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正弦波形和正交端部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682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正弦波形和正交端部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具有正弦波形和相对于支架纵向轴线的正交端部的支架的方法,并且涉及ー种具有正弦波形和正交干支架纵向轴线的端部的支架。
背景技术
支架通常是中空的大体圆柱形装置,该装置在人体内腔中从径向收缩构造展开成径向扩张构造,该径向扩张构造使得支架能接触并支承脉管壁。在血管成形术中,可通过使用输送系统来植入塑性可变形支架,该输送系统包括气囊导管,该气囊导管承载已被加载到气囊上的压缩或“褶缩”支架。支架随着气囊膨胀而径向扩张,迫使支架与人体内腔接触,由此为脉管壁形成支承。在支架已借助气囊导管经皮地引入、经过内腔输送并且定位在所 希望的位置之后,实施展开。支架可由线材形成,可从管件切割而得,或者可从材料片切割而得,然后卷绕成管状结构。虽然ー些支架可包括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基本上垂直干支架纵向轴线定向的多个连接环,但其它的支架可包括以非垂直角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的螺旋线圈。由于螺距,螺旋支架通常具有并不垂直于纵向轴线的端部。为了将螺旋支架的端部弄成方形,任一端处的最后匝圈可包括具有变幅波的波形。然而,为了改变波的波幅,在支架褶缩到气囊上和/或在展开位点扩张时,该支架会具有不均匀的特性。例如,在支架展开时,其中一些支撑件会比其它支撑件张开地更宽,这会导致沿着脉管壁的内周缘产生不均匀的脉管支承。

发明内容
希望提供ー种螺旋支架,该螺旋支架构造成更均匀地收缩和扩张,并且沿着脉管壁的内周缘提供更均匀的脉管支承。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制造支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多个支撑件和多个冠顶的波形,其中每个冠顶连接两个相邻的支撑件;使该波形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以限定多个匝圈,使得第一匝圈相对于该纵向轴线以第一角度设置,第二匝圈相对于该纵向轴线以第二角度设置,且该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利用第一连接部将波形中起始第一匝圈的端部连接于波形中完成第一匝圈的相邻冠顶;利用第二连接部将波形中第二匝圈的第ー冠顶连接于完成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利用第三连接部将波形第一匝圈中由单个支撑件与波形中完成第一匝圈的冠顶分开的冠顶连接于波形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以及,使波形在第一匝圈和第二匝圈之间中断。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ー种支架,该支架包括波形,且该波形包括多个支撑件和多个冠顶。每个冠顶连接两个相邻支撑件。该波形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以限定多个匝圏。第一匝圈相对于纵向轴线以第一角度设置,而第二匝圈相对于纵向轴线以第二角度设置。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第一连接部将波形中起始第一匝圈的端部连接于波形中完成第一匝圈的相邻冠顶。第二连接部将第二匝圈的第一冠顶连接于完成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而第三连接部将第一匝圈中由单个支撑件与波形中完成第一匝圈的冠顶分开的冠顶连接于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波形在第一匝圈和第二匝圈之间中断。


现将參照所附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对应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对应的部件,附图中图I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架;图2示意地示出在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以限定支架之前用于产生图I所示支架的波形;图3示意地示出在波形已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之后处于未卷绕构造的图2所示波形;
图4示意地示出在连接部已用于连接波形的选定部分之后的图3所示波形;图5是图4所示波形的一个端部的更详细视图;图6示意地示出在波形的第一匝圈已与波形的第二匝圈脱开之后的图4所示波形;以及图7是图6所示波形的一个端部的更详细视图。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下面的详细描述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欲限制本发明或本发明的应用或用途。此外,并无意图要受限于在上述技术领域、背景、发明内容或下文详细描述中所具有的任何表述出的或隐含的理论。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未扩张构造中的支架10。如图所示,该支架10具有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4以及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之间的中心部分16。