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穿用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87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穿用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穿用物品,所述穿用物品设有包括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其中,在该吸收体上形成用于弯曲所述吸收体的弯曲形成部。
背景技术
在诸如短裤型尿布的一次性穿用物品中,为了改善穿用者的感觉或防止人体废物的泄漏,进行了各种发明。例如,已知一种短裤型尿布,在所述短裤型尿布中,在用于吸收穿用者的人体废物的吸收体上沿着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形成三个弯曲形成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06-346439)。具体地说,在这种短裤型尿布中,在吸收体上形成三个狭缝,狭缝的周边部均被弯 曲。中央狭缝周边部被形成为向着穿用者的排泄部凸出。另外,侧狭缝周边部形成为在中央狭缝周边部的对向侧凸出。即,吸收体沿着其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被变形成W形。从而,吸收体的由中央狭缝周边部形成的凸出部,容易与穿用者的排泄部紧密地接触。另外,人体废物易于进入由两个外侧狭缝周边部形成的凹部,从而能够抑制人体废物与穿用者的皮肤直接接触。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为了试图改善上面描述的传统的短裤型尿布的吸收能力而增大包含在吸收体内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量,则会产生下面所述的问题。即,如果吸水性聚合物的总重量大的吸收体吸收人体废物,则吸收体会大大地膨胀,然后变厚,例如,如果穿用者在采取站立的姿势时,他或她的腿并拢,则穿用者很容易具有不舒服的感觉。另外,吸收体处于在穿用者的胯部处被弯曲的状态,从而,如果吸收体膨胀,则吸收体就不能充分弯曲,并且吸收体难以与穿用者的排泄部接触。从而,这里仍然还存在着这样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即,尿或水样便等容易沿着穿用者的皮肤泄漏到外部。从而,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诸如短裤型尿布等一次性穿用物品,所述一次性穿用物品在进一步改善吸收能力的同时,即使在吸收人体废物之后也能够可靠地抑制穿用者的不舒适感或者人体废液的泄漏。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包括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朝内的方向,所述朝内的方向朝向穿用者;以及外部方向,所述外部方向朝向与朝内的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水性聚合物。所述吸收体在应用于穿用者的胯部的胯部区域,具有中央部,所述中央部形成在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一对侧边缘部,所述一对侧边缘部包括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缘;一对中间部,所述一对中间部位于中央部和侧边缘部之间;在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中央弯曲形成部,使得吸收体能够被弯曲成在朝内的方向上凸出;在中间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一对侧弯曲形成部,使得吸收体能够被弯曲成在朝外的方向上凸出;并且,在中央部和侧边缘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中间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可以提供诸如短裤型尿布等以吸收体为特征的一次性穿用物品,所述一次性穿用物品,在进一步改善吸收能力的同时,即使在吸收人体废物之后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穿用者的不舒适感或者人体废物的泄漏。


图I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尿布I的示意透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尿布I的分解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尿布I的横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所示的B-B线截取的尿布I的纵剖视图。
·
图5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的平面图。图6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的部分放大的平面图。图7 (a)是剖视图,示意地表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未吸收人体废物时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状态;图7 (b)是剖视图,示意地表示该吸收体40吸收人体废物时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状态。图8是剖视图(在大腿并拢时),示意地表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吸收人体废物的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状态。图9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型的一次性尿布I的部分放大的平面图。图10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型的一次性尿布I的剖视图。图11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型的一次性尿布I的剖视图。图12是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单纯的吸收体40Z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吸收体的一次性穿用物品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附图的描述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组成部件用相同或者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但是,应当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其尺寸比例等均可能与实际的不同。