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式金属骨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10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母式金属骨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引起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所用的髓内固定的金属骨针。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儿童成骨不全症的发病率很低,使得这种罕见病的治疗在当前很少有人关注,而针对这种专门患者群体骨骼骨折和畸形治疗使用的骨科器械更是少之又少。现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的骨折和畸形矫正没有专门的骨科器械,大多还是使用一种常规治疗骨折的老式器械=RUSH钉和普通的金属骨针,而RUSH钉和普通的金属骨针只是一种治疗成年人骨折的老式内固定器械,适应症也很有限,并不适合用于成骨不全症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的治疗。常规的RUSH钉和金属骨针不仅固定不稳,操作不便,无法完成专业器械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而且RUSH钉带钩的尾部留滞在骨外,极其容易造成软组织磨破而外露,使得术后感染的风险加大。其他普通的金属骨针因为不是专为成骨不全症设计的器械,很难安装在这种特殊患者的骨折或截骨后的骨髄腔内,手术的操作难度很大,所以完全不适应这种成骨不全症骨折和畸形患者的治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器械的所有不足,提供ー种专门治疗成骨不全症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的子母式金属骨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子针和母针所组成子针包括子针的圆锥形尖头、子针的圆柱形主体、子针尾部的环形沟槽、子针尾部的螺纹杆和圆柱头;母针包括母针的头部螺纹孔、母针的圆柱形主体和母针尾部的圆头。其中子针的螺纹杆和圆柱头的长度总和要小于母针头部螺纹孔的深度;子针尾部的螺纹杆的外螺纹与母针头部的螺纹孔的内螺纹是采用标准的螺纹配合。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子母式组合结构,子针与母针既能组合成为一体又能够实现两针分离;而且两针粗细一致,两者结合过渡圆滑,没有台阶,没有凸凹不平,使得组合后的两针呈为整个一体,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骨髓内进退容易,不会因为两针之间的接ロ而造成多余的阻力。2、本发明是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患者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而设计,它克服了现有RUSH钉的钉尾外露和普通金属骨针安装复杂的许多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患者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的子母式金属骨针。3、本发明的子针头部呈锥形尖角,既能容易地进入并在骨骼髓腔内顺行,也能按照需要轻易地穿刺出骨骼,方便地引导整个骨针进出。4、本发明的子针尾部的环形沟槽能够在X光射线下,使术者清楚地看到子针尾部在骨骼中的位置,同时也能轻易地确定出母针在骨骼中的位置。5、上述独特的结构和巧妙地设计,也使子针和母针的组合与分离变得容易和简单,这大大减少了子针和母针在髓内安装时间和取出子针的时间,从而也大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手术感染的风险,使得整个手术具有简单易行,实用可靠的操作性。

图I :子母式金属骨针结构示意图;图2 :子针结构示意图;图3:母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一种子母式金属骨针,主要由子针(图2)和母针(图3) 组成。包括子针子针的头部(1-1)是ー种圆锥体的尖头,子针的主体(I)是ー种圆柱杆;在子针尾部设有ー圈环形沟槽(1-2);在子针尾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杆(1-3)和无螺纹的短短的圆柱头(1-4)。母针在母针主体轴线上设有一定深度的螺纹孔(2-1);母针的主体(2)是ー种圆柱体;母针的尾部是光滑的圆头(2-2)。子针尾部的螺纹杆的外螺纹(1-3)和母针头部螺纹孔的内螺纹(2-1)螺纹匹配;使用时,先将母针与子针通过螺纹连接,做到首尾相接,组成一体。子针(I)起到刺穿、引导和定位作用,子针(I)引导母针(2)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将子针⑴旋松后与母针⑵分离,再把子针⑴取出,母针⑵留在骨髄腔内起到支撑和固定骨折两段骨骼的作用。总之。本实用新型利用螺纹连接原理,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定位准确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ー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以胫骨畸形矫正手术为例手术中,首先将弯曲变形的骨骼,在最弯处人工截断,然后选择合适粗细和长短合适的本实用型新按图I先将子针(I)和母针(2)通过螺纹首尾相连组合为一体(如图I)。在截骨处,以子针(I)的尖头(1-1)为先导,刺入软组织进入骨骼并沿髓腔顺行向胫骨远端插入,遇到阻カ时,用骨锤轻轻敲击母针尾部(2-2),使本实用新型一直顺行前行,在子针尖锐头部(1-1)刺穿胫骨远端的骨垢端后还继续一直穿出跟骨并露出体外,在骨锤的敲击下,子针(I)带动母针(2)继续顺行,当母针的尾部(2-2)到达截骨线时停止前行,术者将各段断骨复位,使之断骨的髓腔中心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再用骨锤敲击子针的头部(I)将母针(2)沿髓腔逆行慢慢打入近端骨骼的髓腔,使得母针(2)将截断的骨骼像穿糖葫芦一祥穿成一串固定,使原来弯曲的胫骨成为直形,胫骨カ线也形成了一条直线。同时通过X光机拍片观察子针尾部环形沟槽(1-2)的位置和母针头部的位置,当确定母针(2)已到达正确的位置时,停止敲击子针(I),并旋松子针(I)与母针
(2)的螺纹连接,将子针⑴与母针(2)分离。最后是将子针⑴取出,母针(2)留在骨骼的髓腔里,保持骨段的カ线呈基本直线和各段骨骼的稳定,母针(2)的直线性和母针(2)的強度,保持了骨骼的直线和支撑了骨骼的強度,最終使得骨骼能矫正,达到胫骨愈合和矫正的目的。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是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说明书内容所做各种变形与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子母式金属骨针,包括子针和母针,其特征在干子针包括,头部(1-1)、子针主体(I)、环形沟槽(1-2)、尾部的螺纹杆(1-3)和圆柱头(1-4);母针包括,头部在母针主体轴线上的螺纹孔(2-1)、母针主体(2)和尾部圆头(2-2);子针(I)和母针(2)可以通过各自的螺纹(1-3和2-1)首尾相连成为一体;子针⑴和母针(2)可以通过各自的螺纹(1-3和2-1)旋松分离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子母式金属骨针,其特征在于子针的头部(1-1)为呈一定锥度的尖头,便于刺穿骨骼;子针(I)的尾部有段螺纹柱(1-3)和无螺纹的圆柱头(1-4)用于子针(I)与母针(2)的连接和分离;母针头部的螺纹孔(2-1)的深度大于子针尾部螺纹柱(1-3)和子针尾部圆柱头(1-4)长度的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子母式金属骨针,其特征在干子针(I)的尾部有一道环形沟槽(1-2),便于在术中的X光机下显示出一道清晰的刻度影像线,方便使用者能确定母针在骨骼中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子母式金属骨针,其特征在于母针的尾部(2-2)是光滑的圆角,便于在骨髄腔里穿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母式金属骨针,属于医疗器械。由子针和母针组成,子针和母针通过螺纹首尾相接组合在一起,子针和母针既能组合成一体又能够分离,是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的骨折和畸形矫正设计的内固定器械,既克服了现有RUSH钉和普通金属骨针用于治疗成骨不全症的所有缺点,又具有结构科学、简单易行,实用可靠和易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2446236SQ2011204485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任秀智 申请人: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