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80阅读:10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背景
肩周炎属中医学“痹症”范畴,俗称“冻结肩”、“漏肩风”、“肩凝症”或“冷骨风”,因好发于中老年人,故又名“五十肩”。此证发病率高、病程长,临床通常采用局部封闭及口服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远期疗效欠佳。相对而言,中药外敷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外敷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观 328,制草乌 28 32g,川芎沘 32g,丹参28 32g,制乳香28 32g,生没药28 32g,羌活28 32g,鸡血藤28 32g,红花28 32g,独活28 32g,伸筋草28 32g,制南星18 22g, 血竭18 22g,白芷28 32g,延胡素28 32g,冰片8 12g,樟脑4 8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川芎30g,丹参30g,制乳香30g,生没药30g,羌活30g,鸡血藤30g,红花30g,独活30g,伸筋草30g,制南星20g,血竭 20g,白芷30g,延胡素30g,冰片10g,樟脑6g。
所述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粉碎,过200目筛,混勻,即得。
治疗时,将本发明的粉状中药组合物,用白米醋、药用甘油调为糊状,将其均勻地摊铺在胶布上,约5mm厚,用无纺布覆盖药物,贴敷肩井穴、肩贞穴、阿斯穴疼痛部位,贴敷 24小时,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当天或第二天见效,连续2个疗程后即可治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有效地驱除致痛因子、消除炎症并能延缓关节老化的速度,从而达到治疗肩周炎疼痛的目的。
所述白米醋与药用甘油的体积比优选3 1。白米醋与药用甘油的总用量优选为 每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粉用1ml。
进一步地,治疗时采用神灯(重庆中山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神鸟牌双头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简称神灯)灯烤配合上述外敷治疗,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制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解经;外用散结消肿。
制川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用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制草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用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血竭,甘、咸,平。归肝经。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红花,性温,味辛。用于活血痛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 跌打损伤。
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用于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淤血刺痛。
没药,苦,辛,平,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用于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湿,止痛,解表。
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经。祛风湿,舒筋活络。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延胡素,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
川弯,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舒筋通络。有行气、扶风、舒筋活血的功能。
羌活,温、辛、苦;归膀胱、肾经,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冰片,有开窍醒神之功效,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清热止痛、消肿之功。
樟脑,归经心;脾经功效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主治肩周炎,治疗为外敷用药,方中各药配伍严谨、辨证逻辑缜密,制南星以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治其痹症;辅以鸡血藤、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伸筋草、独活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以治其本虚;川乌、草乌以搜风胜湿、散寒止痛; 佐以乳香、没药、以活血散瘀、行气舒筋;羌活、白芷以发散风寒、温经通脉。中药外敷通过局部用药,使药力直达病灶,效力集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备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配方为制川乌28g,制草乌28g,川芎28g,丹参28g,制乳香28g,生没药28g,羌活2 ,鸡血藤2 ,红花28g,独活^g,伸筋草28g,制南星18g,血竭18g,白芷28g,延胡素 2 ,冰片8g,樟脑4g。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混勻,即得。
治疗时,取上述混合药粉2g及混合液aiil(白米醋药用甘油按体积比3 1比例配置成混合液)调成糊状,均勻地摊铺在8cmX8cm见方的胶布上,四周边缘留Icm胶布固定,无纺布覆盖药物,贴敷肩井穴、肩贞穴、阿斯穴疼痛部位即可。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一般当天或第二天见效,连续2个疗程后即可治愈。
实施例2 —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为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川芎30g,丹参30g,制乳香30g,生没药30g,羌活30g,鸡血藤30g,红花30g,独活30g,伸筋草30g,制南星20g,血竭20g,白芷30g,延胡素 30g,冰片10g,樟脑6g。
制备方法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为制川乌32g,制草乌32g,川芎32g,丹参32g,制乳香32g,生没药32g,羌活32g,鸡血藤32g,红花32g,独活32g,伸筋草32g,制南星22g,血竭22g,白芷32g,延胡素 32g,冰片12g,樟脑8g。
制备方法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为制川乌29g,制草乌29g,川芎29g,丹参29g,制乳香29g,生没药29g,羌活29g,鸡血藤29g,红花29g,独活29g,伸筋草29g,制南星19g,血竭19g,白芷29g,延胡素 29g,冰片9g,樟脑5g。
制备方法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为制川乌31g,制草乌31g,川弯31g,丹参31g,制乳香31g,生没药31g,羌活31g,鸡血藤31g,红花31g,独活31g,伸筋草31g,制南星21g,血竭21g,白芷31g,延胡素 31g,冰片llg,樟脑7g。
制备方法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88例肩周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8例, 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余。其中左侧肩关节周围病变14例,右侧28例,双侧6例。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 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年余。其中左侧肩关节周围病变10例,右侧25例,双侧5例。主要症状为患肩作痛、固定不移、疼痛剧烈,夜间尤甚,肩关节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时最明显,关节周围软组织有明显压痛点,其中有8例病人病程超过2年者,伴有不同程度肌肉萎缩或肌腱肌肉硬化症。
2.治疗方法检查神灯(重庆中山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神鸟牌双头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简称神灯)功能,选择痛点,双头同时进行,距离皮肤20 30厘米,时间30分钟后再贴敷中药(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制备方法及治疗方法),贴敷M小时后再做烤灯加贴敷,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在相同部位外敷与治疗组相同组成的中药但不用烤灯疗法,贴敷时间同治疗组。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消失,周围无压痛及敏感点。
显效肩关节能外展,后伸70°,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明显压痛点。
有效肩关节能外展,后伸50°,肩部可触及压痛点。
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
4.疗效观察经两个疗程治疗,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 0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治疗肩周炎,配合烤灯疗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观 32g,制草乌28 32g,川芎28 32g,丹参28 32g,制乳香28 32g,生没药28 32g, 羌活沘 32g,鸡血藤沘 32g,红花沘 32g,独活沘 32g,伸筋草沘 32g,制南星 18 22g,血竭18 22g,白芷沘 32g,延胡素28 32g,冰片8 12g,樟脑4 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川芎30g,丹参30g,制乳香30g,生没药30g,羌活30g, 鸡血藤30g,红花30g,独活30g,伸筋草30g,制南星20g,血竭20g,白芷30g,延胡素30g,冰片10g,樟脑6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28g,制草乌28g,川芎28g,丹参28g,制乳香28g,生没药28g,羌活28g, 鸡血藤28g,红花28g,独活28g,伸筋草28g,制南星18g,血竭18g,白芷28g,延胡素28g,冰片8g,樟脑4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32g,制草乌32g,川芎32g,丹参32g,制乳香32g,生没药32g,羌活32g, 鸡血藤32g,红花32g,独活32g,伸筋草32g,制南星22g,血竭22g,白芷32g,延胡素32g,冰片12g,樟脑8g。
5.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原料药粉碎,过200目筛,混勻,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制川乌28~32g,制草乌28~32g,川芎28~32g,丹参28~32g,制乳香28~32g,生没药28~32g,羌活28~32g,鸡血藤28~32g,红花28~32g,独活28~32g,伸筋草28~32g,制南星18~22g,血竭18~22g,白芷28~32g,延胡素28~32g,冰片8~12g,樟脑4~8g。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粉碎,过200目筛,混匀,即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主治肩周炎,治疗时,用白米醋、药用甘油调为糊状,贴敷肩井穴、肩贞穴、阿斯穴疼痛部位,贴敷24小时,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当天或第二天见效,连续2个疗程后即可治愈。
文档编号A61K36/896GK102512559SQ20121000374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宋淑香, 李俊巧, 王 华, 陈艳 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