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090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镜附件,特别是一种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消化内镜的应用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使消化系统疾病的微创诊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消化内镜开展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内镜附件在诊治过程中,越来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快速、准确、顺利的完成镜下诊疗,减少因附件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本不该发生的并发症、熟练地操作内镜附件是当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确保消化内镜诊断治疗高效、准确,减少创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在内镜附件上面做上标记后,内镜下的诊疗操作方便容易,为诊疗过程中的准确、精细操作,提供了便利;缩短了操作附件时的时间,提高了内镜附件到达内镜钳子管道开口处准确度,减少了诊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包括内镜附件,内镜附件设有细线,细线构成内镜附件的标记。细线为黑色外科缝线。本实用新型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特别适用于正在出血,大量胆汁潴留或梗阻病变引起排空差等视野不清的情况下,在消化内镜插入管外就间接知道内镜附件的头端在内镜钳子管道内所处的位置,不必担心在诊疗过程中附件插入过快、过长可能引起的黏膜损伤、出血甚至穿孔等并发症,提高了使用内镜附件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内镜附件上面做标记,既不损伤内镜附件,也能随内镜附件进行消毒,同时可以随时更换,简单容易,临床实用。采取同一个内镜医生、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内镜下取活检结果测试内镜附件准确到达内镜先端部的钳子开口处平均所需时间,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组为4s,而未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组则为大于20s,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作为标记用的细线为黑色外科缝线,取材方便简单,可以随时更换,便于消毒。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化内镜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包括内镜附件1内镜附件1设有细线2,细线2构成内镜附件的标记。[0012]细线2为黑色外科缝线。把内镜附件1从内镜钳子管道开口处插入,直达消化内镜3前端部的活检、吸引通道开口处,当内镜附件1前端恰好处在消化内镜3端部的钳子开口处时,在内镜附件1上该位置处用黑色5号外科缝线打结做好标记。所述内镜附件1包括活检钳,细胞刷、圈套器、注射针、喷洒管等。
权利要求1.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包括内镜附件(1),其特征在于内镜附件(1)设有细线 (2),细线(2)构成内镜附件的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线(2)为外科缝线。
专利摘要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包括内镜附件,内镜附件设有细线,细线构成内镜附件的标记,细线为黑色外科缝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标记的消化内镜附件,在内镜附件上面做上标记后,内镜下的诊疗操作方便容易,为诊疗过程中的准确、精细操作,提供了便利;缩短了操作附件时的时间,提高了内镜附件到达内镜钳子管道开口处准确度,减少了诊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012GK202313232SQ20112043232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代俊, 周华, 周明东, 张漫红, 辛刘娜, 郑东萍, 陈同姣 申请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