从而,应当考虑到下面的描述来确定具体的尺寸等。另外,在附图中也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的尺寸关系或者比例的部分。第一种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穿用物品,设有中央弯曲形成部和一对侧弯曲形成部,其特征在于,在中央部和侧边缘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低于在中间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所述中央部是包括中央弯曲形成部的位置的区域,所述侧边缘部是包括吸收体的侧边缘的区域,所述中间部包括侧弯曲形成部。( I) 一次性穿用物品的整体概略结构图I是包括的一次性尿布I的示意透视图。如图I所示,一次性尿布I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尿布I设有外部顶部片70、前侧外部背面片80F和后侧外部背面片80R,它们构成一次性尿布I的外部部分。吸收体40设置在外部顶部片70的内侧(皮肤接触面侧),所述吸收体40由棉状纸浆和高度聚合的吸水性聚合物(下面,称之为吸水性聚合物)构成。在吸收体40中形成多个弯曲形成部。在所描述的配置中,这些弯曲形成部包括狭缝,但是,如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容易理解的那样,弯曲形成部可以采取其它形式。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中央狭缝45。另外,在中央狭缝45的每一侧形成侧狭缝46L和侧狭缝46R。借助这些形成在吸收体40上的狭缝,当一次性尿布被穿用时,吸收体40能够被弯曲。图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的分解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一次性尿布I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所示的B-B线截取的一次性尿布I的纵向剖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一次性尿布I具有前腰围区域S2,所述前腰围区域S2对应于穿用者的前腰围;后腰围区域S3,所述后腰围区域S3对应于穿用者的后腰围。一次性尿布I还具有胯裆区域SI、前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4和后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5。
胯裆区域SI是应用于穿用者的胯部的区域,在胯部,当穿用者并拢他或她的腿部时,两腿之间的宽度最窄。前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4在吸收体40的长度方向L上位于胯裆区域SI与前腰围区域S2之间。后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5在长度方向L上位于胯裆区域SI与后腰围区域S3之间。前腰围侧边缘部4与后腰围边缘部6接合,并且,前腰围边缘部V与后腰围边缘部6'接合,从而将一次性尿布I形成短裤型尿布。在前腰围区域S2和后腰围区域S3设置有腰部褶裥3。腰部褶裥3具有诸如合成橡胶等细长的腰部弹性构件3A,所述腰部弹性构件3A以沿着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W伸长或收缩的方式配置。腰部弹性构件3A在该构件沿着一次性尿布I的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下,借助粘结剂(例如,热熔性粘结剂)与外部顶部片70、前侧外部背面片80F和后侧外部背面片80R接合。在后侧外部背面片80R的中间内侧腿部边缘部8,形成腿部褶裥5和吸收体横贯褶裥7。腿部褶裥5以沿着穿用者的腿部的方式形成。吸收体横贯褶裥7以沿着宽度方向W横跨吸收体40的方式形成。腿部褶裥5和吸收体横贯褶裥7相互成一体地相连。腿部褶裥5具有多个腿部弹性构件5A,吸收体横贯褶裥7具有多个与腿部弹性构件5A相连的横贯弹性构件7A。一次性尿布I设有顶部片10、吸收体40、侧片60、外部顶部片70、前侧外部背面片80F和后侧外部背面片80R。顶部片10、吸收体40、侧片60、外部顶部片70、前侧和后侧外部背面片80F和80R,借助粘结剂或者热熔接等相互接合起来。顶部片10是形成皮肤接触面的片,能够与穿用者的皮肤直接接触。顶部片10由诸如亲水性的无纺织物或者织物、穿孔塑料膜、或者穿孔亲水性无纺织物等透液性片构成。在顶部片10与吸收体40之间,设置有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由诸如亲水性无纺织物或者织物、穿孔塑料膜、穿孔亲水性无纺织物、或者薄纸等透液性片形成。在非皮肤接触面侧设置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用作与顶部片10或者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相对的面。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由诸如不透液性膜(例如,聚乙烯)等防漏片形成。在图3中,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在形成狭缝(中央狭缝45和侧狭缝46L、46R)的部分处与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接合。吸收体40被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和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覆盖。吸收体40具有长度方向L,该长度方向从前腰围区域S2朝向后腰围区域S3 ;以及宽度方向,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L正交。进而,吸收体40包括朝内的方向IN和朝外的方向OUT,所述朝内的方向IN朝向穿用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者,所述朝外的方向OUT与朝内的方向相反。在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和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相互重叠的侧边缘部50A上,以侧弹性构件90沿着长度方向L伸长的状态设置该侧弹性构件90。侧弹性构件90从前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4穿过胯裆区域SI连续至后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5。所述侧弹性构件设置在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与侧片60之间。侧弹性构件90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形成。 