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35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保健或减肥的捏脊按摩器,属于中医推拿按摩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动的能够模拟人手捏脊动作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捏脊为按摩方法名,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人体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又称捏积,也称捏癩。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疏通经络,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由于捏脊和推拿是基于中医学形成的一种传统手法,它需要借助于操作者手的直接作用力和对操作技法及操作要领的熟练把握才能完成,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人工捏脊和推拿存在难以自行完成、操作费力和不便等缺陷。为此,目前已有以机械传动、震动方式实现捏脊的设计。专利号为200620009270. 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捏脊保健治疗器,它的挟持器的弧形支撑罩的两端板上装有夹子轴,两个夹子交叉装在该夹子轴上,应用设置在挟持器控制端之间的弹簧的弹力作为捏脊的握持力。这种机械装置在捏脊时需要双手拉紧和松动拉绳来操作每一个挟持器的夹子,仍未解决操作费力和操作不便的问题,也不具备模拟人手将肌肤连续不断地从下端提起至上端进行揉捻的动作,并且由于捏脊力度的大小取决于弹簧的弹力,弹簧不能因人而异进行人为调节,一台治疗器无法满足不同治疗对象对捏脊力度大小不同的要求,也不能满足胖瘦不同的治疗对象的使用要求,限制了治疗器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它集捏脊和推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模拟人手完成按、揉、滚、压、挤、振等动作,特别是模拟人手将肌肤连续不断地从下端提起至上端进行揉捻的动作,并且能根据不同捏脊力度和胖瘦适应度的要求自动调节,可实现自行单手操作,电动捏脊操作省功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包括基座I、电源装置54、固定安装在基座I上的电机51和带有握持手柄21的外壳2。在基座I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捏脊轮3,在基座I的尾端设置有调节机构6,至少一个推拿板4可平移地设置在基座I的前端与尾端之间的区域上,所述调节机构6用于控制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捏脊轮3由驱动机构5驱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与电机51的转轴传动连接的减速箱52、与减速箱52的输出轴521固定联接的转动轮522和与转动轮522传动连接的传动带53,所述传动带53与捏脊轮3传动连接。一环形带7套装在推拿板4上,所述的环形带7与推拿板4滑动配合,使捏脊轮3与环形带7同时接触人体皮肤,并且,所述环形带7的宽度方向H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平行,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与捏脊轮3的转轴30的轴线0平行;而且,所述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由按摩器前进带动环形带7转动的转动方向M与捏脊轮3的旋转方向N相同。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一个推板62、一个螺纹传动装置63和至少一个弹簧64。所述的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所述的弹簧64 —端与滑动件61连接,弹簧64的另一端与推板62连接,推板62与螺纹传动装置63连接,螺纹传动装置63的直线传动方向D与弹簧64的弹力方向F平行,弹簧64的弹力方向F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其中所述的螺纹传动装置63包括螺杆631、螺母632、调节手轮633,螺杆631的外端与调节手轮633固定连接,螺杆631的杆身旋入螺母632,螺杆631的内端与推板62或滑动件61联接,螺母632设置在基座I上。或者所述的螺纹传动装置63包括螺杆、螺母、调节手轮633,螺杆631通过转动副630安装在基座I上,螺杆631的杆身旋入螺母,螺杆631的外端与调节手轮633固定联接,螺母632设置在推板62或固定件61上。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和至少一个弹簧64,所述的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动件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弹簧64 —端与滑动件61连接,弹簧64的另一端与基座I连接,弹簧64的弹力方向F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根据又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和一个螺纹传动装置63,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即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滑动件61与螺纹传动装置63连接,螺纹传动装置63的直线传动方向D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平行。所述的导轨副结构610的一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滑动件61上的滑块611、设置在基座I上的滑槽612,滑块611插入滑槽612并在滑槽612内滑动。或者所述的导轨副结构610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滑动件61上的滑槽、设置在基座I上的滑槽,滑块插入滑槽,并且滑槽在滑块上滑动。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结构40为螺纹联接结构或卡接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推拿板4的与环形带7相接触的上下两个工作面为半圆柱形。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捏脊轮3上设有带轮槽31,其外表面可带有接触皮肤时易使人体皮肤软组织被卷起的凸起32。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源装置54为电池装置或外接稳压电源装置,包括在电源装置54与电机51之间串接的电源开关2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弥补了现有装置的种种缺陷,进一步优化了捏脊推拿按摩操作技术动作,可模拟人手完成一整套的转动、卷起、捻压等捏脊推拿动作,而且人人都能自行操作。经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装置不仅可自动适应不同使用人的不同治疗要求,真切地体现和替代了人工捏脊推拿按摩,并且使人收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感到舒适松弛。

