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12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女性内生殖器(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的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病种迁延所致,于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以发作。慢性盆腔炎有下腹部隐痛及下坠、伴有腰骶酸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妇科检查可在盆腔触及不同程度的炎性包块,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目前,治疗本病多采用西医的抗菌消炎药为主,病情虽暂时有所控制,但易复发,且西医的抗菌消炎药对人体的肝、肾有极大的危害,用药时间长者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且西医消炎药存在价格昂贵、用药疗程长、收效缓慢等问题。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疗程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0 30g,茯苓 20 30g,益母草20 30g,羌活15 25g,红花15 25g,血竭15 25g,白芷15 25g, 白术15 25g,赤苟10 20g,桑寄生10 20g,五加皮10 20g,防风5 15g,黄苗5 15g,人参5 15g,半夏5 15g,独活5 15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5g,茯苓25g,益母草25g,羌活20g,红花 20g,血竭20g,白IE 20g,白术20g,赤苟15g,桑寄生15g,五加皮15g,防风10g,黄苗IOg,人参10g,半夏10g,独活IOgo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2g,茯苓22g,益母草28g,羌活23g,红花 18g,血竭18g,白]E 23g,白术23g,赤苟12g,桑寄生12g,五加皮18g,防风13g,黄苗8g,人参8g,半夏13g,独活13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8g,获茶28g,益母草22g,宪活18g,红花 23g,血竭23g,白]E 18g,白术18g,赤苟18g,桑寄生18g,五加皮12g,防风8g,黄苗13g,人参13g,半夏8g,独活8g。
所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 目筛,混合,制成粉剂、胶囊剂、冲剂、片剂或丸剂,即得。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主治慢性盆腔炎,治疗时,口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5g左右(按药粉质量计算),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 5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组方科学严谨,针对性比较强,治疗效果好,经多年临床应用,总有效率在90%以上,疗效甚好,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资料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I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当归25g,茯苓25g,益母草25g,羌活20g,红花20g,血竭20g,白芷20g,白术20g,赤苟15g,桑寄生15g,五加皮15g,防风IOg,黄苗IOg,人参IOg,半夏IOg,独活IOg0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得药粉,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治疗时,口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5g左右(按药粉质量计算),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 5个疗程即可治愈。
实施例2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当归22g,茯苓22g,益母草28g,羌活23g,红花18g,血竭18g,白芷23g,白术23g,赤芍12g,桑寄生12g,五加皮18g,防风13g,黄芪8g,人参8g,半夏13g,独活13g。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得药粉,制成片剂。
实施例3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当归28g,茯苓28g,益母草22g,羌活18g,红花23g,血竭23g,白芷18g, 白术18g,赤苟18g,桑寄生18g,五加皮12g,防风8g,黄苗13g,人参13g,半夏8g,独活8g。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得药粉,即得。
实施例4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当归20g,茯苓30g,益母草20g,羌活25g,红花15g,血竭25g,白芷15g,白术25g,赤苟IOg,桑寄生20g,五加皮IOg,防风15g,黄苗5g,人参15g,半夏5g,独活15g。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得药粉,加入常规基质制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得药粉,加入常规基质制成丸剂。
实施例5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当归30g,茯苓20g,益母草30g,羌活15g,红花25g,血竭15g,白芷25g, 白术15g,赤苟20g,桑寄生IOg,五加皮20g,防风5g,黄苗15g,人参5g,半夏15g,独活5g。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得药粉,服用时,热水冲服。
临床资料
患者资料126例患者均患有慢性盆腔炎,其中年龄20 45岁之间,平均31岁, 病程最长6年,最短者半年。
诊断标准
(I)症状反复发作的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坠痛及腰骸部酸痛,常在月经前后、性交及劳累后加重,伴月经失调及白带增多、有异味,输卵管勃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2)体征子宫颈抬举痛,子宫多呈后位,勃连固定或活动受限及压痛;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扪及条索状物或触及包块,并伴有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4
(3)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炎性包块、双侧或单侧附件增厚。(4)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細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治疗方式采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治疗(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ロ服,每天早晩各一次,毎次服用5g(按原料药药粉质量计算),15天为ー个疗程,月经期暂停用。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主要症状、体征、妇利检查均恢复正常,超声检查提示炎性包块或炎性滲出物均消失,双侧或单侧附件恢复正常,且停药后6个月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或积脓减少或消失,双侧或单侧输卵管增粗明显减轻,炎性包块或炎性渗出物均縮小或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局部无改善,超声提示炎性包块或炎性渗出物无明显改善。结果治疗两个月后,1 例患者中,治愈62例,显效53例,无效11例,治愈率在 49. 2%,总有效率在91. 3% ;治疗期间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0 30g,茯苓20 30g,益母草20 30g,羌活15 25g,红花15 25g,血竭15 25g,白芷 15 25g,白术I5 25g,赤芍10 2Og,桑寄生10 2Og,五加皮10 2Og,防风5 1细, 黄芪5 1细,人参5 1细,半夏5 1细,独活5 1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5g,茯苓25g,益母草25g,羌活20g,红花20g,血竭20g,白芷20g,白术 20g,赤芍1细,桑寄生1细,五加皮1细,防风10g,黄芪10g,人參10g,半夏10g,独活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2g,茯苓22g,益母草^g,羌活23g,红花18g,血竭18g,白芷23g,白木 23g,赤芍12g,桑寄生12g,五加皮18g,防风13g,黄芪8g,人参8g,半夏13g,独活13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g,茯苓^g,益母草22g,羌活18g,红花23g,血竭23g,白芷18g,白木 18g,赤芍18g,桑寄生18g,五加皮12g,防风8g,黄芪13g,人參13g,半夏8g,独活8g。
5.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经多年临床应用,总有效率在90%以上,疗效甚好,且无毒副作用,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当归20~30g,茯苓20~30g,益母草20~30g,羌活15~25g,红花15~25g,血竭15~25g,白芷15~25g,白术15~25g,赤芍10~20g,桑寄生10~20g,五加皮10~20g,防风5~15g,黄芪5~15g,人参5~15g,半夏5~15g,独活5~15g。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为粉状,过200目筛,混合,制成粉剂、胶囊剂、冲剂、片剂或丸剂,即得。治疗时,口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5g左右,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5个疗程即可治愈。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2526399SQ2012100228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
发明者李坤 申请人:李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