侧片60以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边缘处整体地覆盖顶部片10、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和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的方式设置。侧片60由诸如不透液性无纺织物等片形成,用于防止人体废物侧漏的泄漏防止壁由侧片60和侧弹性构件90构成。外部顶部片70从前腰围区域S2穿过前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4、胯裆区域SI和后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5 —直形成到后腰围区域S3。外部顶部片70以下述方式形成,即,其在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在前腰围区域S2和后腰围区域S3中,比在任何其它区域中都大。外部顶部片70可以由热风无纺织物、纺粘无纺织物、SMS无纺织物、或者耐水性膜等形成。前侧外部背面片80F在前腰围区域S2中设置在比外部顶部片70更靠非皮肤接触面侧。后侧外部背面片80R在后腰围区域S3中设置在比外部顶部片70更靠非皮肤接触面侦U。前侧外部顶部片80F在长度方向L上的一端和后侧外部背面片80R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被向皮肤接触面侧折回,以便包裹外部顶部片70在长度方向L上的端部。前侧外部背面片80F可以由热风无纺织物、纺粘无纺织物、SMS无纺织物、或者耐水性膜等形成。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6-346439中描述的材料,可以用于构成上述一次性尿布I的结构部件。(2)吸收体的结构图5是吸收体40的平面图。如图5所示,吸收体40具有中央内侧腿部401、前腰围部402、后腰围部403、前部中间内侧腿部404、和后部中间内侧腿部405。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部中间内侧腿部404的对应于前侧中间胯裆部S4的窄部分的宽度是最窄的。第二窄的部分是位于胯裆区域SI中的中央内侧腿部401的宽度(见图I)。应当理解,吸收体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形状,如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将会容易理解的那样,吸收体可以采取其它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40采用吸水性聚合物被掺入到200g/m2的棉状纸浆内的吸收体。另外,如上所述,在吸收体40上形成有中央狭缝45和侧狭缝46L、侧狭缝46R。中央狭缝45沿着长度方向L形成在吸收体40上,S卩,使得吸收体40能够向穿用者弯曲,以便在朝内的方向IN上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狭缝45包括中央弯曲形成部。侧狭缝46L、侧狭缝46R沿着长度方向L形成在吸收体40上,S卩,使得吸收体40能够弯曲成在中央狭缝45的任何一侧在朝外的方向OUT上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狭缝46L、侧狭缝46R包括侧弯曲形成部。中央狭缝45的宽度优选约为10mm,其长度优选约为200mm。侧狭缝46L、侧狭缝46R的宽度优选约为10mm,其长度优选约为120mm。另外,吸收体40的厚度优选为2. 0mm。图6是吸收体40的部分放大的平面图。如图6所示,吸收体40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在吸收体40的中央部分上的中央部CT。另外,吸收体40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在吸收体40的侧边缘40e处一对侧边缘部S。SK。进而,该吸收体具有位于中央部与侧边缘部之间的一对中间部I、Μκ。中央部CT、中间部%、中间部Mk、侧边缘部SjP侧边缘部Sk至少形成在胯裆区域SI (中央内侧腿部401)上。中央部CT包括子中央部47L和子中央部47R,所述子中央部47L、47R是在宽度方向W上从与中间部和中间部Mr相关的边界分别到中央狭缝45的区域。中间部A、MK分别包括内侧中间部48L、48R,所述内侧中间部是在宽度方向上从各侦■缝46L、46R到与中央部CT相关的边界的区域。另外,每个中间部Mp Me包括外侧中间部49L、49R,所述外侧中间部是在宽度方向W上从侧狭缝46L、46R中的相应的一个到与侧边缘部S。Se中的相应的一个相关的边界的区域。
中央部CT变形,使得吸收体40在中央狭缝CT的部分处弯曲成向穿用者凸出。包括侧狭缝46L、46R的中间部Ml、Me在与中央部CT相反侧变形,即,在非皮肤接触面侧凸出。具体地说,中央部CT在其被夹在穿用者的腿之间的状态下向穿用者凸出,而侧边缘部SpSr通过侧弹性构件90的收缩而向穿用者侧升起。中间部MpMK在各个侧狭缝46L、46R的部分处被折叠,并且在与中央部CT的相反侧凸出。中间部MpMK从与在中央狭缝45的中心CTl与各个侧狭缝46L、46R的中心CT2之间的距离Dl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一直形成到与在各个侧狭缝46L、46R与吸收体40的各个侧边缘40e之间的距离D2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Dl优选被设定为约40mm,距离D2优选被设定为约35mm。另外,在宽度方向W上,子中央部47L、47R的宽度基本上等于侧边缘部Sp Se的宽度。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侧边缘部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为90g/m2。另一方面,在中间部]\t、中间部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为240g/m2。即,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侧边缘部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中间部Ml,中间部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是所述部分的单位面积掺入的吸水性聚合物的质量,即使在所述部分(例如,中间部MJ中的总重量不同,这种总重量被定义为通过掺入到所述部分的面积中吸水性聚合物的质量被单位面积平均所获得的值。中央狭缝45和侧狭缝46L、46R不参与平均总重量的计算,因为在这些部分既不存在纸浆也不存在吸水性聚合物。
围绕侧狭缝46L、46R形成高总重量部SP,在该高总重量部SP,在中间部&、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为240g/m2。例如,可以利用具有吸水倍率为64g/g、水分保持倍率为40g/g,并且吸收速度(涡流法)为29秒的性质的吸水性聚合物。利用涡流法的试验方法一般地如下面所述。首先,将27. Og氯化钠(试剂一级)和离子交换水添加到盐酸盐的水溶液(试剂一级)中,制成3,000. Og的溶液,然后,搅拌合成的溶液直到其被溶解为止。另外,将上述溶液的I升试验液体放入烧杯中;将试验液体的温度调整到25摄氏度±1摄氏度;将50g试验液体转移到IOOml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MITAMURA RIKEN KOGYO INC. MAGMIX STIRRER),并且以每分钟600转进行搅拌。将转数调节到每分钟600 ±30转。