[0014]从下述结合附图对仅作为非限制性例子所作的详细说明中,可更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其他特点、特征与优势。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外观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I的仰视图。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内部结构平曲示意图,其中图3中示出了导轨副结构610 ;图4中示出了驱动机构5和调节机构6的结构,且图4中所示的调节机构6的螺纹传动装置63的第一实施例为螺杆转动并移动的第一结构方案。图5是调节机构6的螺纹传动装置63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螺纹传动装置63为螺杆转动、螺母移动的第二结构方案。图6是图I的E-E剖视图,图中示出了捏脊轮3的更具体的结构实施方式。图7是图I的G-G剖视图,图中示出了推拿板4和导轨副结构610的更具体的结构实施方式。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环形带7 —实施例的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捏脊轮3 —实施例的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3中,箭头A表示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箭头B表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工作移动方向B,方向B也就是人为操作握持手柄21的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双向箭头C表示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双向箭头D表示螺纹传动装置63的直线传动方向,双向箭头F表示弹簧64的弹力方向,箭头M表示由按摩器前进(即推拿板4的前进)带动环形带7转动的转动方向,箭头N表示捏脊轮3的旋转方向。图8中双向箭头H表示环形带7的宽度方向,图7中双向箭头L表示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的外观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I的仰视图。参见图I和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包括基座I、电源装置54、固定安装在基座I上的电机51和带有握持手柄21的外壳2、一个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捏脊轮3、一个推拿板4、驱动捏脊轮3旋转的驱动机构5、控制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机构6和套装在推拿板4上的环形带7。捏脊轮3为两个,平行设置在基座I的前端,调节机构6设置在基座I的尾端,推拿板4可平移地设置在基座I的前端与尾端之间的区域上。驱动捏脊轮3旋转作用于人体皮肤的驱动机构5包括一个电机51、减速箱52、传动带53和安装在外壳2上的电源装置54,参见图4,电机51通过电机安装架513安装在基座I上,减速箱52通过减速箱安装架安装在基座I上。电机51的转轴与减速箱52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箱52的输出轴521与转动轮522固定联接,转动轮522与传动带53传动连接,传动带53与捏脊轮3传动连接。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机51的转轴与减速箱52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的结构采用公知的联轴节结构,减速箱52的输出轴521与转动轮522固定联接的结构采用公知的键连接结构,转动轮522与捏脊轮3之间采用公知的带传动结构。可替代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另一结构是,减速箱52固定安装在电机51上,例如安装在电机安装架513上,即将减速箱52固定安装在电机51和/或基座I上。如图3所示,捏脊轮3通过转轴30转动地安装在基座I上,转轴30的轴线0的方向(参见图6)与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工作移动方向B垂直(即与人为操作握持手柄21的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 的方向B垂直),并且环形带7的宽度方向H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平行,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与捏脊轮3的转轴30的轴线0平行。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工作时,启动电机51,捏脊轮3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朝方向N主动旋转,人为将按摩器置于按摩部位,并施加推拿力驱动按摩器朝方向B前进,同时使捏脊轮3与环形带7同时接触人体皮肤,两个平行的捏脊轮3的转动使人体皮肤软组织被卷起,此时,所述的环形带7与推拿板4滑动配合。由于捏脊轮3与人体皮肤之间存在很大的接触摩擦力,所以捏脊轮3的主动旋转使捏脊轮3也会产生驱动按摩器朝方向A前进的作用,而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从而使捏脊轮3对人体皮肤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方向B相反、并朝向推拿板4。由于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滑动件61和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所以推拿板4能随按摩器一起朝方向B前进,并且在推拿力的作用下,推拿板4向环形带7传递一个与人体皮肤垂直的分力,该分力使环形带7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在环形带7与人体皮肤之间形成很大的接触摩擦力。在该摩擦力和推拿板4的前进移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环形带7绕推拿板4转动,而由按摩器前进(即推拿板4的前进)带动环形带7转动的转动方向M与捏脊轮3的旋转方向N相同。