如图I所示并且会在下文进行更详细地描述的,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构造成为支架10提供正交于或者基本上垂直于支架10的纵向轴线LA的端部,且该纵向轴线穿过支架10的中心。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可彼此成镜像。中心部分16大体限定螺旋线圈,这会在下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支架10包括多个支撑件18和多个冠顶20。每个冠顶20是连接相邻支撑件18的弧形部分或弯部。如图I所示,支撑件18基本上是支架10内的直线部分。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18可略微弯曲或者具有其它的形状,例如正弦波。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0可由单根线材形成,该单根线材已形成为例如图2所示波形22那样的大体正弦波形。波形22然后围绕在芯轴或杆件周围,该芯轴或杆件限定将成为支架10的纵向轴线LA的纵向轴线。波形22围绕在纵向轴线LA周围,以产生多个匝圈24,这在图I中示出并且在下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波形22具有第一端26和第二端28,并且在第一端和第二端26、28之间具有由支撑件18和冠顶20所限定的多个波。图3示出处于“未卷绕”状态中的部分成形支架10,在图2所示波形22已围绕在芯轴或杆件周围之后,支架10从一端至另一端拉开时会产生此种“未卷绕”状态。如图3所示,波形22以不同的螺距围绕在纵向轴线LA周围,使得波形22在中心部分16中大体限定具有第一螺旋角或第一螺距角α的螺旋线圈,并且还限定基本上正交于(即,成直角干)或垂直于纵向轴线LA的端部。确切地说,如图I和3所示,限定支架10的端部的冠顶20位于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LA的平面中。第一端部12包括第一匝圈30,该第一匝圈以大约90°的角度β围绕在纵向轴线LA周围,使得支架10具有基本上正交于或垂直于纵向轴线LA的端部。匝圈24绕纵向轴线的匝数以及第一螺旋角α可通过支架10的具体规格来确定,例如所希望的支架未扩张和扩张直径和长度,以及可用于产生波形22的特定线材材料或材料带的尺寸(例如,直径)。所示出的实施例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第一端部12还包括第二匝圈32,该第二匝圈36是波形22中与第一匝圈30的连续部。第二匝圈32以第二螺距角Y围绕在纵向轴线LA周围,该第二螺距角小于β但大于第一螺距角a。诸如第三匝圈34和第四匝圈36之类的附加匝圈可以是第一端部12的一部分,并且附加匝圈可构造成在以大约90°围绕于纵向轴线LA的第一匝圈30和中心部分16的第一螺距角α之间提供更缓和的过渡。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三匝圈34以第三螺距角Λ围绕在纵向轴线LA周围,该第三螺距角Λ大于第一螺距角α但小于第二螺距 角Y,并且第四匝圈36以第四螺距角ε围绕在纵向轴线LA周围,该第四螺距角ε大于第一螺距角α但小于第三螺距角Λ。在一实施例中,波形22用于产生第一匝圈30的部分所具有的波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幅度,即第一匝圈30内的支撑件18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长度,且第一匝圈30内的冠顶20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半径。所具有的长度比第一匝圈30的剰余支撑件的长度更长或更短的支撑件可用于将第一匝圈过渡至第二匝圈3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匝圈30的支撑件18的长度会大体上短于其余的第一端部12,即第二、第三和第四匝圈32、34、36的支撑件的平均长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匝圈30的支撑件的长度会大约与中心部分16的支撑件的长度相同,而中心部分的支撑件的长度大体上短于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中所有支撑件的平均长度。虽然除了将第一匝圈30过渡至第二匝圈32的支撑件以外,第一匝圈30可包括具有基本上相同长度的支撑件18,但第一端部12的其它匝圈32、34、36也可包括具有不同长度的支撑件18,其中一些支撑件18所具有的长度长干支架10中所有支撑件18的平均长度,而ー些支撑件所具有的长度短干支架10中所有支撑件18的平均长度。希望使任何给定匝圈的最长支撑件的长度尽可能短,但仍可提供所希望的螺距角过渡。第一端部12中的较长支撑件允许从正交端部过渡至螺旋中心部分16,但当内部压カ施加干支架10时,与中心部分16相比,会致使支架10不均匀地扩张。如图4所示,多个连接部40附加于波形22并且构造成连接相邻匝圈24的选定冠顶20。如图4所示,连接部40a用于将波形22的第一端26连接于相邻冠顶20a,该冠顶20a是第一匝圈30的最后冠顶20。类似地,连接部40b用于将波形22的第二端28连接于相邻冠顶20a。连接于波形22的端部26、28中ー个端部的每个冠顶20a也直接连接于成对支撑件18a、18b。在图5中更详细示出的是,支撑件18a在其ー个端部连接于冠顶20a,而在其另ー端部连接于另ー冠顶20b。冠顶20b是波形22中形成第一匝圈30的部分的次于最后的冠顶20,因为冠顶20a、20b仅仅由支撑件18a分开。类似地,支撑件18b在其一个端部连接于冠顶20a,而在其另一端部连接于另ー冠顶20c。