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片式通电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4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片式通电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电布,尤其涉及一种包括两个电极片、能够对预治疗部位进行紧贴包裹式治疗的双片式通电布。
背景技术
通电布是一种通过电极向人体部位输送一定强度的电流、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目的的治疗装置。传统的通电布为单片,只有一个电极,对预治疗部位进行单方向治疗,其治疗方向单一;对人体如手、肩、腿、膝盖等不规则部位不能有效紧贴,甚至就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而且形状单一,相对面积较大,如果长期褶皱治疗不规则部位,通电布极易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对预治疗部位进行紧贴包裹式双向治疗的双片式通电布。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的背面设置有拉带套,所述拉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拉带套,所述第二电极片能够在所述拉带上滑动。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包裹在预治疗部位使其紧贴预治疗部位,并用拉带固定,形成对预治疗部位的包裹式治疗。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外层为贴身布套,使电极片与肌肤之间接触更加紧密,其治疗效果更好。具体地,所述拉带为弹性纤维带;所述拉带的两端设置有能够相互粘接的粘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包裹在预治疗部位使其紧贴预治疗部位,并用拉带固定,形成对预治疗部位的包裹式治疗,达到全方位治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也能对不规则部位进行有效紧贴、多方向、全方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实用性强。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极片I、第二电极片2和弹性纤维带5,弹性纤维带5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片I的背面连接,第二电极片2的背面设置有拉带套10,弹性纤维带5的另一端穿过拉带套10,第二电极片2能够在弹性纤维带5上滑动。如图I和图2所示,第一电极片I和第二电极片2的外层为贴身布套3 ;弹性纤维带5的两端设置有能够相互粘接的粘扣6。如图I和图2所示,第一电极片I的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极片2的电源输入端分别通过电极导线4与分线管7的分线端对应连接,分线管7的合线端与总导线8连接,总导线8的另一端与圆管式插头9连接。结合图I和图2,使用时,先将圆管式插头9通过高压导线(图中不可视)与主机(图中不可视)连接,其连接均采用插孔式连接,非常简单;再将第二电极片2滑动到合适位置,最后将第一电极片I和第二电极片2包裹在预治疗部位使其紧贴预治疗部位,并用弹性纤维带5固定。通电后,在第一电极片I和第二电极片2与体表之间产生强电场,电场对体表触觉 小体的刺激可使神经纤维产生活动电位,并通过神经传导刺激下丘脑,调整自律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并使预治疗部位皮下肌肉的血流增加,达到治疗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双片式通电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的背面设置有拉带套,所述拉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拉带套,所述第二电极片能够在所述拉带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片式通电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外层为贴身布套。
3.根据 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片式通电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为弹性纤维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双片式通电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的两端设置有能够相互粘接的粘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片式通电布,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的背面设置有拉带套,所述拉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拉带套,所述第二电极片能够在所述拉带上滑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包裹在预治疗部位使其紧贴预治疗部位,并用拉带固定,形成对预治疗部位的包裹式治疗,达到全方位治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也能对不规则部位进行有效紧贴、多方向、全方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A61N1/02GK202397975SQ20112053439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税亚兵 申请人:税亚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