由此可知,在按摩器工作时,由于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即捏脊轮3对人体皮肤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推拿板4的前进方向相反,所以使捏脊轮3能连续向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推入皮肤,在捏脊轮3对人体皮肤的作用力与人为推拿力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体皮肤软组织在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被卷起并受到捻压和推拿,从而起到捏脊的功效。并且,由于根据履带原理,按摩器前进带动套在推拿板4上的环形带7转动的转动方向M与捏脊轮3的旋转方向N相同,所以采用帆布材料制作的环形带7能连续从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拉出皮肤,从而在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使人体皮肤能连续保持合适的被卷起程度和捏脊力度。考虑到传统的捏脊形成的皮肤软组织被卷起的程度与人体的胖瘦相关,而捏脊的力度大小也因人而异。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按摩器的适应性和捏脊效果,设计采用了调节机构6,通过调节机构6控制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来解决人体胖瘦差异和捏脊力度差异所造成的适应性问题。如杲人体越胖和/或捏脊力度越小,则将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调节控制得越大;如人体越瘦和/或捏脊力度越大,则将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调节控制得越小。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6提供了三种可选方案,其中第一种方案(图中未示出)是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可调大小,但不能弹性浮动。第二种方案是优选的方案,即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不仅可弹性浮动,而且还能调节弹性力的大小。第三种方案(图中未示出)是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可弹性浮动,但不能调节弹性力的大小。
以下结合附图I至5所示的实例说明第二种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控制捏脊轮3与推拿板4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一个推板62、一个螺纹传动装置63和至少一个弹簧64。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平行,即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弹簧64的一端与滑动件61连接,弹簧64的另一端与推板62连接,推板62与螺纹传动装置63连接,螺纹传动装置63的直线传动方向D与弹簧64的弹力方向F平行,并且弹簧64的弹力方向F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调节机构6的螺纹传动装置63包括两种结构方案,其中第一结构方案是如图I至4所示的螺杆转动并移动、螺母不转动且不移动的结构方案;第二结构方案是如图5所示的螺杆转动但不能移动、螺母移动但不能移动的结构方案。如图I至4所示,第一结构方案的螺纹传动装置63包括螺杆631、螺母632和调节手轮633,螺杆631的外端与调节手轮633固定连接,螺杆631的杆身旋入螺母632,螺杆631的内端与推板62联接,螺母632固定在基座I上。如图5所示,第二结构方案的螺纹传动装置63包括螺杆、螺母和调节手轮633,螺杆631通过转动副630安装在基座I上,螺杆631的杆身旋入螺母,螺杆631的外端与调节手轮633固定联接,螺母632固定在推板62上或与推板62 —体成形。 从图I至5所示的实施例不难推知,如果去掉推板62和弹簧64而保留螺纹传动装置63,则可将调节机构6从第二种方案演变为有第一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的调节机构6具体包括一个滑动件61和一个螺纹传动装置63,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即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滑动件61与螺纹传动装置63连接,螺纹传动装置63的直线传动方向D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平行。类似的,从图I至5所示的实施例不难推知,如果去掉推板62和螺纹传动装置63而保留弹簧64,则可将调节机构6从第二种方案演变为有第三种方案,第三种方案的调节机构6具体包括一个滑动件61和至少一个弹簧64,弹簧64 —端与滑动件61连接,弹簧64的另一端与基座I连接,弹簧64的弹力方向F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动件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不管调节机构6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或第三种方案,其共同点是都需要采用导轨副结构610,用于将滑动件61和固定在其上的推拿板4安装在基座I上,并且实现推拿板4与捏脊轮3之间的距离可调可控。下面结合图2、3、7,进一步说明导轨副结构610的更详细的结构。附图2、3、7所示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副结构610采用典型的滑动导轨结构,它包括滑块611和滑槽612,按照滑块611和滑槽612的设置形式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的导轨副结构610包括设置在滑动件61上的滑块611、设置在基座I上的滑槽612,滑块611插入滑槽612并在滑槽612内滑动。第二种形式的导轨副结构610包括设置在滑动件61上的滑槽、设置在基座I上的滑槽,滑块插入滑槽,并且滑槽在滑块上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滑块611、滑槽612是燕尾形的,而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副结构610的滑块611、滑槽612不限于燕尾形的,还可以是圆柱形、圆弧形、T形或矩形。参见图1,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而所述的连接结构40优选为螺纹联接结构,可替代螺纹联接结构的是卡接结构,是为了便于推拿板4可从滑动件61上拆卸更换。参见图3,推拿板4的与环形带7相接触的上下两个工作面为半圆柱形,以便于环形带7绕推拿板4转动。参见图9,捏脊轮3上设有用于与传动带53配合的带轮槽31,捏脊轮3的外表面上还可以带有凸起32,例如花瓣形凸起,可改善捏脊轮3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捏脊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54为电池装置,包括在电源装置54与电机51之间串接的电源开关22。