冠顶20c是第二匝圈32的第一完整冠顶。如图所示,冠顶20b经由连接部40c连接于第二匝圈32的相邻冠顶20d,而冠顶20c经由连接部40d连接于第二匝圈32的相邻冠顶20e。冠顶20e可被认为是波形22的第二匝圈32的最后冠顶20。如图5所示,附加冠顶20f在第二匝圈32中沿着波形22位于冠顶20d和冠顶20e之间。连接部40可通过将选定冠顶20熔合在一起而产生。类似地,连接部40a、40b可通过将波形22的每个端部26、28分别熔合于其相邻冠顶20a而产生,而连接部40c、40d可通过将相应的冠顶20b和20d以及20c和20e熔合在一起而产生。如本文所用,“熔合”限定为在不添加任何附加材料的情形下,将待熔合在一起的支架10的目标部分、例如选定冠顶20、端部26、28或相邻冠顶20a、20b、20c、20d、20e加热至这些目标部分中的材料会流到一起的水平,使这些目标部分中的材料彼此混合并在将材料例如冷却至室温时形成熔合部。合适的激光可用于产生熔合部。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40可通过将选定冠顶20熔焊或钎焊在一起而产生。类似地,连接部40a、40b可通过将每个端部26、28分别熔焊或钎焊于其相邻冠顶20a而产生,而连接部40c、40d可通过将相应的冠顶20b和20d以及20c和20e熔焊或钎焊在一起而产 生。如本文所用,“熔焊”和“钎焊”限定为对与支架10的各部分、例如选定冠顶20、端部26,28或相邻冠顶20a、20b、20c、20d、20e分开的附加材料进行加热,并将经加热的附加材料熔焊在一起并施加于支架10的选定部分,从而当附加材料冷却时,支架10的选定部分会彼此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对支架10的待连接选定部分之间延伸的附加材料件(未示出)进行熔合、熔焊或钎焊来产生连接部40、40a、40b、40c、40d。如果需要的话,附加材料件可类似于支撑件或支撑件的一部分,并且可将尺寸设计成在两个相邻匝圈的选定冠顶之间提供间隔。所示出的实施例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对于支架10的给定区域来说,连接部40、40a、40b、40c、40d的尺寸还可根据所希望的柔性和膨胀率而改变。通常,连接部越大、即熔合部或焊接部越大,则支架在较大连接部区域中的硬度越大而膨胀率越小。如图6和7所示,在已产生连接部40、40a、40b、40c、40d之后,可从波形22中移除支撑件18d以使波形22中断,使得波形22在波形22的第一匝圈30和其余部分之间不再连续。通过使波形22在第一匝圈30和第二匝圈32之间的过渡部处中断,第一匝圈30可与波形22中限定第一端部12的其余部分以及中心部分16和第二端部14“脱开”。第一匝圈30仍利用至少两个连接部40c、40d连接于第一端部12的剰余部分,但波形22在第一匝圈30和第二匝圈32之间不再连续。如图6所示,在支架10的第二端部14中也会发生相同的支撑件移除,从而使波形22中断并使支架10中的最后匝圈与波形22中限定第二端部14的其余部分以及中心部分16和第一端部12 “脱开”。可通过使用合适的激光来在支撑件的相对两个端部处切割支撑件以移除这些支撑件。已发现,通过在支架10中包括正弦波形22 —部分的每个端部处添加具有基本上恒定幅度的匝圈、即支架的第一和最后匝圈,并且通过使支架的第一和最后匝圈分别从限定剩余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2、14的波形22脱开能实现更均匀的展开。虽然上文描述了使第一端部12的第一匝圈30之间的波形22与第一端部12剰余部分的波形22中断来作为从波形22中移除支撑件18b,但可使用脱开第一匝圈30的其它方法。所示出并且在上文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上述支架的实施例可由线材或合适的材料带所形成。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架可从合适材料的薄管形成、即蚀刻或切割而成,或从合适材料的薄板形成、即蚀刻或切割而成并卷绕成管。用干支架的合适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不锈钢、铱、钼、金、钨、钽、钯、银、铌、锆、招、铜、铟、钌、钥、银、锡、钴、镍、锌、铁、镓、猛、铬、钛、招、银和碳以及它们的组合、合金和/或叠合体。例如,支架可由诸如L605或MP35N 之类的钴合金、镍钛合金(镍-钛形状记忆合金)、ABI (钯-银合金)、Elgiloyκ (钴-铬-镍合金)等形成。还可预期的是,支架可由层叠在一起的两种或多种材料形成,例如与ΜΡ35Ν$'层叠的钽。支架还可由具有不同材料的同心层的线材形成。支架的实施例还可由中空管或已充填有其它材料的管形成。前述材料或层叠件意图作为示例,但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
虽然在本发明的先前详细描述中已描述了至少ー个示例实施例,但应理解的是存在巨大数量的变型。还应理解的是,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并且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用或构造。