接着,将2. OOg的吸水性聚合物(SAP)加入到烧杯中,并且测定到液体表面变得平稳为止的时间。根据激烈旋转的液体的旋涡的倾斜度接近于平面这一事实,并通过观察在旋涡的液体表面上反射的照度是否上升或者熄灭,判断液体表面是否变得平稳。优选地,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Se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为大于等于Og/m2且小于等于300g/m2,更优选地,该重量为大于等于Og/m2且小于等于90/m2。另外,优选地,在中间部A (中间部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于等于100g/m2且小于等于600g/m2,更优选为大于等于100g/m2且小于等于400/m2。但是,吸水性聚合物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Se处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吸水性聚合物在中间部Mp Mk处的平均总重量。另外,优选地,吸水性聚合物在子中央部47L、47R处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吸水性聚合物在内侧中间部48L、48R的平均总重量。进而,优选地,吸水性聚合物在侧边缘部Sp Se处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吸水性聚合物在外侧中间部49L、49R处的平均总重量。(3)吸收体的形状变化
·
图7 (a)是剖视图(沿着图2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示意地表示吸收体40未吸收人体废物的状态,图7 (b)是剖视图(沿着图2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示意地表示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状态,在该状态下,吸收体40吸收人体废物。如图7 (a)所示,当一次性尿布I被穿用时,吸收体40相对于中央狭缝45和侧狭缝46L、46R被弯曲,并且,沿着一次性尿布I的宽度方向W截取的截面形状以W字形变形。其结果是,子中央部47L、子中央部47R、侧边缘部和侧边缘部Sk位于上部区域40U,该区域40U在通过将变形的吸收体40的高度40L划分成两个部分获得的假想线M的上方接近穿用者的身体。另一方面,在上下方向T上,内侧中间部48L、40R和外侧中间部40L、40R位于下部区域40D中,该下部区域40D远离穿用者的身体并且在假想线M之下。图7(b)表示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状态,在该状态下,吸收体40吸收人体废物。如图7 (b)所示,当吸收体40吸收诸如尿等预定量的液体时,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的内侧中间部48L、48R和外侧中间部49L、49R,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的子中央部47L、子中央部47R和侧边缘部SpSk膨胀得更大。从而,在吸收体40吸收预定的量的液体的情况下,吸收体40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 Se的总厚度变得比吸收体40在内侧中间部48L、48R和外侧中间部49L、49R的总厚度小。图8是剖视图,示意地表示在吸收体吸收人体废物的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状态,具体地说,是穿用者并拢他或她的腿时的情况。图中的假想线表示穿用者的胯部和两个腿部。如图8所示,如果穿用者在吸收体40吸收人体废物的状态下并拢他或她的腿部,则一次性尿布I的截面形状从图7 (b)所示的状态变化到图8所示的状态。这时,吸收体40在吸收液体(约500cc)之后的膨胀率低的上部区域40U中的厚度(图中的总厚度W21至W24)约为18mm。具体地说,在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为90g/m2的区域,在吸收液体之前的厚度约为2. 0mm,而在吸收液体之后的厚度约为4. 5mm。即,子中央部47L、子中央部47R和侧边缘部Sk、Sl的厚度W21至W24分别为约4. 5mm。厚度W21至W24是吸收体40在上下方向T上从上部区域40U的上端降低该上部区域40U的1/3的距离的位置处的厚度。另一方面,吸收体40在下部区域40D中的厚度(图中的总厚度Wll至W14)大于吸收体40在上部区域40U中的厚度。因而,吸收体40 (—次性尿布I)的沿着宽度方向W截取的截面形状形成朝向穿用者的胯部的锥形。厚度Wll至W14是吸收体40在上下方向T上从下部区域40D的下端上升该下部区域40D的1/3距离的位置处的厚度。在吸收体40吸收预定量的液体(约500cc)的情况下,优选地,在吸收体40被弯曲的状态下的高总重量部SP的厚度(图8中的一次性尿布I在位置Wll至W14处的厚度)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120mm,更优选地,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80mm,更加优选地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40mm。另外,优选地,在吸收体40被弯曲的状态下,除高总重量部SP之外的部分的厚度(图8中一次性尿布I在W21至W24的位置处的厚度)低,优选为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20mm。在下部区域40D的厚度Wll至W14增大的情况下,沿着上下方向T截取的中央部CT越高,即,在使吸收体40变形之前的中央部CT越宽,则中央部CT越容易进入穿用者的胯部。
