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48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组织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整形外科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组织扩张器。
背景技术
利用手术方法将硅胶质 做成的扩张器埋植于皮肤软组织内,定期进行生理盐水注入,使其逐渐膨隆而促使局部皮肤组织受到牵伸扩张,从而为整形外科提供皮肤软组织。这种扩张器通常是由扩张囊、注射阀和导管三部分组成,在临床实践中,虽然为备取皮肤软组织提供了帮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如注射阀阀体经过多次注射后发生渗漏,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多层硅橡胶-涤纶复合层加热模压成型,再放入甲基硅油中溶胶一周,让涤纶网布浸透硅油,使包裹它的硅橡胶软化而具有一定的自密封性能,但是其工艺复杂,周期长,多次注射后仍然有渗漏现象;扩张囊在皮肤软组织内是无序放置,虽然注入生理盐水能使皮肤膨隆,不具有伸展性和稳定性;由于埋植周期较长,易造成术后积液引流不畅,继而引发皮肤感染,造成手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软组织扩张器,其工序简单,阀体自密封性能好,多次注射生理盐水后也不会发生渗漏,积液引流通常,不会引发皮肤感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导管和注射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贯穿于整个扩张囊,且两端延伸至扩张囊外,导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注射阀阀门连通;注射阀包括阀体、底盖和阀体内的小碗,阀体安装于底盖上,导管伸进小碗内,阀体内部顶面上设有一层硅凝胶层。所述的底盖是由硅橡胶材料构成的硅橡胶底盖。所述的小碗是有不锈钢材料构成的不锈钢小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硅凝胶具有很好的自愈性能,在注射针刺面的背面即阀体内部顶面设置一层硅凝胶层,注射针推出后,其针孔迅速被硅凝胶堵住,保证阀体在多次注射盐水后热让不会渗漏,起到了优良的密封作用,延长了扩张器的使用寿命;导管贯穿于整个扩张囊,增强了扩张囊的伸展性和稳定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I、导管2和注射阀3组成,所述的导管2贯穿于整个扩张囊1,且两端 延伸至扩张囊I外,导管2 —端为盲端,另一端与注射阀3阀门连通;注射阀3包括阀体31、底盖32和阀体32内的小碗33,阀体31安装于底盖32上,导管2伸进小碗33内,阀体31内部顶面上设有一层硅凝胶层34。在本实施方式中,底盖是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小碗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导管是由娃橡胶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导管和注射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贯穿于整个扩张囊,且两端延伸至扩张囊外,导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注射阀阀门连通;注射阀包括阀体、底盖和阀体内的小碗,阀体安装于底盖上,导管伸进小碗内,阀体内部顶面上设有一层娃凝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是由硅橡胶材料构成的娃橡I父底盖。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碗是有不锈钢材料构成的不锈钢小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导管和注射阀组成,所述的导管贯穿于整个扩张囊,且两端延伸至扩张囊外,导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注射阀阀门连通;注射阀包括阀体、底盖和阀体内的小碗,阀体安装于底盖上,导管伸进小碗内,阀体内部顶面上设有一层硅凝胶层。阀体内部顶面设置一层硅凝胶层,注射针推出后,其针孔迅速被硅凝胶堵住,保证阀体在多次注射盐水后热让不会渗漏,起到了优良的密封作用,延长了扩张器的使用寿命;导管贯穿于整个扩张囊,增强了扩张囊的伸展性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A61M29/02GK202459801SQ2011205150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宁琪 申请人:上海威宁整形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