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卡式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34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K卡式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灸疗器,具体涉及一种K卡式灸疗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灸疗器多为手持式或者用带子捆绑;里面的温度不能调节;容易烫伤皮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使用时间长后卫生条件不好;药物在开放空间燃烧利用率不好,大部分药效浪费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轻巧使用方便、温度可调,药物离皮肤的距离可以调节,有效防止烫伤、底部采用医用胶布粘贴在身上,不用手或带子固定,使用者可以随便活动,可以将药物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空间,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解决低成本方便固定药条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K卡式灸疗器,包括具有一个上密封顶面的上筒体、下筒体、底盖及医用双面胶,其中,上筒体为具有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活动扣合,上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上筒体排气通孔,下筒体的侧壁上部设有下筒体排气通孔,下筒体的侧壁下部设有下筒体进气通孔,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下筒体下部内设有嵌入底盖的下筒体内凹台;底盖底部内设有嵌入药片的底盖内凹台;医用双面胶设置在底盖底部,在上述上筒体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筒状固定药条的药条固定支架,药条固定支架包括有环形阵列布置的四根连接上筒体上密封顶面的侧壁肋筋和具有弹性的向内折曲的铰链卡,铰链卡通过铰链对应铰链连接在肋筋的内侧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K卡式灸疗器,在使用时,先将上筒体从下筒体上拔下,将圆柱形状的药条从下往上,卡入药条固定支架的具有弹性的铰链卡上,因为药条固定支架包括有环形阵列布置的四根连接上筒体上密封顶面的侧壁肋筋和具有弹性的向内折曲的铰链卡,铰链卡通过铰链对应铰链连接在肋筋的内侧面上,利用具有弹性的向内折曲的铰链卡的自身弹性来固定药条,药条固定支架侧壁采用连接上筒体上密封顶面的肋筋能避开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不影响通孔和K卡式灸疗器内部之间的贯通。点燃药条并将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采用铰链卡的自身弹性来固定药条的方式,一方面结构简单,能从上下多处固定稳药条,另外一方面能降低制作成本,也能起到方便固定药条的作用。由于上筒体为具有一个上密封顶面的具有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上远离上密封顶面的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扣合,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这样的结构,既能平面旋转调节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的贯通面积,可以控制燃烧量,从而控制内部温度的高低;又能将上筒体相对下筒体的位置进行沿筒体中心轴线上下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固定药条的位置高低,通过提升上筒体可以控制燃烧的药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皮肤烧伤;且由于底盖底部设置有医用双面胶,不用手或带子固定,使用者可以随便活动,可以将药物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空间,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考虑到筒体内壁的锡箔可以有效的隔热,避免温度的流失,还可以有效防止筒体以外燃烧,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内壁上附有锡箔。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卡式灸疗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完全贯通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部分贯通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上筒体相对下筒体的位置进行沿筒体中心轴线向上调节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卡式灸疗器实施例未卡紧状态时的沿筒体中心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卡式灸疗器实施例卡紧状态时的沿筒体中心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卡式灸疗器,包括具有一个上密封顶面13的上筒体1、下筒体2、底盖3及医用双面胶4,其中,上筒体1为具有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1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2筒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活动扣合,上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上筒体排气通孔12,下筒体2的侧壁上部设有下筒体排气通孔 22,下筒体2的侧壁下部设有下筒体进气通孔23,上筒体排气通孔12与下筒体排气通孔22 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下筒体2下部内设有嵌入底盖3的下筒体内凹台 24 ;底盖3底部内设有嵌入药片6的底盖内凹台34 ;医用双面胶4设置在底盖3底部,上筒体1和下筒体2内壁上附有锡箔纸8,在上述上筒体1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筒状固定药条5 的药条固定支架7,药条固定支架7包括有环形阵列布置的四根连接上筒体上密封顶面的侧壁肋筋71和具有弹性的向内折曲的铰链卡72,铰链卡72通过铰链73对应铰链连接在侧壁肋筋71的内侧面上。安装和使用步骤先将上筒体1从下筒体2上拔下,将圆柱形状的药条5,沿着图5 中的箭头方向从下往上运动,圆柱形状的药条5带动铰链卡72围绕铰链73旋转,然后卡入固定在具有弹性的向内折曲的铰链卡72上,达到如图6所示上下同时都卡紧的状态,点燃药条5,然后将上筒体1与下筒体2扣合。然后把药片6嵌入底盖内凹台34内,贴上医用双面胶4。通过旋转上筒体1,调整上筒体排气通孔12和下筒体排气通孔22的相对位置(如图2、图3所示),控制燃烧量,从而控制内部温度的高低;还可以通过提升上筒体1可以控制燃烧的药条5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从而避免皮肤烧伤;筒体内壁的锡箔8 可以有效的隔热,避免温度的流失,还可以有效防止筒体以外燃烧;底盖3底部粘有环形医用双面胶4,粘贴在人的身体上,底盖3有小孔,热量和药物可以通过这些小孔作用于人体; 底盖内凹台34根据不同病症放置不同药片6,使疗效达到最佳。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均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K卡式灸疗器,包括具有一个上密封顶面的上筒体、下筒体、底盖及医用双面胶,其中,上筒体为具有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活动扣合,上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上筒体排气通孔,下筒体的侧壁上部设有下筒体排气通孔,下筒体的侧壁下部设有下筒体进气通孔,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下筒体下部内设有嵌入底盖的下筒体内凹台;底盖底部内设有嵌入药片的底盖内凹台;医用双面胶设置在底盖底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筒体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筒状固定药条的药条固定支架,药条固定支架包括有环形阵列布置的四根连接上筒体上密封顶面的侧壁肋筋和具有弹性的向内折曲的铰链卡,铰链卡通过铰链对应铰链连接在肋筋的内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K卡式灸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内壁上附有锡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K卡式灸疗器,一种K卡式灸疗器,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底盖及医用双面胶,其中,上筒体为具有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活动扣合,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下筒体下部内设有嵌入底盖的下筒体内凹台;底盖底部内设有嵌入药片的底盖内凹台;医用双面胶设置在底盖底部,在上述上筒体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筒状固定药条的药条固定支架,药条固定支架侧壁为连接上筒体上密封顶面的肋筋,肋筋的内侧面固定有内弧形的具有弹性的固定片,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用方便、有效防止烫伤、使用者可以随便活动,能将药物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空间,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314298SQ2011204370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皮永生 申请人:重庆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