之前描述的一次性尿布1,设置有中央狭缝45,该中央狭缝45形成在吸收体40上,使得吸收体40能够弯曲成向着穿用者凸出;以及一对侧狭缝46L、46R,所述一对侧狭缝46L、46R形成在吸收体40上,使得吸收体40能够弯曲成向着与中央狭缝45的相反侧凸出。从而,在穿用一次性尿布I时,向穿用者的排泄部凸出地形成的中央部CT,易于与排泄部紧密接触。另外,中间部Ml和中间部Mk分别形成凹入部,从而,人体废物容易进入该凹入部,可以抑制穿用者的皮肤与人体废物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90g/m2)低于在中间部Mp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240g/m2)。具体地说,在子中央部47L、47R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内侧中间部48L、48R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在侧边缘部Sp 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外侧中间部49L、49R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从而,在吸收体40吸收预定量的液体之后,具有低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的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 Sk的厚度,小于平均总重量大的中间部A和中间部Mk的厚度。因而,靠近穿用者胯部的中央部CT、以及侧边缘部S。Se的中央部CT的吸收液体之后的厚度受到抑制,穿用者几乎没有不舒适感,并且,确保吸收体与排泄部紧密接触。另夕卜,在分别远离穿用者胯部的中间部A和中间部Mk,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从而可以改善其吸收能力,而穿用者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在诸如尿等人体废物已经被吸收多次之后,可以保持这种形状,以防止穿用者具有不舒适感或人体废物的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W上,从与在中央狭缝45的中心CTl和侧狭缝46L(或者侧狭缝46R)的中心CT2之间的距离Dl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到与在侧狭缝46L (或者侧狭缝46R)和吸收体40的侧边缘40e之间的距离D2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中间部仏、Μκ。另外,子中央部47L、47R的宽度基本上等于侧边缘部宽度。从而,如图7(a)和图7 (b)所示,在通过将弯曲的吸收体40划分成两个部分而获得的上部区域40U和下部区域40D之中,可以将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 Se在上下方向T上配置在靠近穿用者的胯部的上部区域40U中;可以将中间部A、MK配置在远离穿用者的内侧腿部的下部区域40D中。即,吸收体40的厚度在上部区域40U中受到抑制,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穿用者的不舒适感或者人体废物的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顶部侧覆盖片20在形成狭缝(中央狭缝45和侧狭缝46L、46R)的部分处与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接合。因而,可以抑制吸收体40的变形,这种变形会导致狭缝部的闭合或者吸收体40从狭缝部的扭曲。另外,即使在吸收体40吸收液体并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狭缝部的闭合。从而,狭缝部能够容易地并且可靠地起到弯曲形成部的作用。(4)第一种变型图9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变型的吸收体40X的部分放大的平面图。如图9中所示,在吸收体40X中,在长度方向L上,在位于中央部CT外侧的区域内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于在中央部CT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具体地说,在靠近前腰围区域S2并且邻接中央内侧腿部401 (胯裆部区域SI)的前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4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以及在靠近后腰围区域S3并邻接胯裆部区域SI的后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S5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于位于胯裆部区域SI中的中央部CT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例如,可以像中间部] Mk那样,将这些部分的总重量设定为240g/m2。S卩,在吸收体40X中,中央部CT的将胯裆区域SI的长度延长的部分的子中央部47L和子中央部47R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周边,被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的区域所包围。如果吸收体吸收液体并大幅度地膨胀,则中央部CT在长度方向L上的外部区域,SP,位于胯裆区域SI的外侧的区域几乎不变形,从而,吸收体40X的中央内侧腿部401处的W字形的变形对该区域没有影响,并且,该区域易于被保持成平面形。另外,在长度方向上超出胯裆区域SI的外部区域不被穿用者的胯部夹着,从而,该部分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增大,借此,吸收能力获得改善,而不会增大在胯部的不舒服的感觉。(5)第二种改型图10和图11是包括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改型的吸收体40Y和吸收体40Y'的一次性尿布I的剖视图(沿着图2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和侧边缘部Sk中的至少任一个部分的吸收体的厚度,小于吸收体在中间部A和中间部Mk处的厚度。减小厚度的部分可以只延伸胯裆区域SI的长度。根据吸收体40Y和吸收体40Y,,在吸收体吸收液体之前,吸收体40Y (吸收体40Y')可以采取图8所示的状态。从而,一次性尿布I的吸收能力得到改善,而吸收液体之前的穿用感也能够得到改善。如图10所示,像吸收体40Y那样,侧边缘部Sl和侧边缘部Sk的厚度可以像中间部A和中间部Mk那样增大,使得侧边缘部具有和中间部同样的厚度,或者,如图11所示,可以像在吸收体40Y'中的中央部CT那样降低,其中,侧边缘部的厚度等于中央部的厚度,其中,在这两种情况下,中央部的厚度小于中间部的厚度。第二种实施方式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单纯的吸收体40Z的透视图。图13是包括吸收体40Z的一次性尿布I的剖视图(沿着图2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Z是双层结构。具体地说,吸收体40Z具有相互重叠的第一层41和第二层42。第一层41位于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面侧,第二层42位于穿用者的非皮肤接触面侧。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侧狭缝41L、41R形成在第一层41。与侧狭缝46L、46R类似,侧狭缝41L、41R形成在胯裆区域SI (中央内侧腿部401)。
