cm/s,平均流速 31-51cm/s。其中表1患者女,年龄37 ;表2患者男,年龄37 ;表3患者女,年龄56 ;表4患者女,年龄35 ;表5患者女,年龄40 ;表6患者男,年龄41。表中1为轻度,2为微重度,3为重度。由表1-6可见,表1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明显好转;表2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3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表4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 4-8周后治愈;表5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6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详见实验数据表7-11,表7-11为对5个经检查患有动脉痉挛和舒张同时存在的病人进行使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前的临床表现和使用4-8周后的临床表现对照表。其中椎动脉(左)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48cm/s ;椎动脉(右) 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48cm/s ;基底动脉收缩峰速正常值为50-70cm/ s,平均流速31-51cm/s。其中表7患者女,年龄60 ;表8患者男,年龄34 ;表9患者女,年龄 40 ;表10患者女,年龄55 ;表11患者男,年龄65。由表7-11可见,表7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明显好转;表8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9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0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 4-8周后治愈;表11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详见实验数据表12-15,表12-15为对4个经检查患有二支椎动脉,一支椎基底动脉(二支椎动脉汇入一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进行使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前的临床表现和使用4-8周后的临床表现对照表。其中椎动脉(左)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48cm/s ;椎动脉(右)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 28-48cm/s ;基底动脉收缩峰速正常值为50-70cm/s,平均流速31-51cm/s。其中表12患者女,年龄60 ;表13患者男,年龄45 ;表14患者男,年龄55 ;表15患者男,年龄35。由表12-15可见,表12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_8周后治愈;表13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4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5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详见实验数据表16-20,表16-20为对5个经检查患有二支椎动脉,一支椎基底动脉(二支椎动脉汇入一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进行使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前的临床表现和使用4-8周后的临床表现对照表。其中椎动脉(左)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48cm/s ;椎动脉(右)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 28-48cm/s ;基底动脉收缩峰速正常值为50-70cm/s,平均流速31-51cm/s。其中表16患者男,年龄46 ;表17患者女,年龄47 ;表18患者女,年龄40 ;表19患者男,年龄40 ;表20患者男,年龄M。由表16-20可见,表16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_8周后治愈;表17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8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9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表20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 表 权利要求1.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包括颈套(1)和与颈套(1)相连的搭攀(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颈套(1)内侧贴有医用可调发热线(3),颈套(1)内侧底部安装有电极片(5);且所述的颈套(1)与低频电磁脉冲仪(4 )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电磁脉冲仪(4)通过电线分别与医用可调发热线(3)和磁性电极片(5)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包括颈套和与颈套相连的搭攀,所述的颈套内侧贴有医用可调发热线,颈套内侧底部安装有电极片;且所述的颈套与低频电磁脉冲仪相连。本实用新型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N2/04GK202289231SQ2011203886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登安 申请人:刘登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