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43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
背景技术
病人输液时,经常采取坐姿。现有技术中,护士站立为病人输液,需要弯腰操作。急诊护士每天以这种姿势为大批病人补液,长期以往容易发生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所述的这种钮扣静脉输液搁手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士为坐姿病人输液时不得不弯腰操作、容易引发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包括一个搁手板,其中,所述的搁手板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底座,搁手板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杆,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搁手板的下侧连接,任意一个连杆的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底座的上侧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夹。进一步的,所述的搁手板与底座平行,所述的两个连杆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夹包括有一个第一夹臂和一个第二夹臂,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底座的两侧、并向底座的下方延伸,第一夹臂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由截面呈门字型的一段型材构成,所述的型材的槽口向下。进一步的,所述的搁手板的下侧面中固定设置有一个销轴支架,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销轴支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的上侧面中固定设置有一个销轴支架,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的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销轴支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下端相向弯折。进一步的,所述的搁手板的外侧包覆有软质保护层。进一步的,连杆上端与搁手板下侧之间、连杆下端与搁手板上侧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或者定位机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软质保护层、阻尼机构或者定位机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技术。有关上述公知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已经了解,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护士为坐姿病人输液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放置在病人座椅的扶手上,转动连杆,使搁手板升到最高位置,病人将手放置在搁手板上,护士即可进行操作。由于病人手部位置被搁手板抬高,所以护士无需弯腰就能完成操作。底座上的弹簧夹用于与座椅扶手固定。搁手板、底座和两个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搁手板可得到稳定支撑。连杆上端与搁手板下侧之间、连杆下端与搁手板上侧之间的阻尼机构或者定位机构可便于搁手板在不同高度定位。本实用新型折叠后体积减小,长*宽*高仅为12cm*llcm*27cm,采用铝合金构件制作时,重量仅为200克,可随治疗车或者随身携带,方便护士在不同医疗场地使用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搁手板的下方设置了底座和连杆机构,可抬升搁手板的高度。为坐姿病人输液时,可抬高病人手部位置,护士无需弯腰就能完成操作,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有利于防止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轻便灵巧,折叠后体积减小,可随车或者随身携带,方便护士在不同医疗场地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包括一个搁手板1,其中,所述的搁手板I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底座2,搁手板I与所述的底座2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杆3,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3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搁手板I的下侧连接,任意一个连杆3的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底座2的上侧连接,底座2上设置有弹簧夹4。进一步的,所述的搁手板I与底座2平行,所述的两个连杆3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夹4包括有一个第一夹臂和一个第二夹臂,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底座2的两侧、并向底座2的下方延伸,第一夹臂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弹簧5。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2由截面呈门字型的一段型材构成,所述的型材的槽口向下。进一步的,所述的搁手板I的下侧面中固定设置有一个销轴支架6,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3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销轴支架6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2的上侧面中固定设置有一个销轴支架7,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3的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销轴支架7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下端相向弯折。进一步的,所述的搁手板I的外侧包覆有软质保护层。进一步的,连杆3上端与搁手板I下侧之间、连杆3下端与搁手板I上侧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或者定位机构(图中未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护士为坐姿病人输液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2放置在病人座椅的扶手上,转动连杆3,使搁手板I升到最高位置,病人将手放置在搁手板I上,护士即可进行操作。由于病人手部位置被搁手板I抬高,所以护士无需弯腰就能完成操作。底座2上的弹簧夹4用于与座椅扶手固定。搁手板I、底座2和两个连杆3构成平行四连杆3机构,搁手板I可得到稳定支撑。
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包括一个搁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手板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底座,搁手板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杆,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搁手板的下侧连接,任意一个连杆的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底座的上侧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夹。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手板与底座平行,所述的两个连杆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夹包括有一个第一夹臂和一个第二夹臂,所述的第一夹臂 和第二夹臂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底座的两侦U、并向底座的下方延伸,第一夹臂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截面呈门字型的一段型材构成,所述的型材的槽口向下。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手板的下侧面中固定设置有一个销轴支架,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所述的销轴支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上侧面中固定设置有一个销轴支架,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杆的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所述的销轴支架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下端相向弯折。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手板的外侧包覆有软质保护层。
专利摘要一种可携式静脉输液搁手架,包括搁手板,搁手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搁手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杆,任意一个连杆的上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搁手板的下侧连接,下端均各自通过销轴与底座的上侧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夹。护士为坐姿病人输液时,将底座放置在病人座椅的扶手上,转动连杆,使搁手板升到最高位置,病人将手放置在搁手板上,护士无需弯腰就能完成操作。弹簧夹用于与座椅扶手固定。搁手板、底座和两个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搁手板可得到稳定支撑。连杆上端与搁手板下侧之间、连杆下端与搁手板上侧之间的阻尼机构或定位机构可便于搁手板在不同高度定位。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了护士劳动强度,有利于防止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M5/52GK202409730SQ20112045487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刘金妹, 姚荷英, 杨艳, 范颖, 赵爱平, 钱萍, 陆丽清, 陈莉, 陶锦华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