在第二层,形成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中心孔42C,并且也形成侧狭缝42L、42R。在胯裆区域SI (中央内侧腿部401 ),类似于中央狭缝45等,形成中心孔42C和侧狭缝42F、42R。中心孔42C的宽度优选约为40mm,侧狭缝41L、41R和侧狭缝42L、42R优选约为IOmm宽。在吸收体40Z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中央部CT只由第一层41形成,侧边缘部SpSk只由第一层41形成,中间部Mlj和中间部^由第一层41和第二层42形成。另外,在第一层41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为90g/m2。在第二层42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为150g/m2。因而,像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那样,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侧边缘部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为90g/m2,在中间部Mp中间部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为240g/m2。另外,在包括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一次性尿布I中,中央弹性构件95(中央弯曲形成部)设置在吸收体后侧覆盖片30和弹性构件覆盖片96之间。中央弹性构件95作为多个弹性线沿着长度方向L设置,从而将吸收体40Z变形,使得中央部CT变成向穿用者·凸出。因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中,与中央狭缝45不同(见图3),不形成在上下方向T上穿透的狭缝。应当指出,如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容易理解的那样,中央弹性构件并不局限于多个弹性线,也可以采取其它形式。如果使第二层42位于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面侧,则可以将第一层设置在穿用者的非皮肤接触面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由于采用第一层41和第二层42相互重叠的吸收体40Z,所以,与采用单层结构的吸收体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制造根据不同的部分其厚度不同的吸收体。其它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尽管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不能理解为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陈述和附图是对本发明的限制。通过本公开,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来说,各种替代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和操作技术是不证自明的。例如,虽然在上面结合短裤型一次性尿布I描述了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但是,本发明的吸收体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其它的吸水性穿用物品,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敞开式一次性尿布或卫生巾等。虽然在上面描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部Mp Me从与中央狭缝45的中心CTl与各个侧狭缝46L、46R的中心CT2之间的距离Dl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一直形成到与侧狭缝46L、46R和吸收体40的各个侧边缘40e之间的距离D2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但是,中间部A、MK可以并不总是形成在这样的范围。例如,中间部A、MK的总宽度可以小于中央部CT的宽度。虽然在上面描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Se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90g/m2)小于在中间部Mp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240g/m2),但是,例如,在侧边缘部Sp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总重量可以等于在中间部A、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总重量。另外,侧边缘部和SK、中间部和Mk、子中央部47L和47R的总重量可以并不总是彼此相等。例如,如果侧边缘部&的平均总重量为90g/m2,侧边缘部Sk的平均总重量为100g/m2,则整个侧边缘部&、侧边缘部Sk的平均总重量为95g/m2。虽然在上面描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 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90g/m2)小于在中间部A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240g/m2),每个部分的平均总重量相等,但是,也可以是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倍率小于在中间部A、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倍率。例如,尽管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pS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倍率在40g/g的级别,在中间部MpMK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倍率可以在60g/g的级别。通过这样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配置,同样可以获得和前面所述的吸收体的有益效果类似的有益效果。虽然在上面描述的第一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狭缝或弹性构件形成中央弯曲形成部,也可以利用其它方式,例如但并不局限于通过减小吸收体的厚度或者对吸收体实施压花加工等,形成中央弯曲形成部。当然,本发明包括这里没有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从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只由根据由于上面的描述而变得合理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本发明的特定的事项所限定。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可以至少被整理为下面的事项