电源装置54也可以是外接稳压电源装置,或者二者都有,可根据用户需要选配标准器件。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轻巧、操作简易、适用性强,可以有病治病,无病保健,不仅可以用于背部捏脊,还可以按摩人体其他需要治疗的部位,如揉捏腹部多余脂肪,使之逐渐软化,易于分解吸收,最终起到减肥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包括基座(I)、电源装置(54)、固定安装在基座(I)上的电机(51)和带有握持手柄(21)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 在基座(I)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捏脊轮(3),在基座(I)的尾端设置有调节机构出),至少一个推拿板(4)可平移地设置在基座(I)的前端与尾端之间的区域上,所述调节机构(6)用于控制捏脊轮(3)与推拿板⑷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捏脊轮(3)由驱动机构(5)驱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与电机(51)的转轴传动连接的减速箱(52)、与减速箱(52)的输出轴(521)固定联接的转动轮(522)和与转动轮(522)传动连接的传动带(53),所述传动带(53)与捏脊轮(3)传动连接; 一环形带(7)套装在推拿板(4)上,所述的环形带(7)与推拿板(4)滑动配合,使捏脊轮(3)与环形带(7)同时接触人体皮肤,并且,所述环形带(7)的宽度方向H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平行,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与捏脊轮(3)的转轴(30)的轴线O平行;而且,所述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由按摩器前进带动环形带(X)转动的转动方向M与捏脊轮(3)的旋转方向N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一个推板(62)、一个螺纹传动装置¢3)和至少一个弹簧(64); 所述的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 所述的弹簧¢4) 一端与滑动件¢1)连接,弹簧¢4)的另一端与推板¢2)连接,推板(62)与螺纹传动装置¢3)连接,螺纹传动装置¢3)的直线传动方向D与弹簧¢4)的弹力方向F平行,弹簧(64)的弹力方向F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和至少一个弹簧(64),所述的推拿板(4)通过连接结构(40)安装在滑动件(61)上,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动件(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弹簧(64) —端与滑动件(61)连接,弹簧(64)的另一端与基座(I)连接,弹簧(64)的弹力方向F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一个滑动件(61)和一个螺纹传动装置(63),滑动件(61)通过导轨副结构(610)安装在基座(I)上,由导轨副结构(610)限定的滑块(61)的直线移动方向C与捏脊轮(3)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即与推拿板(4)的长度方向L垂直,滑动件¢1)与螺纹传动装置(63)连接,螺纹传动装置出3)的直线传动方向D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螺纹传动装置¢3)包括螺杆(631)、螺母(632)、调节手轮¢33),螺杆¢31)的外端与调节手轮¢33)固定连接,螺杆¢31)的杆身旋入螺母¢32),螺杆¢31)的内端与推板¢2)或滑动件¢1)联接,螺母(632)设置在基座(I)上;或者 所述的螺纹传动装置¢3)包括螺杆、螺母、调节手轮¢33),螺杆(631)通过转动副(630)安装在基座(I)上,螺杆(631)的杆身旋入螺母,螺杆(631)的外端与调节手轮(633)固定联接,螺母(632)设置在推板¢2)或固定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任意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轨副结构(610)包括设置在滑动件(61)上的滑块(611)、设置在基座(I)上的滑槽(612),滑块(611)插入滑槽(612)并在滑槽(612)内滑动;或者 所述的导轨副结构(610)包括设置在滑动件(61)上的滑槽、设置在基座(I)上的滑槽,滑块插入滑槽,并且滑槽在滑块上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任意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40)为螺纹联接结构或卡接结构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所述的任意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拿板(4)的与环形带(7)相接触的上下两个工作面为半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捏脊轮(3)上设有带轮槽(31),其外表面带有凸起(32)。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54)为电池装置或外接稳压电源装置,包括在电源装置(54)与电机(51)之间串接的电源开关(22)。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包括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的带有握持手柄的外壳,基座的前端有至少一个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捏脊轮,推拿板可平移地设置在基座的前端与尾端之间,基座的尾端有控制捏脊轮与推拿板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机构,捏脊轮由驱动机构的电机驱动旋转,一环形宽带套装在推拿板上并与推拿板滑动配合,使捏脊轮与环形宽带同时接触人体皮肤,并且,环形宽带的宽度方向H与推拿板的长度方向L平行,推拿板的长度方向L与捏脊轮的转轴的轴线O平行,捏脊轮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A与推拿力驱动按摩器前进的方向B相同,由按摩器前进带动环形宽带转动的转动方向M与捏脊轮的旋转方向N相同。该装置结构轻巧、操作简易、适用性强,可有病治病,无病保健。
文档编号A61H7/00GK202459192SQ2011204930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赵晓 申请人:赵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