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煎药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87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煎药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煎中药的用具,尤其涉及一种中草药煎药锅。
背景技术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自伊尹创制汤剂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汤剂能随临床需要加减药物,具有易吸收、发挥疗效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现代汤剂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煎煮器具的选择对药液质量有重大影响。历代医家对此都很重视;由于砂锅导热均勻,化学性质稳定,锅周保温性好,水分蒸发量小等优点,所以一直被沿用至今,但是沙锅的缺点是其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窜味;另外,煎药人员必须寸步不离,并及时地搅动着中药,以防锅底的中药熬糊变质,降低药效,操作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留沙锅优点的基础上使其结构更趋于合理, 熬药过程中无需进行搅拌,省时、省力、操作方便,且受热快、耐酸、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的一种中草药煎药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中草药煎药锅由锅体、锅盖和网盒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一种中草药煎药锅采用轻质不锈钢材料制作,网盒放在锅体内,网盒由带小孔的网板制成,网盒上设有盒盖,网盒上部为盒沿,盒沿的外径大于锅体的外径,盒沿扣在锅体的上口,盒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耳,锅盖压在盒沿上,盒体的形状与锅体相同,盒沿下部的外径小于锅体内径l_2cm,网盒的底高于锅底0. 5-lcm ;另外,在锅盖上设有排气孔,锅体上设有把手。使用该实用新型时,把待煎中药装进网盒,盖好盒盖,将网盒放进锅体后加水浸泡,煎药,在煎药过程中,中药不直接接触锅体,锅内的药液沸腾翻滚,保障了药液质量均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煎药锅相比,不仅保保持了砂锅导热均勻,化学性质稳定的优点,而且解决了在煎药过程,人工不搅拌会熬糊中药降低药效的弊端,减轻了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可广泛用于药房和家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中草药煎药锅由锅体1、锅盖2和网盒4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轻质不锈钢材料制作,网盒4放在锅体1内,网盒4由带小孔的网板制成,网盒4上设有盒盖3,网盒4上设有盒沿32,盒沿32的外径大于锅体1的外径, 盒沿32扣在锅体1的上口,盒沿32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耳31,锅盖2压在盒沿32上,盒体4 的形状与锅体1相同,盒沿32下部的外径小于锅体1内径1cm,网盒4的底高于锅体1的底 0. 5cm ;另外,在锅盖2上设有排气孔21,锅体1上还设有把手5。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草药煎药锅,由锅体(1)、锅盖( 和网盒(4)构成,其特征在于该煎药锅采用轻质不锈钢材料制作,锅体(1)的内部设有一个网盒G),网盒由带小孔的网板制成,网盒(4)上设有盒盖(3),网盒(4)上设有一个盒沿(32),盒沿(3 的外径大于锅体(1)的外径,盒沿(3 扣在锅体(1)的上口,盒沿(3 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耳(31),锅盖( 压在盒沿(3 上,盒体的形状与锅体(1)相同,另外,在锅盖( 上设有排气孔(21),锅体 (1)上设有把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煎药锅,其特征在于盒沿(32)下部的外径小于锅体(1)内径l_2cm,网盒(4)的底高于锅体(1)的底0.5-l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煎药锅,涉及一种煎中药的用具,该煎药锅由锅体(1)、锅盖(2)和网盒(4)构成,采用轻质不锈钢材料制作,网盒(4)放在锅体(1)内,网盒体(4)的形状与锅体(1)相同,盒沿(32)下部的外径小于锅体(1)内径1-2cm,网盒(4)的底高于锅体(1)的底0.5-1cm;另外,在锅盖(2)上设有排气孔(21),锅体(1)上还设有把手(5);与目前使用的煎药锅相比,不仅保保持了砂锅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的优点,而且解决了在煎药过程,人工不搅拌会熬糊中药降低药效的弊端,减轻了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可广泛用于药房和家庭。
文档编号A61J3/00GK202314400SQ20112046456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华丽 申请人:华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