—种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朝内的方向,所述朝内的方向朝向穿用者;朝外的方向,所述朝外的方向朝向与朝内的方向相反侦牝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水性聚合物,其中所述吸收体在应用于穿用者的胯部的胯裆区域具有形成在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的中央部;包括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缘的一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中央部与侧边缘部之间的一对中间部,在所述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中央弯曲部,使得吸收体能够弯曲成在朝内的方向上凸出;在各个中间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侧弯曲形成部,使得吸收体能够弯曲成在朝外的方向上凸出,并且,在中央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中间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一种一次性尿布,包括根据前述事项或前面所述事项中的任何一项所述吸收体。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一种或者多个下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优选地,在侧边缘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中间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在侧边缘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可以和在中间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相同。在侧边缘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可以与在中央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相同。优选地,中间部分别包括内侧中间部,所述内侧中间部是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弯曲形成部到与中央部相关的边界的区域;中央部包括在宽度方向上从与中间部的各自的一个相关的边界到中央弯曲形成部的子中央部;并且,在子中央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内侧中间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地,中间部分别包括外侧中间部,所述外侧中间部是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弯曲形成部到与侧边缘部的各自的一个相关的边界的区域;并且,在侧边缘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外侧中间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地,在宽度方向上从与中央弯曲形成部的中心和侧弯曲形成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到与侧弯曲形成部的中心和吸收体的侧边缘的距离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一个或者全部两个所述中间部。优选地,在宽度方向上,中央部的宽度与一个侧边缘部的宽度相等,或者与两个侧边缘部的宽度都相等。优选地,在长度方向上,在位于中央部的外侧的区域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于在中央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优选地,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只延伸穿过胯裆区域的长度,S卩,该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以后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和前侧中间内侧腿部区域的内边界为界。优选地,只有在中央部中的吸收体的厚度、或者只有在侧边缘部中的吸收体的厚度、或者在中央部和侧边缘部两者中的吸收体的厚度,小于在中间部的吸收体的厚度。吸收体可以具有相互重叠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中央部和侧边缘部只由第二层形成;中间部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形成。或者,只有中央部只由第一层形成;并且,中间部和侧边缘部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形成。优选地,第一层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第二层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
平均总重量。优选地,第二层位于与穿用者接触的皮肤接触面侧,第一层位于穿用者的非皮肤接触面侧。优选地,中央弯曲形成部由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吸收体上的中央狭缝形成,或者由沿着长度方向配置的中央弹性构件形成。优选地,侧弯曲形成部由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吸收体上的侧狭缝形成。吸收体可以设有顶部侧覆盖片和后侧覆盖片,所述后侧覆盖片设置在吸收体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其中,顶部侧覆盖片在包括中央弯曲形成部和/或侧弯曲形成部的一个或者多个狭缝所形成的部分处被接合到后侧覆盖片上。吸收体在中央部和各个侧边缘部处的厚度可以小于吸收体在中间部处的厚度。或者,吸收体可以只在中央部较薄。在这种情况下,侧边缘部和中间部的厚度可以相等。吸水性聚合物在中央部和侧边缘部处的吸水倍率可以小于吸水性聚合物在中间部处的吸水倍率。