而是,先前的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施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便利指示,且应理解的是,可对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功能和构造进行各种改变,而不会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支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具有多个支撑件和多个冠顶的波形,每个冠顶连接两个相邻的支撑件; 使所述波形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以限定多个匝圈,使得第一匝圈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以第一角度设置,第二匝圈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以第二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利用第一连接部将所述波形中起始所述第一匝圈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波形中完成所述第一匝圈的相邻冠顶; 利用第二连接部将所述波形中所述第二匝圈的第一冠顶连接于完成所述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 利用第三连接部将所述波形第一匝圈中由单个支撑件与所述波形中完成所述第一匝圈的所述冠顶分开的冠顶连接于所述波形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以及 使所述波形在所述第一匝圈和所述第二匝圈之间中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包括通过移除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支撑件来使所述第一匝圈与所述第二匝圈脱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激光来移除所述支撑件。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匝圈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设置的角度是大约90°。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匝圈中处于第一支撑件和最后支撑件之间的支撑件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由单根线材形成。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熔合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焊接部。
9.ー种支架,包括 波形,所述波形包括多个支撑件和多个冠顶,每个冠顶连接两个相邻的支撑件,所述波形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以限定多个匝圈,第一匝圈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以第一角度设置,第二匝圈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以第二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波形中起始所述第一匝圈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波形中完成所述第一匝圈的相邻冠顶;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匝圈的第一冠顶连接于完成所述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以及 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匝圈中由单个支撑件与所述波形中完成所述第一匝圈的所述冠顶分开的冠顶连接于所述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 其中,所述波形在所述第一匝圈和所述第二匝圈之间中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没有支撑件直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是大约90°。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匝圈中处于第一支撑件和最后支撑件之间的支撑件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长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包括单根线材。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熔合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焊接部。
全文摘要
一种支架,包括波形,该波形包括多个支撑件和多个冠顶。波形围绕在纵向轴线周围以限定多个匝圈,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匝圈和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匝圈。第一连接部将波形中起始第一匝圈的端部连接于波形中完成第一匝圈的相邻冠顶,第二连接部将第二匝圈的第一冠顶连接于完成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而第三连接部将第一匝圈的冠顶连接于第二匝圈的相邻冠顶。波形在第一匝圈和第二匝圈之间中断。
文档编号A61F2/90GK102869324SQ20118002179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R·兰姆 申请人: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