根据上述段落的实施方式,其特征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确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而,可以像在各个相关的描述中讨论的那样,获得各种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应当指出,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043596的权益,其全部揭示,通过参考在这里加以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穿用物品,包括 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朝内的方向,所述朝内的方向朝向穿用者;以及朝外的方向,所述朝外的方向朝向与朝内的方向相反侧,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水性聚合物,其中 所述吸收体在应用于穿用者的胯部的胯裆区域包括中央部,所述中央部形成在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一对侧边缘部,所述侧边缘部包括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缘;以及,一对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中央部和侧边缘部之间; 在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中央弯曲部,使得吸收体能够弯曲成在朝内的方向上凸出; 在各个中间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侧弯曲形成部,使得吸收体能够弯曲成在朝外的方向上凸出;并且 在中央部和侧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中间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中间部分别包括内侧中间部,所述内侧中间部是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弯曲形成部到与中央部相关的边界的区域; 中央部包括在宽度方向上从与中间部中的各自的一个相关的边界到中央弯曲形成部的子中央部;并且 在子中央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内侧中间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中间部分别包括外侧中间部,所述外侧中间部是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弯曲形成部到与侧边缘部中的各自的一个相关的边界的区域,并且 在侧边缘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外侧中间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
4.如前述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上,从与中央弯曲形成部的中心和侧弯曲形成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到与侧弯曲形成部的中心和吸收体的侧边缘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一个或全部两个所述中间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上,中央部的宽度与侧边缘部中的一个相等,或者与侧边缘部中的两个的宽度都相等。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上,在位于中央部的外侧的区域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大于在中央部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中央部和侧端部中的任何一个中的吸收体的厚度小于吸收体在中间部的厚度。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吸收体具有相互重叠的第一层和第二层; 中央部和侧边缘部只由第二层形成上;并且中间部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第二层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第二层位于与穿用者接触的皮肤接触面侧;并且 第一层位于穿用者的非皮肤接触面侧。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中央弯曲形成部由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吸收体上的中央狭缝形成,或者,由沿着长度方向配置的中央弹 性构件形成。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侧弯曲形成部由侧狭缝形成,所述侧狭缝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吸收体上,
13.一种一次性穿用物品,包括 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朝内的方向,所述朝内的方向朝向穿用者;以及朝外的方向,所述朝外的方向朝向与朝内的方向相反侧,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水性聚合物,其中 吸收体在应用于穿用者的胯部的胯裆区域包括中央部,所述中央部形成在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一对侧边缘部,所述侧边缘部形成在吸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缘;一对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中央部与侧边缘部之间; 在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中央弯曲形成部,使得吸收体能够弯曲成在朝内的方向上凸出; 在中间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一对侧弯曲形成部,使得吸收体能够弯曲成在朝外的方向上凸出; 中间部在宽度方向上包括内侧中间部,所述内侧中间部是从侧弯曲形成部到与中央部相关的边界的区域;以及,外侧中间部,所述外侧中间部是从侧弯曲形成部到侧边缘部的边界的区域; 中央部在宽度方向上包括子中央部,所述子中央部是从与中间部相关的边界到中央弯曲形成部的区域;并且 在吸收体吸收预定量的液体的情况下,吸收体在子中央部和侧边缘部处的总厚度小于吸收体在内侧中间部和外侧中间部处的总厚度。
全文摘要
一种一次性尿布(1),具有中央狭缝(45),所述中央狭缝(45)沿着长度方(L)形成,使得吸收体(40)能够弯曲成在朝内的方向上凸出;以及一对侧狭缝(46L、46R),所述侧狭缝(46L、46R)沿着长度方向(L)形成,使得吸收体(40)能够弯曲成在朝外的方向上凸出。在中央部(CT)和侧边缘部(SL、SR)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小于在中间部(ML、MR)处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平均总重量。
文档编号A61F13/494GK102781388SQ2011800112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7日
发明者向井敬智, 阿良山贵也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